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芳超  曾城 《精武》2013,(35):11-12
随着游泳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水意训练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关注。多样式划水对水感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花样游泳练习法的认识了解,将多样划水的划水方法稍加改动,降低难度,训练过程中穿插一些变化游,提高运动员的兴趣,注意力,以保证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增加多种趣味性划水辅助性的活动,让运动员更好的练习以及对训练前后的运动成绩,划水次数,划频,划幅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游泳训练中增加的多样划水练习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划水质量,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为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培养游泳兴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最佳动作频率的定义在训练中的运动员个体差异较大特别是游泳项目存在着运动员的水感问题这给动作频率的结果造成较大的差异,所以某个优秀运动员的动作频率不能作为一种标准的定量数据而适合于每一个游泳运动员的频率要求,我认为所谓最佳动作频率,就是在定量的周期性动作中完成动作所需要时间的多少,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肌肉力量获得较好的划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游泳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庆章 《游泳》2004,(3):10-15
一、国际游泳高原训练的进程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主德国游泳运动员率先进行了高原训练,稍后美国、日本也加入了此行列。1964年在墨西哥加拉普城(Galapo)的游泳比赛中,美国教练员康西尔曼(Counsilman,J.)观察到墨西哥运动员在100米游泳中比其他(来自平原)运动员快3秒,他们每50米少划水0.6次;游200米时快2.7秒,每50米少划水1.6次;游1500米快21.3秒,每50米少划2.7次。由此认为,运动员经高原训练后,在适当时间参加比赛可提高竞技能力,并以长距离的幅度最明显,显示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通过高原认D练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游泳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水感训练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关注。多样式划水对水感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花样游泳练习法的认识了解,将多样划水的划水方法稍加改动,降低难度,训练过程中穿插一些变化游,提高运动员的兴趣、注意力,以保证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国外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及分析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游泳强国,已连续获得了4届奥运会游泳项目的佳冠,每年世界排名前16位美国选手少则4人,多则6、7人。目前,美国游泳协会还实行着这样的规定,即国家一队的队员必须是世界前8名的选手,国家二队为9-—01—16名的选手。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游泳大国。澳大利亚游泳界非常重视技术训练,90年代曾引进俄罗斯等世界著名游泳教练员到本国训练,带动并传授科学的训练理念。训练体制以俱乐部为主要形式,也有国家的体育学院,运动员的选材是通过教练员自己在…  相似文献   

6.
前言在体育运动迅速发展的现阶段,如何制订出一种全面的训练计划已是教练员们优先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一度被游泳界忽视了的力量训练.近年来又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力量的训练,已成为当前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众所周知,力量是提高游泳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游速首先取决于划水动作的爆发力,力量是爆发力的基础,力量训练在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  相似文献   

7.
提高训练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加过4届奥运会,十几届世界锦标赛和几届亚运会。每次国际大赛对我们压力很大。关键的时候每个0.1分都是宝贵的。毕文静的高低杠得了0.837,与冠军仅差0.017分。因此,要从每个0.01分抓起。我们训练“精品”还不够,必须训练“极品”。如单项动作由8个人做,前边做得再好,得9.987分,都不能拿冠军,因为后边还有人超过去。所以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教练员不断提高训练质量。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要做到四个第一、四勤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袁锐  纪逊 《游泳》2013,(2):65-67
水感练习对各种水平的游泳运动员都非常重要,也是教练员训练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常进行水感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对水的感悟能力,使手及手臂始终处于一个正确的对水角度,以保证划水的最大实效。在进行水感技术练习之前,运动员必须掌握这几个基本的水感练习动作。如图1a/b的立腕、图2的手腕自然伸展、图3的屈腕、图4a/b的摇橹式划水。  相似文献   

9.
取胜之道     
就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年限,每天、每周、每月花费的时间来说,游泳无疑是世界上最耗时的运动项目之一。当今绝大多数世界水平的游泳运动员训练年限超过10年,那是怎样的训练啊!只有不多的几个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2次、每周进行10~12次极具专项化的训练,并需进行大量的柔韧性、力量性训练。让运动员下水练习这件事非常需要耐心,这件事本身就是对教练员的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80%的游泳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曾发生过损伤,常见损伤多为软组织损伤,多是因为过度训练导致局部组织承受过度负荷或局部肌肉力量不平衡,使小的损伤不断积累形成,即通常所说的劳损.游泳项目属于周期性运动.损伤具有项目特点,技术动作的多次重复是引起损伤的重要因素.优秀自由泳运动员每年单侧上肢划水次数超过150万次,即使非大运动量训练,每周游3次,每次3 000m,每年仍有50万次的单侧划水.当技术动作不正确时,尽管每次划水不会引起损伤,但随着时间推移,多次积累就容易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11.
庄雄 《新体育》2024,(2):7-9
水感是运动员先天具备的一种对水体的感知能力,这种感觉因人而异。当游泳运动员处于水中时,其身体表面的皮肤感受器会灵敏的接收到水的温度和水阻力所产生的信号,运动员此时便可迅速调整游泳的姿势和速度。良好的水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日常游泳动作的规范化程度,同时还能让运动员调整训练和比赛期间的心态,对自身的游泳速度和划水强度有明确的感知,这有助于快速提高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成绩。目前水感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划水训练、心理模拟方法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等。教练员要尽可能丰富水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时机,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精英选拔机制,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感训练的整体质量,以此来促进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短距离游泳世界水平成绩的取得只能以速度素质发展的高水平为基础。当前短距离游泳运动员训练的主要问题是提高游泳的绝对速度,解决的办法之一是改进速度方面的训练教学法。我们的研究要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确定有助于速度素质发展的短距离(25米)游泳的合理重复次数。 (2)确定训练课中,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发展有效的各组25米段的合理重复次数及内容。研究过程中记录了评定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水平的各种指数。其中有:1.速度素质;2.游一个25米段的成绩;3.水中反牵引力绝对拉力;4.陆上练习划水动作绝对拉力;5.利用力量素质的系数;6.肩带肌肉爆发力;7.一次划水速度;8.简  相似文献   

13.
纪逊  森犇 《游泳》2008,(4):15-17
爆发力是游泳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尤其是针对于蛙泳和蝶泳的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在这些项目的划水动作中,推进力产生于两臂同时划水,紧接在这个划水动作之后是一个复原阶段即手不在水中,身体的前进是由于前次划水后惯性的阶段。这与自由泳和仰泳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自由泳和仰泳动作中总有一只手在水中产生推进力。蛙泳和蝶泳的划水动作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将上体推出水面进行呼吸,因而就更加需要一个爆发式的向前运动。  相似文献   

14.
森犇  纪逊 《游泳》2010,(2):50-53
当今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逐渐被教练员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对于把握游泳训练规律,确定训练目标、规划和组织多年运动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全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参赛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石晓铭 《游泳》2009,(1):5-12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早已落下帷幕,作为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是世界游泳竞技的最高殿堂,也是对各国教练员训练质量、管理水平和运动员技术、能力、状态、心理的全面检验。  相似文献   

16.
沈赢  程燕  徐国义 《游泳》2015,(2):54-55
研究结果显示出徐嘉余的划水频率较慢,划水效果突出,动作节奏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男子仰泳的成绩进步较快,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其中徐嘉余表现最为突出,2012年曾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男子游泳运动员参加了伦敦奥运会,2013年全运会,年仅17岁的他又成为男子100米和200米仰泳的双料冠军,2014年青岛冠军赛,他卫冕成功,还打破了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纪录,其技术特征值得分析和研究。本文以徐嘉余在2013年全运会和2014年全国冠军赛男  相似文献   

17.
游泳训练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细小技术─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练员在游泳训练中只重视配合动作的技术,很少注意呼吸技术的训练进行了阐述。提出呼吸在游泳整个配合技术中,对身体位置、划水效果、训练节奏、以及增加氧的摄取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不可忽视呼吸这一“细小”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游泳运动员在划水时,两臂肌肉是等动地收缩,因此,等动力量训练很适合游泳运动员。发展力量和游泳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三组游泳运动员参加了实验。前二组运动员在6个月的实验过程中都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第一组只是在游泳池内进行正规训练(平均游8000码);第二组运动员不仅游泳,而且采用等动力量训练(一周4次,每次4组,每组重复10次)。第三组只完成等动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9.
游泳运动的专家们早就把注意力转向考虑如何不断改进游泳运动员专项训练方法的问题上来了。考虑在陆上完成一系列专项练习吧,可陆上训练在力量、速度和空间、时间等客观条件和水上差别又太大,想当初运动员在陆上仅仅进行了专项力量训练,就对技术动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陆上训练和水上训练相结合的问题,我们研究和试用了新的、比过去更加完善的陆上训练方法,这种方法使教练员有可能把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安排到陆上来完成,而无过去在陆上练习中曾出现的副作用。这种方法创造的条件,使运动员的肌肉活动保持和水中一样的力量、速度和空间——时间感,同样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目的。这个方法就是借助速度——力量练习台,在陆上进行水上训练的模拟练习。和水上训练一样,运动员可以做两臂同时划水动作或交替划水动  相似文献   

20.
10~13岁年龄阶段是游泳项目发展技术的好时机,教练员必须加以重视。在训练中集中思想,观察每个运动员的技术,随时进行纠正,严格要求运动员按正确技术游进。这个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四种姿势的技术已掌握,但存在许多多余和错误动作,因此要非常注重全面的基础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