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失衡— 一、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过低,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短缺 1.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未上过学或扫盲班文化程度,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1%。 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82%,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0%,与1999年OECD国家同一指标的平均值69%相比,相差近3倍;与美国同一指标90%相比相差4倍(表1)。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二战后教育的急剧扩张,在OECD国家中,25-34岁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由1965年的43%上升到了2015年的84%。在1965年,没有一个OECD国家的25-34岁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超过80%,但是在20世纪末,有近50%的国家达到或超过了该比例,到2015年,只有6个OECD国家未达到该比例。2015年,在OECD国家25-34岁的高中毕业群体中,有一半接受了高等教育,而这一比例在1965年仅为30%。  相似文献   

3.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公布的教育统计图表,多数工业化国家中一半以上的成人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该组织发现,在加拿大、德国、挪威、瑞士和美国五国的25岁至64岁的年龄段中有75%以上的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字,各工业化国家中完成中学后教育的、人口比例各不相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有30%以上的人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奥地利、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的比例是10%或不到10%。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信息》2008,(4):11-11
芬兰女总统哈洛宁在日前出版的《2007年:高科技在芬兰》一书中指出,芬兰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男女能平等享受各类教育。芬兰一直注意保障教育领域的男女平等,保护和鼓励女性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20世纪40年代,芬兰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比例就超过男子。据芬兰科学院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15年来,芬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了两倍,其中女博士所占比例由过去的1/3增加到目前的1/2。在政府目前12名女部长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5人拥有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联邦教育部、世界银行、中国教育部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重点研究比较分析了八国集团(G8)、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指标后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5%以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以上;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例在3%以上;适龄(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的3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全职教师的6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根据这些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描绘了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概览》所覆盖的伊比利亚美洲国家(1)中成人高中教育普及率没有达到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虽然这一差距在年轻一代中有所缩小。在OECD成员国中,25-34岁人群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远远高于55-64岁人群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伊比利亚美洲国家也同样如此,但其中仅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这一比例增幅超过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其余国家未达到该幅度。  相似文献   

7.
《成人高等教育》2006,(3):37-37
最近,首发的首部《妇女绿皮书》透露:在全国6岁以上女性人口中,小学和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例最大,文盲只占14%,而且主要是老年妇女。同时,接受过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女性人口比例还相当低,只占17%。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8,(4):10-10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3月11日公布的医学报告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美国人寿命越长。报告援引1990~2000年间的调查结果说,获得高中或以下文凭的人寿命长短没有变化,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延长了约1.6年。报告发现,在1990年,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男子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白人男子寿命长5.8年:到200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7.9年。黑人男子、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寿命长短关系的变化也呈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在受过高等教育的25-34岁青年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的人群比例从最低4%(智利)到最高79%(斯洛伐克)不等。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在不同年龄段间也有差异:25-3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有49%的人最高学历为本科或同等学力,而在55-6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下降到39%。就业前景通常会随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而改善:在25-34岁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中,博士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同时俄罗斯联邦也是个具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在25—64岁的青壮年人口中,俄罗斯54%的人都拥有大学学历,普及程度比例世界最高。但是近年来俄罗斯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同我国一样遇到了严峻挑战,本文将进行简单介绍并且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芬兰是欧洲教育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所有教育都免费,500余万人口中一半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中,芬兰已经不只一次登上最佳学校教育冠军的宝座。2003年,在受调查的41个国家的中学生中,芬兰学生的阅读、逻辑、数学与自然科学能力都是一流的,芬兰的教育也成了各国效仿、研究的对象。芬兰前总理阿赫曾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芬兰的教育体系如此发达,教育水平如此之高,到底是什么在起着推动作用,是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想知道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1-11
欧盟大部分国家实行低重心的、以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欧盟25国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平均占62.7%,普通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指出,具有大学或学院学位的人口所占比例,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现居于领先地位。1992年,在25—64岁年龄段中,24%的美国成人完成了学院水平的教育。另一个国家——荷兰达到此水平的人口比例为21%,占该国上述年龄段人口的1/5强。在大多数 OECD 成员国中,半数以上的成人人口已完成高中学业。德国、挪威、瑞士和美国完成高中学业的成人人口比例为25—64岁成人人口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欧洲2020战略》提出,到2020年,欧洲18~24岁人口早期离校率下降至10%,30~34岁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提高至40%。目前,欧盟各成员国在实现上述两个指标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距要达到的目标仍有差距。根据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欧盟的早  相似文献   

15.
芬兰经济和科技的成功与教育密不可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年公布一次的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报告中,芬兰学生在各项评估中都表现出色。芬兰的教育比较发达,1921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1980年全国义务教育年限达到9年。当前,芬兰从小学到大学实行全民免费教育,65%以上的国民接受过高等教育。芬兰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芬兰高中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教育消费及不同学历人群收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2001年,25岁以上人口中有83.4%的人接受了四年(含四年)以上的中学教育,25.2%的人接受了四年(含四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个人的年均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一个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的年均收入通常是一个本科生年均收入的两倍,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2~6倍。因而,大部分美国人对高等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在美国,拥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很受人才市场的欢迎,法律、管理和医学专业方面的研究生尤其如此。美国的硕士学位包含着多种意思,有些专业像教育、商业和社会工作方面的硕士学位说明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而在许多学科领域,硕士学位不说明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公寓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在我国目前同龄人口(18—22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1%,根据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标准,处在“精英化”教育阶段。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18—22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15—50%)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扩招是不可避免的。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23万人(比1998年共增加  相似文献   

18.
芬兰近年来在建立平等化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以女性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而闻名于世.高等教育对芬兰今日的成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芬兰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今天,芬兰女性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活动,提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主要得益于其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劳动力规模约8.7亿人,在未来10年内,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10亿人左右。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底我国从业人员中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仅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占33%,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7%。这种受教育比例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社会中也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短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将更为突出。从我国的现状和…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Trow)提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15%~50%的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基本达到15%,这标志着我国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