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汉语中,尤其是古汉语和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动词谓语句。除了动词以外,形容词、名词、数量词和象声词都可以充当谓语,这类句子称为非动词谓语句。将其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时,其中的谓语动词必不可少,这与汉语的隐性特征和英语的显性特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首先梳理了汉语连动句的句式分类,然后结合语料库归纳总结了汉语连动句的英译方案.研究发现,若句子的动词项较少且动词之间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连动句可以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句,也可以摆脱汉语连动句的句子结构,只选取一个动词作句子谓语,尤其是包含多个动词的连动句,可以使用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从句等形式来完成动词的转换,从而使译句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此外,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省略或动词语序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逻辑缜密和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3.
常虹 《考试周刊》2011,(39):96-97
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词、短语和句子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动词,使汉语呈现动态特征。英语动词有形态变化,除谓语动词外,其他动词则以名词等静态形式按其句法功能被置于句中相应位置,使英语呈现出静态特征。中国学生不了解这种语言特征差异,写出的英语句子往往是用英语词汇填充的汉语句子。文章拟从英汉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特征差异探讨大学英语句子写作。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一般由动词担当,但不同的是,汉语的谓语动词可以连用,和英语相比,连动谓语可以说是汉语谓语的一个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除少数情况下,汉语的连动谓语可译为英语的并列谓语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选连动谓语中一个动词为英语的谓语动词,而另一个动词则需要译为非谓语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5.
汉语句子的谓语和英语句子的谓语差别很大。英语句子的谓语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而汉语句子的谓语没有;汉语中可充当谓语的成分多种多样,而英语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动词来充当;二者都有被动式,但在形式标志上不同  相似文献   

6.
刘东晓 《海外英语》2011,(11):328-329,339
意合与形合的区别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从动词角度考察,汉语特点是动词占优势,是多谓语核心的语言,而英语是单谓语核心的语言。因此,从汉语到英语的转换过程中,仅从句子构架的角度来说,其矛盾的核心必然集中在对动词的处理上。转换结果必然是汉语句中的某些动词在英语中需要使用非谓语动词、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形式表达,甚至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同时,对重复的动词可以进行省略或替代,从而最终满足英语在句子结构方面形合的特点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 谓语是述说主语的,“述说性”是谓语的本质属性.拿充当谓语的材料来看句子,英语只有动词谓语句;而汉语除了动词谓语句之外,还有名词性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本文欲就汉语这三种非动词谓语句的英语表示略作探讨.一、名词性谓语句的英语表示名词性谓语句是具有名词性的词或短语(如名词、数词、量词、数量词、代词、的”字短语等)直接位于主语之后独立成句的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主要用来表示天气、日期、时令、节日、人物的籍贯、年龄、职业、身分、相貌、商品的价格、事物的数量及情况等等.这种句式要译成英语,就要根据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入动词“be”、there be”、“have”或其他动词,如:我河南人.I am a native of Henan.今天星期天.Today is Sunday.八月十五中秋节.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is the Mid-autum Festival.他独身.He is unmarried.一小时60分钟.Thereare 60 minutes in an hour.这条板凳三条腿.The bench has three Legs.一斤白菜两角钱.A jin of cabbages costs two jiao.人民万岁!Long Live the people!他经商的.He is a businessman.  相似文献   

8.
邵群钢 《高中生》2014,(4):36-37
英语句子中的动词是句子的核心部分。它们构成了英语句子的不同句型。通常情况下,一个英语句子使用一个谓语动词。当多个动词出现时,我们往往用and将它们连接起来.因此就产生了并列谓语。与汉语句子构成不同的是,英语句子中出现多个动词时,有的动词是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复杂谓语是根据谓语中的动词的个数来确定。主要包括兼语谓语句、连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相似文献   

10.
<正>英语的一个句子中常有多个动词来描述人或物,这些动词包括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谓语动词是一个句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谓语动词可以丰富句子含义,增加句子的修饰语,其形式简洁,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表达方式。非谓语动词的教学难点在于其功能及其动词形式变化,还有与谓语动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英汉句子结构存在着差别,尤其体现在谓语动词上.相对英语而言,汉语兼语句为汉语一大特色。本文从分析汉语兼语句的结构特征入手,通过英汉句子谓语动词对比,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为理论指导探讨汉语兼语句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有特点的句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从结构形式、句法性质、动词特点、语法意义和变换关系的角度对存现句作了多方位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存现句的语义特征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存现句语义对谓语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各种制约关系,并重新划分存现句的类别。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对于汉语时间表达的研究,几乎都是从句子中谓语动词出发来反映句子的时间性。作为一种分析性的语言,汉语的时间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时间词语来体现的。鉴于此,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着重对《孟子》中的记时词语从其来源、分类、语义、语法功能,及其记时的模糊性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4.
“适用“一词在普通语言和法律语言中都使用得很频繁,但两者的意义和用法有很大差距.在普通语言中,“适用“是合成词,作“适合使用“讲,可以作形容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在句中常充当谓语、定语和宾语;法律语言中的“适用“是一个偏义复词,作“运用“讲,用作动词,在句中充当谓语.  相似文献   

15.
无主句是汉语言中的一种常见句型,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使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成为一个翻译难点。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句法学的视角下讨论了汉语无主句的英译策略,认为汉语无主句的英译要以译品的主语来源为关键,这样才能使译品符合译入语规范,避免产生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16.
中古汉语的描写型存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写型存在句属于汉语的主流型存在句之一,东汉至隋是此类句的大发展时期。行为动词中介存在句和主谓谓语型存在句在语义类型、结构类型方面具有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其演变轨迹恰与学界确认的中古汉语的历史跨度相吻合。对此项断代研究既可为相关的通史研究奠基,亦可为汉语的历史分期提供一个具体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李萍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3):109-111
从词类的角度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谓语,并得出结论:英语中的谓语必须含有动词而汉语中的谓语词类要多样的多:有动词,名词,形容词,还可以是短语(或词组)。最后,对短语谓语的分析提出了问题:这些短语谓语是主谓谓语,联合谓语还是四字成语谓语。  相似文献   

18.
汉语是动词占优势的语言,英语是名词占优势的语言。汉英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个由动态向静态转换的过程,这一点在动词的翻译处理上反映得最明显。谊文獭取《红楼梦》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段落,研究了其中每个动词的英译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由此得出了若干有意义的观察结果一汉英翻译中一半的动词仍译为动词;接近五分之一的动词译为非谓语动词;略去不译的接近十分之一;译为名词的也接近十分之一;还有少量的动词译为英语介词、连词、形容词甚至副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汉语的特点,用语言实例对英语中"无灵名词+有灵动词"的拟人句英译汉中的物称与人称主语的转换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四种转换模式,为英语拟人句英译汉提供实践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