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正>"宰相肚里能撑船",撑的是肚量和胸襟;"得饶人处且饶人",饶的是包容和接纳;"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道出的是宽以待人;"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说的是宽容成就伟大……由此可见,充满宽容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宽容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家周国平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的电动车撞倒,血流满面。到医院治疗,脸颊上被缝了16针,颧骨三处骨折,可能要手术。但是周国平  相似文献   

2.
经典语句     
鲍江 《老年教育》2014,(3):22-22
不要把别人的善良,认为是软弱。因为善良的人明白,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为恶。☆不要把别人的忍让,认为是退缩。因为忍让的人明白,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不要把别人的宽容,认为是怯懦。因为宽容的人明白,宽容是美德,美德没有错。☆不要把别人的饶恕认为是无原则。因为饶恕的人明白,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能把事做绝。  相似文献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人说宽容就是忍耐,不是,宽容怎生了"忍"字,宽容不是遭罪;有人说宽容就是爱,不是或不全是,宽容与家是两种境界,其实爱有时容不下太多的宽容;还有人说宽容就是给予,那就更不对了,过份的宽容就是纵容.  相似文献   

4.
一、宽容学生——教师的基本品质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处处闪烁着宽容的思想。《易经》说"君子以容民畜众";《尚书》讲"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庄子主张"常宽容于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作文教学研究笔者看到,农村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6.
作文真韪:为____让出一条道 "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修养,"让"是一种智慧.有时候,"让"是退让、忍让;有时候,"让"是谦让、礼让."孔融让梨",让出了亲情友爱;"负荆请罪",让出了宽容大度;"斑羚飞渡",让出了生存机会.其实,"让"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避其锋芒,更是一种勇气——迎难而上、当仁不让.  相似文献   

7.
雷建平 《高中生》2008,(1):66-66
学生写作时往往有以下毛病:开头导入太平凡,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举事例往往堆彻材料而忽视分析;举例论证之后往往草草收兵,这样就难以提升论题的社会价值。高考作文时间短,考生心里又紧张,我们得有"一定之法"才能作出一篇考场佳作来。这里介绍的就是经营议论文整体结构的一种"万能"方法——五字定乾坤,即"引、理、事、联、结"。"引",即引出论点;"理",就是阐述论点包含的基本道理;"事",就是举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联",就是联系社会现实加以说明;"结",就是打造一个好的结尾,收束全文。请看以"守望"为话题的一篇议论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十分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应选择"激"这一教学艺术。要"激趣",激发学生兴趣;"激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情",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激思",激发学生的思维;"激疑",激发学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让宽容相伴     
宽容,是人们为人处事的上策,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是宽容这根纽带,紧紧地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人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会与别人发生不愉快。朋友,你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不知道,那我告诉你,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如多一份宽容吧!在生活中,被别人误解,甚至伤害,这是常有的事。销烟英雄林则徐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能以牙还牙,去获得暂时的“平衡”。我们应宽容为怀。廉颇居功自傲,要与蔺相如过不去。但是,蔺相如具有宽容的美德,他并不与廉颇计较。试…  相似文献   

10.
一、宽容学生--教师的基本品质 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处处闪烁着宽容的思想.《易经》说"君子以容民畜众";《尚书》讲"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庄子主张"常宽容于物","清而容物";孔子强调"宽则得众","君子尊贤而容众",他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视作"宽容"的同义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立刚 《宁夏教育》2007,(10):27-27
宽容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然而要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常见到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出言不逊,甚至大动干戈;对他人的过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事实上,宽容是一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不善于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由座位引发的"师生冲突",冲突中我感到气愤、委屈、灰心、失望,冲突后我反思、等待,最终收获了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从这件事中,我有了深刻的感悟: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同时要拥有一颗宽容和公正的心,还要有一双善听的耳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宽容     
在我这一星期的采访过程中,使我懂得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宽容。在我采访的人群中,有着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是这样看待"宽容"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件对不起另一位同学的事的时候,那另一位同学能够对这位同学的错误表示宽容和谅解;而有的同学却不能这样做。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表示了一种对待政治的态度,其中对国家的认同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要从"讲大道",传播政治认同;"享大乐",亲近政治认同;"上大课",体悟政治认同;"行大义",践行政治认同这四个方面来培养,以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宽容:主体性教育的又一目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培育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仔细品味这些见解,笔者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即在培育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其宽容品质的养成。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一有人把宽容区分为原始宽容和现代宽容。前者是指由容忍或不制止那些按照法律不该发生的事所构成的态度。它是由谨慎或迁就人类的缺点所促成的。这是一种无奈  相似文献   

16.
朱文敏 《语文天地》2010,(10):45-47
《胡同文化》中,作者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事了,只是再读其文,却又很难信服。体会《胡同文化》中的记述,觉得“和”到能肩负北京胡同文化精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好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新课改中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实""事""求""是". "实",就是朴实、扎实、真实的意思,还有老实、本分、厚道的意思; "事",事情的意思,就是师生双方都要有事情做,还指事情的度,即密度、难度、准确度等;"求",追求的意思,即追求课堂上的一种精神状态; "是",就是真理、科学、规律、法则、概念,是感悟、认识、理解、创造,是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教十几年,教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大多淡忘,但有一件事却铭记于心。这件事让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什么有的校长总是热衷此道,就是跳不出这一窠臼?根本原因还是角色错位!有段时间,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说法:校长既要是教育家,又要是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校长职业化"的鼓噪在理论界甚嚣尘上,一些人极力鼓动校长去做学校的"职业经理人";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校长任期交流或岗位轮换,在某些地方,校长在一所学校待不到两年就得挪窝儿。于是,做一招见效的事,做形象凸显的事,做名气大涨的事,自然就成了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恕、包容。宽容是一种善良和美丽,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宽容更是一种智慧。教学中呼唤这样的宽容,因为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