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2007全国卷Ⅰ(6-8题)。如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相似文献   

2.
一题一议     
[题目一] 图1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0;读图回答1~题.  相似文献   

3.
一题一议     
《地理教育》2013,(11):41-42
【题目一】图1中M线代表经线,N线代表晨昏线,O点是M线和晨昏线的交点,且O点为晨线与昏线的交界点。读图完成1~3题。1.北京时间2013年3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岛地区发生6.7级地震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相似文献   

4.
贾国强 《新高考》2010,(3):57-61
如图1所示,a、b为两条日界线,OMP为晨昏线,M为OP线的中点,又是该线纬度的最高点,O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5.
一题一议     
[题目一]图1中的圆为纬线,M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一个交点,N点与M点的经度差为30度。读图,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6.
一题一议     
丁波 《地理教育》2011,(5):37-38
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P、Q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读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7.
一题一议     
【题目一】如图1,图甲中的半圆弧是30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两个交点,LMOX和L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临沂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第25题是一道好题.本文对此作一评析.一、原题展现已知,在矩形ABCD中,AB=a,BC=b,动点M从点A出发沿边AD向点D运动.(1)如图1,当b=2a,点M运动到边AD的中点时,请证明∠BMC=90°;  相似文献   

9.
原题呈现:(河北卷第25题)如图1中,两平行线AB、CD间的距离均为6,点M为AB上一定点.  相似文献   

10.
一题一议     
《地理教育》2014,(1):78-79
图1中MN、AB分别为北半球某纬线和晨昏线的一段,AB与MN交于O点。A点与M点地方时相同且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O点与M点经度相差15°。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11.
一题一议     
[题目一] 图1中的圆为纬线,M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一个交点,N点与M点的经度差为30度.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日N点的太阳高度为30度,则该纬线的纬度最可能是: A.0° B.30° C.60° D.90° 2.若某日M点的时间为5点,且该纬线的最大太阳高度为84度,则N点的太阳高度为: A.60° B.42° C.24° D.10° 解析:第1题,由于M点是昏线与该纬线的一个交点,因此M点的太阳高度为0°,若N点的太阳高度为30°,则M、N两点间的经度差与太阳高度差均为30°,能满足这种情况的纬线只有赤道,且日期是春分或秋分日,此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 图1中晨昏线L和纬线M相切于0点,其坐标为(70°S,120°E)。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3.
一题一议     
【题目一】 图1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图中20°S纬线与弧线AOB垂直相交于。点,读图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4.
试题撷英     
图1中圆圈是以M点为中心的等太阳高度线,数值为X°(X≥0)。弧NMP是地球大圆的一部分,N与P位于同一纬线,且N在M的西南方向。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15.
林原成 《考试》2011,(10):50-51
所谓"循规蹈矩"法,就是学生借助某种固定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模式,找准知识切人点,迅速作答。例1图1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d,e线为等高线,f线为等温线,R1、R2为河流。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回答1~4题。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图1中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高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2010年9月29日19时.读图,回答1~3题.  相似文献   

17.
第一天一、设实数a、b、c满足a2 2b2 3c2=32.求证:3-a 9-b 27-c≥1.(李胜宏供题)二、设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点P在线段AD上,过点D作一直线分别与线段AB、PB交于点M、E,与线段AC、PC的延长线交于点F、N.如果DE=DF,求证:DM=DN.(陶平生供题)三、(1)是否存在正整数的无穷数列{an  相似文献   

18.
关于a/b±c/d=N(a、b、c、d表示线段,N是常数)类型的几何命题,在现行教材中占有一定的份量。而教材并没有专门的章节对其证法进行阐述,致使学生对此类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其实,我们可将a/b±c/d=N类型的几何题转化为常见的诸如a′/b=c′/d一类的几何命题,然后用相似形等知识即可达到欲证的目的。为节省篇幅,本文仅给出命题的分析。例1 过(?)ABCD的顶点D作一直线,与边BC相交于M点,与边AB的延长线相交于N点,求证 BC/BM-AB/BN=1(图1)。课本p.233.14题) 分析:即证BC/BM=1 AB/BN=(BN AB)/BN=AN/BN 因BC=AD,所以只须证AD/BM=AN/BN这是显然  相似文献   

19.
试 题 一、如图1,在△ABC中,AB=AC.线段。413上有一点D,线段AC延长线上有一点E,使得DE=AC.线段嬲与△AB(:的外接圆交于点T,P是线段。AT’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证明:点P满足PD PE=AT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点P在△ADE的外接圆上.图1 (裘宗沪供题) 二、给定正整数五、m、n,满足1≤&≤m≤n.试求骞㈠,‘志,卉臀躺的值,并写出推算过程. (许以超供题) 三、对正整数a≥2,记N:为具有以下性质的正整数是的个数:五的a进制表示的各位数字的平方和等于南:证明: (1)M为奇数; (2)对任意给定的正整数M,存在正整数n≥2,使得M≥M. (陈永高供题) 四、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一组与完全四边形密切相关的平面几何问题,题1设四边形ABCD的边AB、DC的延长线交于点P,AD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Q,AC和BD交于点R,直线PR分别交AQ、BQ于点M、N,则证明:如图1,直线BQ与△PAD三边都相交,由梅涅劳斯定理,有题2过O外一点Q作O的两条切线,E、F为切点,作一条割线QDA,EF和AD交于点M(图2).则证明:连结ED、EA、FD、FA.题3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边AB和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边AD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Q,AC和BD交于点R,过Q作该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E、F,则P、F、R、E四点共线,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