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新闻年鉴》社长,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副主编,国家社科规划办新闻传播学科组评审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研究员和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新闻史和新闻理论,专著有《孙权传》、《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昨天与今天——历史学新闻学论文集》、《尹韵公纵论三国》等,合著《西北采访万里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与上海大学影视技术艺术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人际传播论坛,于2008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唐绪军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论坛。在开幕式上,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指出,人际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学术积累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邱沛篁 《新闻界》2001,(6):23-24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教育从1981年招收首届新闻专业本科生算起,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今年十至十一月,四川大学为隆重庆祝新闻教育二十周年,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反映二十年不平凡历程的《记者的摇篮》、汇集新闻传播学科教师学术成果的《新闻学论集以及展现师生最新研究成就的《传媒文化》等三本专著,相继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十月三十日上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吕重九、原川大党委书记饶用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李之侠、四川省老年记协主席吕齐、中共四川省委宣传…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笔者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山西新闻史研究》,查阅了大量的史书和文献,发现一些史料可能会对中国新闻史的治学者们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关于击鼓、传梆与传锣尹韵公先生在《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  相似文献   

5.
日前.陕西电视台台长王广群与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就走西部特色媒体经营之路.实施电视品糖营销.启动新机制等问题展开了一番对话。  相似文献   

6.
良师与益友祝贺︽新闻战线︾四十华诞尹韵公尊《新闻战线》为良师,是因为多少年来它一直像师长一样地在思想认识上培育着我,在学术研究上教诲着我,在事业成就上支持着我,延于至今。记得大学一年级时,我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资料室收藏的50年代和60年代的《新闻战...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四川大学新闻学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西部首个新闻学博士点。为了加强新闻学博士点的建设,我们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规划中提出编辑出版博导自选集,后改为新闻传播学名师自选集,鼓励支持新闻传播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对自己的成长轨迹与学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对于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来说,既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因此,怎样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市场经济与新闻传播的共生同存、互动共荣,就成了当前新闻理论界一个亟待探讨的理论热点。 本文依据新闻传播媒介所具有的市场经济特点与功能,提出了新闻传播事业迎接挑战、实现飞速发展所应采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新闻传播必须面向市场经济 新闻传播改革是包括新闻传播的体制、内容、形式和新闻传播媒介的经营、管理等在内的系统改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传播的一切改革方案和措施的构想与推出,都不能不顾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影响,只片面地追求自身的目标和利益,而必须使其能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求,自觉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换言之,新闻传播要想从市场经济中获得帮助和支持,就必须首先要适应、服务市场经济,为发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8,(2)
<正>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原新闻学院院长邱沛篁教授任主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原副院长吴建教授和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功军教授任执行主编的《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论集》,近日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80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邱沛篁新闻传播教育论"汇辑了作者从事新闻及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来所发表的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论文,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来,笔者细读了蒋晓丽、殷俊等主编的"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陆续出齐10卷),感觉非常有分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的评价:整套丛书视野开阔、恢宏大气,精当论述不时闪现①.丛书对传媒产业和文化产业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谭玲、殷俊博士撰写的《动漫产业》就是"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的著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动漫产业的专著,具有开拓性、原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会长邱沛篁教授等主编的《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于今年8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省域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成绩,具有学术史、教育史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部贫困山区图书馆的现状如何,西部图书馆人怎样发扬红军精神,艰苦创业,创新服务,发展事业,论文提供了一份真实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召开。来自15所国内高校和40多家新闻传播媒体的150多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对正处于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国民经济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主办。东方卫视、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社、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成都商报、《新闻界》杂志社协办。一、区域传媒经济比较透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15.
特约专稿     
《青年记者》2012,(31):27
新闻战线正在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它的时代定位、理论基石和价值取向是怎样的?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对此做了深入研究,请看《"走转改"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思考》。长期以来,我们提倡新闻要写短,但新闻一定是短比长好吗?网络时代,又该怎样看待新闻的长短?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魏武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媒介是构成新闻传播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通过对新闻媒介发展史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过程。因此,人类的新闻传播史研究离不开新闻传播媒介发展史的研究。 目前,新疆的新闻传播事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这与新疆的新闻媒介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新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对新疆的新闻媒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实难释手。欣喜之余,深感有必要向新闻界同行作一介绍。据我看来,《明传播史》一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白贵  高菲 《现代传播》2006,(3):137-138
2006年4月21日至24日,来自海内外的新闻传播学者在河北省历史名城保定汇聚一堂,共同庆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的成立,并召开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近150名代表围绕“和谐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会主题发言阶段,19位学者代表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见解。主题发言涵盖传播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尹韵公研究员对“非典”时期的新闻传播进行了再反思,认为媒体…  相似文献   

19.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20.
尹韵公:1956年生于重庆。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寒窗十载,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国务院从事政策分析研究工作,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全国记协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新闻学科组评审委员。已在报刊上发表250余篇文章,其中《赤壁之战辨》和《范长江与红军长征》等几篇论文,曾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已出版的专著有《西北采访万里行》、《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孙权传》、《尹韵公纵论三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