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语文教学与个性培养陈学法发展个性教育也是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所决定的。教育是一种生产,是一种创造,是关于“人”的生产,关于“人”的创造。教育的第一职能是使个体的人自儿童到成年浓缩地经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教育继续推动人类的再发展。这是...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教育面对的是人。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马克思说过:“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①他曾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以及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发展等三种不同的历史型态。近一个世纪来,人类正酝酿着一场新的生存型态的变革,正如佩鲁等人所说的开始着一场“人的革命”,这场革命必将成为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的主题,它将关联、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罗马俱乐部报告指出:一个新型社会只有在其形成过程中有新人产生时,或更确切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所支持,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对于怎样上好语文课,可谓众说纷纭。结合这些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教学三问”人手。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思考好“为什么教”“教什么”及“怎么教”这三个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例谈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通过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塑造,内化而成人的心理品质,成为人的内心世界稳定的一部分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担负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师:“我”和小狮子爱尔莎最后分别的时…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崇高理想。然而,应试教育模式却严重限制了学生“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的“发展”,仅仅就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说到底,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消遁,缺少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但我们所说的“人本主义”,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是以学生本身的发…  相似文献   

6.
一个以国家性、竞争性和重在基础为特点的教育改革热潮,是当前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在各国教育改革运动中,本民族语文课都毫无例外地居于一个主要的、基础性的位置上。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已成为各国语文教学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国在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改革,虽各不相同,难以穷尽,但总的说来,其共同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创设前提条件、打好知识基础、发展思维内核、利用班级集体。所谓“创设前提条件”,指的是语文教育中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积极性。因为人  相似文献   

7.
张海峰 《云南教育》2002,(13):38-38
人文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是由文化而人的纵向过程,即通过人对社会文化的内化而成为人的一种心理品质,成为人的一个稳定的内心世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小狮子爱尔莎》教学…  相似文献   

8.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必须劳动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劳动使每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教育与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公民劳动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大纲政策是语文教学指导的重要途径.我国小学语文大纲政策整体上历经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文字—工具”型教育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语言—思维”型教育阶段、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阶段.根据多源流理论框架,对这三个阶段中决策者所关注的语文教育实践问题(问题源流)、领导人所秉持的语文教育价值理念(政治源流)和专家学者所形成的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政策源流)进行分析,提出决策中应加强问题意识、提升政治觉悟、吸收政策意见,促进三种源流共同推动我国语文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交互、不断整合的“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网络世界即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并产生一种新型的语文教育——“在线语文教学”与“在线语文学习”。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在线语文”,将与现实世界传统意义的语文不断“链接”和“交互”,共同构成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大纲政策是语文教学指导的重要途径.我国小学语文大纲政策整体上历经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文字—工具”型教育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语言—思维”型教育阶段、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阶段.根据多源流理论框架,对这三个阶段中决策者所关注的语文教育实践问题(问题源流)、领导人所秉持的语文教育价值理念(政治源流)和专家学者所形成的语文教育研究成果(政策源流)进行分析,提出决策中应加强问题意识、提升政治觉悟、吸收政策意见,促进三种源流共同推动我国语文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文”是人的纹迹,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国语言和文字的内涵精髓,是语文教育的魂.作为中国语文教育人文论首倡者之一的韩军,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历程颇具代表性.韩军的语文“人文”不是刻板,更不是教化,而是真实、自由、自我的.他提出新语文教育,高举“人文精神”旗帜,反对“伪圣化”、“技术化”,摒弃“主义”,崇尚“精神”,为语文教育注入了一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3.
我以为在语文教育中,“以人为在应试、应需教育中首当其冲,遭到本”、“学生本位”的“本”,就是“言语生虐杀。他们不但语文成绩不高,写作命”。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本”。只有成绩也不高,“离题”落榜的风险最人的生命,堪称“言语生命”。言语,使大。语文教育批量生产的不是语文爱人的智力和想象力结出了绚丽的文好者,而是语文厌弃者、言语生命背明之果,从而也造就和进化了人类自叛者。身,使人成为感性、理性、智性的动反观语文教育门槛之外,在一物,写作(言语创化)的动物,使人所些似乎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那儿,却以为人。语文教育的动力,虽…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人要在自然与人类的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练就与天、与地、与人的适应、接纳和共同发展的本领。这种本领我称其为“能”。“能”是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驾驭公务、获取成功的潜质。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了,表述教育的自身属性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其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实现学生“人”的一步步跨越。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实践者,始终埋头耕耘在杏坛基层;他是一个创新者,不但超越了别人,而且还不断地超越自己;他是一个快乐者,至今诗意地栖居在绿色语文中。他,就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即“绿色语文”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尝试“扩展式语文教学”,是他的“戊戌变法”:实验“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的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回归的探索,“以文化人”重新成为教学的导向。在语文教学中,以语言文字积累为基础,充分发挥语言运用的工具性和能动性,激发思维能力的流动性,让审美创造贯穿始终,让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得到侧重培养,又融为整体、相互促进,成为新的教育理念下,语文同仁共同探索的必经之路。只有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成为常态,才能将核心素养内化为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语文教学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人们不断追求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回归生活实践,进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我们应将环保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挖掘环境保护的教育题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造美好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生活应当融合,师生通过教育连结而共同生活。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培养学生这个“主人”,让自己的生命在新一代的生命里再生并与之共生,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全部塑造新生代的强健躯干,托举他们在明天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师的责任可就大了。我们应该把生存教育、终身教育、人生教育作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语文教育应该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