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云 《职教论坛》2007,(2S):47-4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但现实中校企合作的实行还不普遍.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如校企合作双方错位,致使合作难以成功。因此,职业教育要找到校企合作的目标对象中小企业.而政府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如果能把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将拥有最广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双重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所必需的。本文通过归纳中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六种主要模式,分析其特点和比较其优劣势,目的在于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专业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支撑、以专业为中轴。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内涵上着力,探索并创新现代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双重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所必需的。通过归纳中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六种主要模式,分析其特点和比较其优劣势,目的在于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专业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不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机制的发展受产业结构分布、劳动力市场结构和职业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内陆省份、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表现出显著的地区特征,其校企合作机制可总结为三个模式,即在政府支持下立足市场主动发展校企合作机制、依赖政府支持的校企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的低层次的校企合作。我国校企合作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追求模式统一。在探索校企合作机制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是校企合作机制的前提条件、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是校企合作体制的重要动力机制、有选择地放松管理是校企合作体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参与是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性不够,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选择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广度的延伸和拓宽,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本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不乏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计划经济时代,实行行业企业办学,校企关系的模式是"一体化".在"后计划经济"时代,在邮政、化工等职业教育领域内,涌现出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参照校企合作的本土经验,新时期我国校企合作要从与整个"行业"合作的视野出发,重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伟 《职业技术》2012,(1):91-92
《规划纲要》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至今已有宁波、山东、广东等省市先后出台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但遗憾的是海南尚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门的立法,已经成为阻碍海南省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因素。海南具备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的经验积累、理论准备与社会条件,建议海南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尽快制定《海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在市场体制环境中,要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在于形成一种良性运行机制,必须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需面向中小企业,面向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模式演进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我国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主要有企业办学、校办产业和校企合作三种模式,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合理选择。当下,我国校企合作实践的深入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校企合作双方要做好校企合作前提的联接沟通、校企合作重点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过程的监督规范、校企合作持续的成果转化,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吻合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校企合作的失范使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人意.文章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校企合作制度化面临的机遇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从校企合作的合作对象,激励政策等方面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制度化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本构成及补偿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紧扣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新时代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中既要重视企业的“教育属性”,也要重视企业的“市场属性”。文章分析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角度提出补偿机制的构建,推动校企合作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认识不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不够;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制度不完善。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是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的迫切要求,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校企合作是解决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的校企合作,首先要改变观念,重视校企合作;其次要定位双赢,实现优势互补;第三是完善制度,提升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通过分析我国与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职教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制度,找出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不足,并在制定校企合作法规、细则和加强对校企合作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校企合作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政府未能有效介入校企合作,职能缺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无法解决。政府要有效介入校企合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协调、监督、推动等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和人大要重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推动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建设,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要综合运用学制、行政、市场与社会四种手段,以分别解决学制互通不畅、校企合作难以推动、教育资源配置手段不活与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等事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要重新做好职业教育学制设计,打造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帮助学校与行业企业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要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建立基于社会认同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营造尊重技能劳动的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双轮驱动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5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提到一个与职业教育“同荣辱、共存亡”的高度。那么,校企合作办学牵涉到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对校企合作办学起什么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本文构建了一个“双轮车模型…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要综合运用学制、行政、市场与社会四种手段,以分别解决学制互通不畅、校企合作难以推动、教育资源配置手段不活与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等事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要重新做好职业教育学制设计,打造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帮助学校与行业企业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要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建立基于社会认同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营造尊重技能劳动的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0.
成光琳 《河南教育》2013,(12):38-39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政府、学校、企业都要做出积极努力,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因具有“市场驱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优势,成为校企合作内涵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