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32):169-170
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点散、专业面宽、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点。本文分析了该类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创新性地提出了理论学习、课程设计和工艺实习等多环节一体化教学方法,对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学科,他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直观性强等特点。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注意与其他有关学科密切联系,理论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讲授与直观教具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综合比较,还要注意各种工艺知识的系统性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一、作为教师要明确《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包括零件的毛坯生产、切削加工和机器的装配。即对机械制造的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具体要求: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了解各工种常见主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具有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合理地确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性,为达到一专多能打好必要的理论基础。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与生产实习课紧密结合。学生在进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实际操作问题,工艺问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问题,废品问题,设备问题以及机床夹具、刀具、量具测量等问题。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生产实...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内容繁多,应用性强,本文从课程的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效果的提高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模块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对深化课程改革,培养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管理的应用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突显出来的一些问题,以课程的教学优化为目的,重点提出一系列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式优化的方案,力争使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该门课程具有非常显著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强,知识面广,涵盖的内容多,在高职理工科机械制造类专业处于基础理论学科地位,对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扩展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机床、刀具、工艺规程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造技术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机械制造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编写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技术水品.  相似文献   

6.
3D打印在机械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造综合训练实践教学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锻炼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针对壳体零件制造存在的制模困难、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壳体模型的制作,使学生既掌握了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又掌握了壳体的制造工艺。本文给出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介绍了教学的实施和课程的考核方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复杂零件机械加工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在机械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应用实例"课程安排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使用,以项目式展开,运用集中教学周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材根据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分为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轮盘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叉架类零件的工艺分析、箱体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四个项目,每一项目都综合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工艺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工程地质学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地质学课程中的运用,结合施工、水利、灾害等效果较好的案例对工程地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总结,对土木专业其他工程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造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加工的关键部分,它是一门技术学科,生产实践性很强,与机械制造工艺课程配套的相应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制造课程设计,对学生的锻炼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遇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这一突出问题,结合机械制造工艺课程的特点,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提出了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技术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机械制造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专业的课程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编写教材,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编排,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技术水品。本文正是以此为题,探索机械制造技术教学的有效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为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新开发的“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编制、实施一般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使用、调试、维护一般机床、工艺装备的能力;具有设计简单工艺装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质量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具有查阅、收集、使用各种技术资料的能力。 一、课程体系 《机械制造技术》有机地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4门传统的专业课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技术应用能力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传统的机械制造已经朝着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中电类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该类课程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笔者针对模拟电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相关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本科院校机械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在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内容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满足智能制造工程的教学需求。智能制造工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理念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对"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进行改革探索,从教学内容入手,分析了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从多学科融合、加强新型制造技术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丹红 《文教资料》2007,(11):31-33
现代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将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之上的实验系统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与现实意义,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探索出适合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当今制造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于2013年开始对原有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全面改革。将原有的3门专业方向课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两门专业方向课;将原有的专业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课合并为一门专业综合实践课。新教学计划对专业方向课和专业综合实践课的课时压缩了近一半,不仅要求教学内容精练,而且要求教学内容能够革陈出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课时和内容的限制,很容易造成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脱节。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某一航空典型零件为加工案例,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引入CAD/CAM虚拟设计/加工仿真环节,在后续的综合实践环节直接利用CAD/CAM得到的数控加工工艺、程序、组合夹具等用于实际零件的加工。通过任务驱动方式,按照理论—仿真—实践的教学步骤,实现了机械制造专业方向课和专业综合实践课的无缝衔接,解决了新教学计划中课时少、内容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涉及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装配四部分。它把铸造、锻造、焊接、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镗削、钻削、插削等十多种加工方法组合在一起,是一门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中职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金工实训"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两门课程对于机械专业来说都是学科基础课程,二者在机械专业的所有课程中联系最为紧密,知识重叠度大。单从专业知识方面而言,都是研究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和制造工艺为目的。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既增加金工实训专业知识方面的目的性,又更深层次地为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打造一个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相结合的实训模式。文章介绍了两门课程的作用,分别分析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两门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并论述了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结合后的金工实训的实践过程,总结了三年来在新模式下实践教学取得的良好经验和成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开发,其根据是机械制造行业对数控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教学中,要开发出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导向、以生产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对应地应用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之中,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理论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了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践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并探讨了项目教学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实施细节。实践结果表明,项目驱动理念在机械制造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缺少衔接且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教学重知识轻实践,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需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从地区企业精选典型生产实例作为学生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典型零件加工任务为主线,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为核心,将金工实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课程设计三部分内容整合起来,突出学生的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