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评价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一直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家园合作评价幼儿语言发展成为一种评价新趋势。本文基于美国加州学前评价体系——预期发展结果评估档案(DRDP),梳理其语言与读写领域的评估指标、评估量表及评估方式,通过总结出DRDP语言与读写领域评价的三大特点,启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应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家庭及周围环境、以家园合作保证幼儿语言发展评价的真实性、制订全面细致的语言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读写准备是学前儿童将来正式学习读写的基础,与儿童日后的学业表现密切相关。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读写准备,制定了相关发展标准。学前儿童读写准备与幼儿园“小学化”在学习内容与目的上存在根本区别。脑与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揭示了在学前儿童读写准备中应重视的关键认知技能与环境影响因素。前者包括文字意识、语音意识、语音工作记忆、快速命名、口语理解能力、精细动作、视动整合能力等。后者涉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言语互动与对话质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等。教育者应科学促进学前儿童的读写准备,为其日后的流畅读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早期读写课程标准或早期读写能力发展评价标准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读写的真正水平,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美国堪萨斯州的"幼儿读写课程标准"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前儿童读写能力发展评价标准"在评价基础、角度、方法、作用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都对我们当前开展早期读写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聚焦探讨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发展与入学认知准备的经验互动。以新疆4-6岁维吾尔族学前儿童为对象,采用汉语和维语PPVT,EVT和Bracken工具,测查儿童双语的理解性语义水平、表达性语义水平和入学认知水平。研究发现新疆学前民族儿童的汉语和维语语义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同教育质量幼儿园儿童的两种语义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经过三年的学前双语教育,民族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水平的通过率水平均达到50%以上;而在认知基本概念方面和认知综合概念子项目上存在不均衡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检视的需要;学前民族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与入学认知准备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状态,而儿童汉语理解性语义水平和表达性语义水平对入学认知准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研究由此证明,学前阶段少数民族儿童的双语学习,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384名维吾尔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通用儿童语言研究工具和汉语语料库研究方法,探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情境中民族儿童的汉语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学习呈现不断递升的发展图景,在汉语理解性语义和表达性语义、叙事语言和学业语言,以及汉语平均语句长度等方面逐渐发展的态势,报告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入学准备的良好前景;根据学前民族儿童汉语语言学习与发展规律,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提出了整合有序的教育模式的建议;同时针对学前民族儿童与汉语为母语儿童之间的汉语语义发展差距,建议新疆学前双语教育重视引入早期阅读理念和图画书资源,为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构建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过程。  相似文献   

6.
汉字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可追溯到古代,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成果斐然。通过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是与非的研究、学前儿童汉字字形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学前儿童汉语识字教学的研究,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有了深刻认识。在进行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时,可采取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幼儿汉字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特点,本研究以257名2-6岁儿童为被试,研究了(1)2-6岁儿童图画阅读的眼动发展特点,图画信息获取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2)4-6岁儿童的汉字视觉解析能力发展状况;(3)4-6岁儿童汉字视觉表现能力发展阶段。从阅读的视觉关注,汉字知觉解析和汉字视觉表现三个层面论证了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探索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的视觉认知关键点,揭示了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发展的文化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李琳 《家教世界》2012,(12):90-92
学前儿童语言叙事能力的研究在西方各国的儿童语言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都以前期的基础性研究而进入了实用研究的阶段,广泛应用在学前儿童教育,儿童语言障碍诊断和干预,以及学前师范教育等教育层面的各个环节。在我国目前的儿童语言研究中,实证性的调查研究还处在启蒙阶段,还未见历时的实时话语的语料和分析的结果;而且照搬国外的理论和做法是否适合汉语和东方文化的特点还有待考证。本文就是在国外和港台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内陆地区的普通话语境,以收集到的4-6岁的学前儿童叙事语料为研究基础,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叙事能力发展的宏观结构做出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其发展轨迹,展示其发展特点,为儿童语言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习品质作为衡量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作为一项由儿童主导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主动性、坚持性、创造性等学习品质的发展。本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S园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了解“儿童作为研究者”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其对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促进作用,并针对该活动开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明确儿童研究本质,尊重研究探究性特征;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活动的延伸性;注重外部环境的影响,防止儿童研究的孤立化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宝根 《幼儿教育》2013,(18):41-45
文字意识的发展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分水岭意义。本文梳理了学界对有关文字意识的概念界定、研究的主要方法、文字意识发展的划分阶段和文字意识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和相关国家的阅读计划都开始关注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并采用量化、直观的方法对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儿童文字意识,发展儿童阅读能力的理想方法。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要关注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特征,探索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字意识的发展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分水岭意义.本文梳理了学界对有关文字意识的概念界定、研究的主要方法、文字意识发展的划分阶段和文字意识的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和相关国家的阅读计划都开始关注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并采用量化、直观的方法对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儿童文字意识,发展儿童阅读能力的理想方法.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要关注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特征,探索汉语学前儿童文字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尤其是家长。有人认为,学前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孩子上小学做好“读写算”的准备,所以要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外语,等等。有人甚至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一个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也有人认为,学前儿童谈不上什么教育,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有人看管就行了。那么,学前儿童到底该学什么,怎样学?下面三篇文章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推进学前儿童发展评价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主流趋势.“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是在美国学前教育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本文在对“学前儿童观察记录系统”评价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借鉴意义,即坚持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一体化,倡导课程改进与教育评价一体化,推动教师成长与教育评价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的学前双语教育中,教师的汉语能力对维吾尔族学前儿童的汉语能力发展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在与80名3~6岁维吾尔族儿童互动时的汉语口语资料,以语句长度为指标,分析教师的平均语句长度和最长5句话语的平均长度对儿童汉语语句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教师的平均语句长度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平均语句长度,说明教师的汉语能力对儿童的汉语习得有显著影响。教师应充分重视自身汉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有意识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汉语能力差异调整自己的语句长度,以促进维吾尔族学前儿童的汉语习得。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对学前儿童整体语言发展、词汇能力、早期读写能力以及未来的阅读理解和学业成就等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1]由卡罗拉·乌克利希、比利·恩兹、凯瑟琳·罗斯科斯和詹姆斯·克里斯蒂四位学者合著的《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和读写:从出生至幼儿园》一书,对如何帮助儿童学习语言和初步的读写进行了充分探讨。全书共九个章节。第一章诠释了语言和读写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共同核心国家标准”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章阐述了家庭在儿童读写学习中的作用,强调了促进儿童语言、  相似文献   

16.
运用听音跟读、听音回答问题、听音判断对错三种语音意识测试,本研究对60名上海学前儿童和50名湛江学前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学前儿童在掌握汉语语音意识方面,声调意识水平最高,其次为韵母意识,再次为声母意识;儿童年龄、测试方式和方言都会对被试的语音意识成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督导是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开展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瞻课程中的学前教育评价系统影响深远,具有真实、全面、持续时间长和富有情境性的特点。它鼓励多元主体、采用多样方式参与评价;运用《学前儿童观察评价系统》作为评估工具,评估标准和细则契合课程目标和内容,极具借鉴价值。课程模式中学前儿童评价系统及其相关评估工具对我国幼儿教师树立真实性评价理念、了解儿童发展水平以及开展家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评价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胡亚兰 《家教世界》2023,(36):48-49
<正>学前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数理逻辑思维、为学前儿童今后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目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每个学前儿童而言,在此阶段接受一定的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此阶段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不足,所以,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会过于复杂和抽象,课程通常会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幼儿。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完善提供给0~8岁残疾及处于残疾风险幼儿的早期干预服务,2020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联合其下属早期教育分会发布了《早期干预/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基于实践的初级专业准备标准》。该标准是美国第一个针对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门标准,共7条内容标准、1条现场与临床经验标准以及7个核心要点。该标准以“儿童本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及“实用主义”理念为基础建构内容条目,以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结构搭建内容框架,按“理论联系实践”的思路及教学过程的顺序逻辑进行条目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