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圆梦     
<正> 当树叶再一次遮住窗棂的时候,和着蛐蛐的叫声,我的思绪不由得又飞到了远方……我好想我的学生们,那些还在小山旮旯儿的乡中渴望体育的孩子。 象其他孩子一样,从小我心中就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当一名体育教师。初中三年级时,我报考了中师体育班,尽管测试时,体育成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A是班上一个胖男生,在游戏或练习时,同学们都比较排斥他,不愿意和他搭档,还时常有意无意的欺负他,内向的他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哭,而且一哭就是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柄。如此恶性循环,他在课堂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案例过程在学期初的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正在整队,排在后面两排的男生突然骚动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A同学低着头在流眼泪。“惨了,老师,”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一哭就要两个小时。”这一句话,着实吓了我一跳。我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欺负他了。这时“,肇事者”主动站了出来,辩解道:“我不…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校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兼教初三(1)班的体育课。三周后我发现一位较胖的男学生对体育课总是不太乐意上。尤其合作跑类的项目,其他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分在一组,嫌他慢,拖累本队取胜。后来我从班主任处了解到,他虽然体育不怎么样,文化成绩却很好,尤其数学,他还是该班的数学科代表。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一个念头立即在我脑海里闪现: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堂学习新动作的体育课上,教师首先对动作进行了讲解和示范。接着,教师请班上的一名体育特长生来进行动作示范。只见这名学生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其他学生拍手叫好,教师也颔首微笑。此时,教师请其他学生自愿上来展示学习过的动作,结果不仅没有学生主动举手,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他是体育特长生,他当然做得好了,我哪里能跟他比呢","人家有天赋,我可不行……"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的示范,提升其他学生对自己能够完成动作的信心,进而充满信  相似文献   

5.
<正>一天,笔者上高二男生班的篮球课,内容是3V3教学比赛,做好准备活动,提示安全事项后,就进行分组比赛。在他们激战正酣时,忽然有一名学生上篮时不小心滑了一跤,抱着脚踝说,"不好,脚扭了!"其他学生马上停止了比赛。我也赶紧跑了过来。有2名学生正准备把他搀起来时,我马上制止了。我想在没弄清楚伤情时,暂时不要贸然将他扶起来,避免二次受伤。于是,我仔细确认只是脚崴后,才将受伤的学生搀到场地边上,叫来班长到小卖部要来冰块,用毛巾包好冰块放到受伤的脚踝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6.
关注“特殊学生”的体育热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学期开始的第一次课,我像往常一样向学生讲了体育的目的、意义和体育课的注意事项及要求。出于教学安全考虑,我特意交待:"由于身体情况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请在下周前把医院的诊断交给我!"结果在我教的300多名学生中共收到了6份诊断,其中有两名学生尤为严重,是"心肌炎",于是我把这两名学生列为"特殊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7.
记得在南勇刚刚上任时,我们有过一次谈话。他告诉我:“我根本就不愿意干这个中心主任!对于中超联赛我也没有办法”说话时眼中流露出一种无奈。我无语,但是这句话在我的印象中存留了许久。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了一个报道,有一所中学给100名男生做了一次体育测试,跑1500米.结果90%的学生都不能在10分钟内完成.这一结果,实在让一名从事体育工作多年的我深感震惊."快乐体育"我了解的不多.据说是:让学生从体育中感受到快乐,学生可以自选项目,以游戏的方式上课.带着这个问题,我看了一堂小学体育课,45分钟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在大树下,玩了一堂课的丢手绢.  相似文献   

9.
<正> 张帆同志在1994年第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教学门诊”上所提及的对待调皮捣蛋学生的问题,那年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也曾碰到过相类似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课中捣蛋,我刚跑过去想处理此事,只见他一个转身飞跑,三下二下爬上围墙,并在围墙上学猴做怪脸,引得一阵轰堂大笑。有教师劝我:“此生不可救也,不必管他。”这类学生一般不  相似文献   

10.
<正> 刘凤权是丰润县石佛林小学一名民办体育教师。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仅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15名教师的农村小学,但却是连续两次被省体委、省教委命名的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十几年来,刘凤权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在农村学校体育这块沃土上辛勤劳作、耕耘不辍,结出了累累硕果。自1985年以来,他率领自己的弟子们6次夺得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次第  相似文献   

11.
<正> 地处北京远郊县的怀柔县第一小学,有位体育教师叫王海涛,在学校体育岗位上奋斗了四十年,几经挫折,却未能泯灭他对学校体育的那份情、那份爱。而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仍坚持在体育教学第一线。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激动地讲述了四十年来的教师生涯和退休前的愿望—— 1993年10月20日那一天,我和往常一样,清早来学校带早操。当我站在领操台上,却意外地发现六名学生手持鲜花向我跑来,这时校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之后,笔者和市教研员在探讨公开课的问题时,市教研员接到了一个电话,大概意思是某学校的一名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家长强烈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体育伴我的学生时代我在小学毕业的时候,体育成绩就比较突出。不仅因为我的个子高、协调性好,还因为一直在体育教师李树存的指导下训练,在地区的运动会上,我已经得过手榴弹掷远的第一名,跳高成绩也不错。因此,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被当时大名鼎鼎的庄正茂老师选到他组建并担任班主任的体育班里。20世纪70年代,其他学生只上半天课,而我们体育班是半天上课,半天参加运动训练,项目主要以田径为主,还  相似文献   

14.
突然再见NBA     
在曾经熟悉的频道看见曾经熟悉的球赛,那种感觉就像触电。 我30岁之前的生命里迈克尔·乔丹曾经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当他第一次夺取总冠军时,我正好大学毕业,当他第四次夺取总冠军时,我正好成了一名体育记者。在他告别NBA的1999年夏天,我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 今天的比赛是波特兰开拓者队的客场,我在他们黑乎乎的客场队服里寻找那个曾经穿过红色队服的斯科特·皮彭。 我又看见他熟悉的影子,那双NBA里最最优雅颀长的手臂直直地握着皮球,寻找着他的新搭档。 这NBA的感觉已经1年没有了。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在上体育课时采用了体育小干部轮流制。根据不同的内容,挑选一些在这方面比较专长的学生担任体育小干部,基本上每学期每名学生能担任小干部六课次,这样既能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自理、自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路 《网球》2012,(3):110-111
与王教练接触,是我有一次去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跑步,看到他正在路上带着一个很胖的中学生减肥。当时我也在减肥,就主动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虽然他人很热心,也很自信,但我明显感觉他说的不是很对。之后去跑步还见过他几次,再之后,就几乎忘掉了这个人。前不久,我去打球,碰巧在球场上遇到了王教练,他正在教一位妇女打网球。于是我上去打了个招呼,留了QQ号。在几次网上闲聊之后,我觉得王教练这种情况虽然少,但也很典型,于是我采访了他,采访期间他有问必答,只是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也不愿意在杂志上公开他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总会碰上几个让自己头疼、不听话的"坏孩子",教师要了解并利用其个性特征,"对症下药",发挥"坏孩子"的优势。学生A是三(3)班教师眼中的"坏孩子",经常欺负其他同学。他在我的第一次体育课上,就"原形毕露",追着其他学生打闹,我劝都劝不住。课后,我找到他的班主任要到了他父母的电话,他竟情绪激动,扬言"再也不上体育课了"。我与他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让他妈妈配合学校教育,能使学生A做到不随便动手打人。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提到马约翰,人们就会想起一个身材不高,但体魄健壮、精神饱满,不论冬夏总是身着兰布灯笼裤、带着黑色领结的体育家。他为人正直可亲,待人热情诚恳,无论是教师、职工,还是学生,也不论是老人、青年,还是少年儿童,都非常愿意和他接近,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他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但人们还时常谈起他,怀念他。他从事体育工作整整五十年。在他一生的经历中,既有顺利时的欢乐,也有困难时的烦恼;既有提职提级的舒畅,也有被无理降职降级的委屈。但所有这一切,都从未动摇过他从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天津市一名已经考取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踢足球时,球门突然倒塌,当场被砸身亡;天津理工学院的大二学生在该校足球场上攀援球门时,被突然倒下的球门横粱砸成重伤;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利用假期去秦岭太白山探险旅游时,不幸坠崖身亡。据了解,类似的学生体育重大安全事故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时有发生。它们酿成的悲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暴露了学校体育活动器械老化、缺乏维修、护理、带伤使用等问题,也表明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科学使用器械和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而当一些危险无法避免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与有关保险公司开展学生体育保险,减轻当事人和学校的压力呢?  相似文献   

20.
<正>"嘟、嘟……"我的手机响了,"马老师,你好!我是陶利阳啊,你昨天送学生来我校参加专业加试怎么不告诉我……"从他的语音里我听到他很后悔没在学校,没尽地主之谊。他于2006年被录取到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我执教的十几年生涯里,是身体素质条件最好的一个男生。2004年,他因父亲工作调动转入我校初二(2)班就读,那时个子不高,只有1.65米左右,戴着一副眼镜。记得在一次跨越式跳高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