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人工修饰达到天工自然之美,袁枚以敏锐的眼光认识到天籁与人工之间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如果天籁不来,则人力亦无可奈何,因此天籁是最终目的,但是天籁也必须从人工而求之,若无人工努力,天籁亦不易得。  相似文献   

2.
何钦红 《学苑教育》2021,(11):35-36
天籁教育指的是以天籁的方式培育人的教育,追求的是纯粹、自然、美好的教育。而天籁教育的办学理念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下的构建生态课堂模式,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天籁教育视角下,还应以小学数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人们对庄子《齐物论》就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天籁"的权威解释是"自然界的声音"。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解释。如果联系上下文,"天籁"其实可以被翻译为人的心声,或者说是人对外物的认识。以这种理解,可以更好地将地籁、人籁和天籁作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庄子对"天籁"所持的是批判性的态度。因为一旦言物就有所亏,就不再是物本身了。人的认识都是有偏见的。如何去看待"天籁"呢?庄子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寓诸庸,以明。"  相似文献   

4.
《庄子》提出"人籁"、"地籁"、"天籁"的说法,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讲,人们一般认为"天籁"是最美的音乐,但是从"天籁"的本意而言,却是现实中不存在的音乐。文章以《庄子》的诸多论述,分析了"天籁"理论的由来以及精神实质。以"天籁"的自然观与《庄子》"法天贵真"、"民之常性"相联系,肯定了《庄子》音乐表现真情、"民之常性"的审美准则,揭示了"天籁"之音的音乐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5.
宋代理学的重要支派——心学派是以“存心、养心、求放心”为其核心思想的。在此基础上,该派提出了独特的“天籁自鸣”说,其主要观点是:天籁自鸣之境界的前提是作者须依据本心,心无邪思;天籁自鸣之境界产生的基础是物我一体;天籁自鸣之境界的根本特色是与雕琢造作相对应的天成自然。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的重要支派--心学派是以"存心、养心、求放心"为其核心思想的.在此基础上,该派提出了独特的"天籁自鸣"说,其主要观点是天籁自鸣之境界的前提是作者须依据本心,心无邪思;天籁自鸣之境界产生的基础是物我一体;天籁自鸣之境界的根本特色是与雕琢造作相对应的天成自然.  相似文献   

7.
对于《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说,古往今来学者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关于"天籁"的文本意义、引申意义和庄子对"天籁"所持的基本哲学态度。  相似文献   

8.
“天籁”是《庄子》书中一个重要的名词,是开启庄子思想的一把钥匙。但长期以来,历代注家对它的解释大多似是而非,从而也就无法完全正确地理解庄子“齐物论”的思想。本文重新梳理了天籁一词的阐释史,然后回到《庄子》的原始语境中去考察它的含义,最后指出。天籁的本义是心声和物论,庄子对它的态度是否定性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说,古往今来学者们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关于“天籁”的文本意义、引申意义和庄子对“天籁”所持的基本哲学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天籁童音2017年全国少儿原创歌曲总决赛已经结束了,但是在比赛中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选手们甜美、动听的天籁般的歌手却还在耳畔时常响起……"天籁童音"全国少儿原创歌曲大赛是由《黄河之声》杂志社、中国大众音协主办,香港卫视旅游台协办,天籁童音全国组委会承办的一个以少儿原创歌曲为主的全国性专业少儿声乐比赛。活动创办于2016年初,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主办单位《黄河之声》杂志社更是由著名画家、社长刘文科亲自挂帅,担任了天籁童音艺委会主任,使得活动更加的出彩。  相似文献   

11.
天籁是什么?天籁是日月星辰的运行,是风雨炯云的变幻,是大地上万物生长的姿态;是天空中百鸟的翔舞歌唱,是草的叹息,花的微笑,昆虫的私语;是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微风在树林里散步,是细雨亲吻着原野和城市……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第二届“美丽中国天籁童音”全国少儿歌曲大赛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活动中由全国组委会秘书长李彤宣布了第二届“美丽中国天籁童音”全国少儿歌曲大赛形象大使入选名单,刘心玉、蔡闰羽、李怡楚、李玟瑞入选为第二届“美丽中国天籁童音”少儿歌曲大赛形象大使。几位入选的形象大使在2016年首届“美丽中国天籁童音”全国大赛决赛中表现优秀,分别获得全国决赛特别金奖及金奖。  相似文献   

13.
庄子“天籁”本是其“道”的呈现,而“道”是庄子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观融合一体的归结,在庄书或庄子思想中乃是“自然”“无为”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之义,因而“天籁”也就取得主观境界与客观自然的主客合一之境。  相似文献   

14.
"天籁"是今人描述音乐的一个常用词,然而这个概念在它的出处——《庄子》中的原意为何,自古一直众说纷纭。从《齐物论》主旨以及庄子的道论思想出发,结合《庄子》其他篇章中有关音声的相关表述,并通过对"天籁"的造词用意及其与"地籁"、"人籁"的关系的深入分析,可以说明"天籁"相当于道,是现实音声的形而上的本源,而非如其他各派观点认为的是"自己而然"的"独化"状态、是非主动的"自鸣"、是合乎规律的音乐、是人的言语等。  相似文献   

15.
感觉     
沉浸于大自然的天籁中,体会那种纯净的感觉,此时,心房是张开的。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作文     
本期低年级作文中发表的作文都非常有感情,是最最纯真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17.
以曲名世的白朴,有词集《天籁集》,对《天籁集》一百零四首词的系年,历来研究有数量不一的勾稽考订,根据现有资料,基本可以确定系年的词作,应在三十四首左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广播电视合唱团来广州举行“雕花的马鞍”演唱会,广州的一家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个标题:《内蒙古草原传来了天籁之音》。这里的“天籁之音”,不能不叫人挠头又加摇头。  相似文献   

19.
寂光     
是谁唱起天籁一般的歌 是谁吹响悠扬的笛子 是谁弹奏美妙的旋律 是谁舞动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一生为我们留下诗歌三百多首,他提出"天籁人籁凑泊而成"的诗学思想,对前人关于"天籁"、"人籁"的意义作了拓展,不仅对清代"性灵派"诗歌创作有所继承和发展,还为我们诗歌创作总结了一条规律,这一诗学思想在中国诗论思想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