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区位熵及Moran’s I指数法并结合Moran散点图,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体育服务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结果显示,北京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市、秦皇岛市、承德市行业集聚水平显著。京津冀地区体育服务产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除部分年份外,大部分河北省地级市呈低—低集聚,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显著。北京市充分发挥“赋能”作用,在渗透作用和空间邻近效应下,逐渐拉动临近城市体育服务产业发展。为加快京津冀地区体育服务产业发展,提出要科学引导规划体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内集群产业关联性,加强体育服务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旨在为我国其他区域体育服务产业的结构优化、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不平衡的现实困扰为切入点,基于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SR框架模型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水平的变化特征与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化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京”与“津冀”产业结构化水平的不协调;京津冀区域各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普遍不高,且各城市间的生态安全水平时空差异不是很明显;京津冀三地各城市的产业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呈现年际波动变化,整体呈现出稳中上升的变动趋势。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共同治理等方面提出产业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助推我国交通运输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现状,建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基础效应和空间效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进行脱钩分析,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门槛效应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清洁能源、交通能源强度、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因素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交通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清洁能源发电的影响存在积极的门槛效应。建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交通能源强度等以彻底改变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现状;尽早推出碳税以确保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关联关系角度来研究京津冀地区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和对各产业的溢出效应。基于京津冀2017年的投入产出表,建立房地产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后向关联度系数、前向关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定量分析京津冀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需求拉动效应和供给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的29个省区作为研究单元,运用脱钩指数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动态耦合关系。基于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因素分解法,从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等3个方面对各省区碳排放变化进行解析。对1990-2014年期间的研究有如下结果:1)中国的经济不断上升,碳排放也呈逐年增加趋势,而碳排放强度却逐渐下降,整体呈现"绿色转型"态势。从空间格局看,碳排放高的省区分布在北部沿海和西南经济区。2)中国的29个省区主要处于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3种状态,不同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化。3)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规模的增长对碳排放增长整体呈现正向驱动作用,而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因区域而异。不同时期,中国各省区碳排放的主导效应也具有差异性,主导效应主要为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构效应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城际人口流动倾向度模型,利用网络用户搜索行为数据对京津冀主要城市城际间的人口流动倾向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在京津冀主要城市人口流动倾向相对强度的比较中,一直处于最高水平.网络搜索行为所体现出的人口城际间流动迁移的倾向与现实空间的流动迁移行为具有一致性.2013—2017年,五年间京津冀各主要城市的中心度位次结果没有明显变化,主要城市两两组合体现的人口流动倾向相对强度也保持相对稳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北京在区域内对人口的绝对吸引地位没有变动,短时期内对人口、资源等的极化不会发生改变,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空间布局及集聚效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门市的背景,通过统计数据对江门市空间布局及集聚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江门应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合作开发城市跨区域地带、增强城市产业空间联系、促进各生产要素流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完善投融资体制来加快城市群发展,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体育产业集聚与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省域为研究单元,从产业集聚与创新的相关理论以及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创新的路径分析出发,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重心模型、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处于中低等集聚水平;体育产业集聚与其创新的空间耦合性逐步提升;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各类创新的促进程度不同;现阶段体育产业集聚仅在我国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发挥着一定水平的创新溢出效应;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区域的作用方向及作用路径存在一定差异。建议从构建体育产业区域战略协同机制、有序扩大体育产业集聚规模、强化外源性体育企业的本土根植性等维度出发,为充分发挥体育产业集聚对其创新的推动作用、助力中国体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体育产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及N指数等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6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就各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某一(几)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均较高,主要分布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上海等省份,但整体上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度仍非常低。近7年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增幅明显,波动性较大,而体育用品制造业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增幅较小,演变轨迹较为平缓,仅球类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引入工业生产空间综合变动系数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分析转型期珠三角工业生产空间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运用耦合模型对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珠三角的工业生产空间整体呈核心向边缘扩张的态势,且边缘地区的工业生产空间变动程度大于核心地区。2)转型期以来珠三角的工业产业结构整体有所优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的优化整合程度较高,并注重发展质量和对环境的保护;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的工业增长以资源型和高污染产业为主。3)虽然珠三角边缘地区工业生产空间变动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数值上高于核心地区,但这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耦合和低质量的发展方式。在未来的转型发展中不应仅关注"量"的增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公共服务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交通、住宅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从主城区人口集中指数、人口集聚度指数、不同圈层人口密度分布变化、单中心与多中心人口密度分布模拟及主城区人口密度空间重构角度探讨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如下。1)近30年来主城区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一直在增加,人口分布的向心性较强,人口郊区化现象不明显。人口分布集中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82-2000年为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为低速增加阶段。从人口集聚度指数来看,人口分布集聚特性明显且人口集聚沿主要交通走廊呈条带状特征。2)各年份人口密度随离城市中心的距离增加趋于减小,人口密度在0~3 km最大,在3~6 km处出现快速下降趋势;高人口密度街道分布有渐趋内移之势,低人口密度街道有渐趋外移趋势。3)单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主城区4个年份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不尽相同,1982年与2000年反函数模型模拟效果较好;而1990年和2010年三次函数模型模拟更优。多核心模型的回归表明:2010年主城区双中心结构初露端倪,主中心在影响人口分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次中心在集聚人口能力方面较弱。  相似文献   

12.
计算山东1990—2009年的碳排放量,并采用LMDI对其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近20年,CO2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不断上升,万元GDP碳排放呈下降趋势;煤炭消费是碳排放主要来源,第二产业CO2排放量比重最大. 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强度影响碳排放增速的变化,其本身又受到产业结构和各产业能耗强度的影响. 能源消费结构的微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还很小,但已显现出它对碳排放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讨论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行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定量描述中国制造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导致产业空间集聚部门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最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水产品、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其形成主要受到技术梯度、农业资源分布及出口贸易造成的技术、资源和需求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前后向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的规模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快递企业总-分机构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采集跨省市经营的快递企业的总-分机构所在的地级城市,进行300×300矩阵构架,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等级城市间在流空间作用下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京广沪城市联系流呈现三角形结构;2)上海-长春和上海-哈尔滨这两组城市联系表现得较为明显;呼和浩特-北京和包头-北京这两组城市联系有待提升,这4个节点城市承担着除省会城市外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联系的重要功能补充;3)郑州、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与其他城市联系程度较为明显,但在区域内部城市联系网络不突出,集聚程度低;4)成都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联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通过构建城乡发展水平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函数等,对塔里木盆地42县市2004-2014年10年间城乡发展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时段内塔里木盆地城乡发展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格局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和田地区为发展"塌陷区"。2)耦合度总体呈波动状态,克州始终属于耦合度较低区域,巴州一直保持在高值状态,和田市及于田县耦合度下降最快;协调度10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仅有少数地区呈波动或下降状态。3)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高值集聚和热点区主要位于库尔勒市附近,低值集聚和冷点区主要位于喀什和和田两地区交界处;在2004-2009年和2009-2014年两个研究时段,格局基本维持不变。建议从基建投入、产业优化、教育投入等方面着手以改善区域城乡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港口与城市经济的空间效应,选取2007—2019年广东省16个港口及其所在城市的数据,在用Moran’s I指数检验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上,港口与城市经济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较为稳定,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呈上升趋势,港口硬件规模的空间相关性呈上升趋势;城市经济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对城市经济有正向的直接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港口硬件规模对城市经济只有正向的短期效应;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对城市经济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港口硬件规模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地区就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探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就业的影响。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于2014年实施,本文选取30个省级层面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PSM-DID模型进行政策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改善了就业结构;基准模型中,一体化战略显著降低了地区失业率,但在控制固定效应后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市失业率显著降低,并未降低河北省的失业率,说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劳动力要素资源分配不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虹吸效应。本文研究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改善地区就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推动“体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大众消费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和莫兰指数对2015—2021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测度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体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升,呈上升态势;时空演化方面,产业融合协调水平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产业融合协调等级整体偏低;空间关联方面,产业融合协调水平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基于此,提出建议:区域创新协同,构建融合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协同,促进融合发展新平衡;时空演化协同,打造融合发展新局面;空间关联协同,共建融合发展良性生态圈。  相似文献   

19.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县域与城乡两个层面对坦桑尼亚交通通达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坦桑尼亚县域交通通达水平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东北沿海和维多利亚湖沿岸,低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中央铁路线中段以北、中央铁路线南部的广大地区;2)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殖民历史、政府政策等影响,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坦桑尼亚制定区域交通发展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中-坦产业精准对接和产能转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研究2005—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并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析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7年全国城市平均生态效率波动起伏较小,生态效率整体处于上升状态。2)尽管城市间生态效率的差异呈缩小态势,但全国地区间差异仍然较明显,东部地区的城市生态效率远高于其他地区,城市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东部地区>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态势。3)全国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化特征明显。2005年生态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等省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城市生态效率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城市生态效率较高的空间范围明显扩展,珠三角、长三角、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和四川等地区的生态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他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4)城镇化、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水平和产业升级对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高的工业化比重对于城市生态效率的提升起着抑制作用。因此促进经济集约高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工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应是政策制定的优选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