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具有较好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板子光朝中小学语文老师身上打,这是很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3.
从百年语文课程标准到语文教学大纲再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从少到多,从零散到系统再到解构的过程,知识呈现出泛化和窄化现象,目前处在被流放的边缘化的境地,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在继承传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和重构。  相似文献   

4.
正当新旧世纪更替的历史性时刻,大陆语文教育的问题再次凸显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与以前历次讨论和争鸣相比较,这次介入面之宽泛、批评之激烈,可谓空前。从语文教育界到整个教育理论界,从文学界到社会其他阶层人士,从普通教师到国家教育部领导,都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切的忧思参与或关注着这场关于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景的大讨论。这是深刻反省语文教育积弊、拓展语文教育建设新思路的历史契机。  一、语文教育历史和现状一瞥19世纪末20世纪初勃兴的语文改革,以倡导白话文、国语和拼音字为基本内容,使汉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含着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而是应该让学生眺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邀游,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瑚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坚信:生活处处皆语文,篇篇即是好文本。只要是文学的东西,小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小"说明书",大到一些优秀的古今中外名著,它都一定有可让学生"吸收"的语文元素。其实,小学生具有天然的言语生命力,只要"温度和营养"适宜,这种生命力就会自主舒展。作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则是让学生的心灵真正浸润到优质的语言文化元素中,实现有效的语文教育。"挖掘文本中的语文元素,提升学生素养"理当成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含着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而是应该让学生眺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邀游,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瑚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扩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造成大学生语文水平每况愈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这不能说我们做老师的没有责任,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来想办法,怎样来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这里想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技能,谈一点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独立分科到今天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可这个百年却是人类社会最为动荡、变化急剧的百年。而百年语文教育变革核心其实就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变迁。一切关于语文教育的现象归根结底都归结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近代中国一直是缺乏民族自信、完全西化的,甚至亦步亦趋。我们抛弃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今天当我们这个民族建立了自信时,我们可以理智地反思我们的传统。所以反思近代语文教育理念的变迁、得失,认清语文教育的特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意义重大,对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是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文字、语言构建的宏伟辉煌、蕴含深刻的文化殿堂。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应该把语文课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因为从它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时间跨度、地域范围等方面看,可以说语文是人类智慧,特别是人文科学的浓缩和结晶。把语文课仅仅看作是文字、语言不行;再扩大看作是文字、语言、文学也不够。应有大语文观,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站在社会文化的高度认识语文课,才能看清语文这座大殿堂的辉煌与深厚,才会感到在语文殿堂面前知识的匮乏,从而拼命地吸收,努力充实自…  相似文献   

11.
庄丽瑜 《考试周刊》2011,(27):19-20
在众多基础教育学科中,我们的母语——语文教学是最好下口的一块大饼,谁都有能力来露两手。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看法。看看热闹了一二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从最初的语文教学大纲的多次修订,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也随之修改,到各地涌现出多种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从最初教育家的新理论、教研组的新观点,到实践者的新教法。  相似文献   

12.
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首要一步。教师要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进行适度的开发。在拼音教学中嵌入各种语文元素,让学生在学习拼音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更能激发他们热爱语文的兴趣,更能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基。  相似文献   

13.
韩彤 《考试周刊》2013,(41):41-42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充满着人性之美。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体验到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在实践中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报刊杂志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能看到、听到诸如“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样的字眼或声音。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实际上,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语文”的课堂应呈现这样的基本状态:实践是自主的,思想是自觉的,表现是自律的,交流是自信的,运用是自如的,生长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语文离不开生活,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以生活为源泉创作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大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毛殿豪 《广西教育》2007,(12B):28-29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优劣,既决定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那么,怎样改变语文学习后进生(下文简称后进生)的学习,激起他们对语文的情感,增强其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并不单单指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也并不仅仅指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种能力,它包含着更广阔的内涵,从品德到情感,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即包含于生活的各个层面,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于生活。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语文教学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遨游,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胡建军 《成才之路》2009,(29):31-32
长期以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授课时间最多,投入精力最大,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少、慢、差、费”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一大批语文教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我认为语文教学问题与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9.
刘水丽 《宁夏教育》2005,(11):53-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川页应它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最简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到了本世纪初,我们却发现几十年的母语语文教育没有能实现这个最简单的目的,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程度。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人员、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