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在学校同学、同事等诸多人际交往关系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付嗣琴 《文教资料》2009,(28):129-130
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学生,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目前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正视这些问题,并共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而逐步形成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实施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新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促进、亲密无间的共同发展的关系。与其他各种人际关系相比,师生关系具有学生反应的能动性、教师影响的主导性、交往对象的限定性、关系性质的纯洁性和行为表现的规范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德育中的师生关系自定义为:德育中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包括彼此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等相互关系。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性概念,是学校发挥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师生关系不是一种永久结构.而是一个生成性过程,依赖于师生之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能使教师体验到生活在“学生就是希望”之中.从而超越自我生活的局限;另一方面,学生则可能体验到生活在“教师对他们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耐心和信任”之中,从而受到积极向上生活的激励。这就是师生关系的真实意义。师生关系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师生关系的德育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体现的教师与学生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根源问题就要切实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简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缺少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而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雪琴 《甘肃教育》2011,(11):50-50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应该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汪霞平 《考试周刊》2011,(8):162-163
教学过程是认识发展和情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实施情感教育,要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水平和人格魅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了情感教育,思想政治课才会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学生良好情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呢?  相似文献   

10.
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生的情感互动,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为手段来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带有情绪性。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以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被情感支配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从这个方面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让学生拥有。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拥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老师与学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首先是尊重学生。教师只要在这个方面以身作则,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心、爱护并且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应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听话与否来决定是否尊重他…  相似文献   

12.
吴小平 《教育与职业》2007,(35):177-178
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外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提出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布贝尔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行为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局限,作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实际上,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学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应从思想上、生活上、学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等院校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所有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教育关系、情感关系和道德关系三方面阐述了师生关系,并提出应该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师生关系 促进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过程。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培养和学生的感情。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地教书育人,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爱和关怀,从而才能把自己的精力最大化地投入到学习中。也就是说,要想搞好教学,首先要和谐师生关系。换句话说,师生关系理顺了,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欣 《辽宁教育》2014,(8):35-37
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内的研究重点和热门话题,这是因为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的优劣.本文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出发,通过阐述现阶段师生关系存在的缺憾和问题,提出师生关系构建应该以情感取向为核心的新视角,具体可以通过丰富教师的职业认知,转变学生的教师意识,以及对教师进行职业情感的培训三个方面来增加师生的情感投入,从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师和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本文就当前我国师生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下,如何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振  程澜 《黑龙江教育》2006,(11):53-54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和重要教学手段,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以往的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上课听得烦,教师上课讲得累,教学效果差,师生关系淡漠的现象。要避免这种不正常的课堂教学现象发生,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情育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意识到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守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