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整体构想] 全文用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诵读为主线,每课时突出一个教学重点或突破一个难点。其中第一课时,以“逍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第二课时,以“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作者思想;第三课时,以“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鉴赏艺术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汇。  相似文献   

2.
《繁星》教案(第二课时)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刘中华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空的不同感受。2.通过理解不同的感受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知道这种思想感情是步步加深的。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教学重点:精...  相似文献   

3.
刘金广 《山东教育》2002,(25):42-43
《军神》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的特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落实本组重点项目“速读”的训练,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继续强化前面学习的“体会句子含义”的训练,体会“军神”的含义;三是感受“军神”的形象,受到坚强意志品格的教育。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军神”的含义,感受“军神”的形象。为此,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一、切入重点,感知坚毅本课教材故事情节简单,重点突出,便于进行速读的训练。教学伊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速读课文,…  相似文献   

4.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学习课文第1小节。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课文第2~4小节;总结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的学习,感受谈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咀嚼,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从而感悟语言,感受文化。3.通过增补有关的材料,使文章更为丰满,在丰满的材料中,让学生感受词句丰富的内涵,从而引领学生经“历读厚”与“读薄”两个过程。教学设想: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在这篇课文中我认为文本的…  相似文献   

5.
课时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心,讲读二、三段,认识“实在的事物”与“联想”的联系; 第三课时:研究文章的组织结构,重点讲读第四段,表情朗读。教学过程:(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轻读课文。讨论: 1.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感知课文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次反馈。)  相似文献   

6.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就内容上来说,是莫泊桑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拜福楼拜为师,三次向他求教,最后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我在自己研读了课文之后.觉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求教的经过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表达”及“画家的手法”等。思考之一:课时划分要合理初次备课时,总在思考着应该把莫泊桑三次求教的经过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一开始想从课题人手,以“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求教,每次为什么而去”这个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明白福楼拜三次都是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确定这个主问题之后,想引导学生从福楼拜的语言中去体会,设计了你从“福楼拜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的问题。想让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第一次请教,感悟“坚持观察”;第二次请教,感悟“仔细观察”;第三次请教,感悟“善于观察”。可是自认为以“观察”去统领教学的我忽略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时的划分。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就只要解决字词吗?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把三次求教过程全放在第二课时的话,第一课时也就只要让学生读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就可以了。思之再三,决定遵从课文内容,遵从学生学习实际来合理划分。想清楚了这点,我就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以“第二、第三次求教”作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教例教学目标:1.学会生率新词,理解词句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变化;理解课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自学生字及同语,质疑问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什么?(作者乘船出海的所见…  相似文献   

8.
《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象”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再读理清条理,三读想象画面,扫清了生字词障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领悟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给予人们的深刻教育,理解文意为什么以“丰碑”为题。2.懂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每位同学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1.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表达中心上起的重要作用,体会详写部分的意思。2.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教具学具1.投影仪、胶片、录音机、磁带。2.印制好学生练习的投影片。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自读全文,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理解。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丰碑。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丰碑”一词出于课文哪段。3.学生读书、质疑、自悟:(1)为什…  相似文献   

10.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 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做巢、树梢、应接不暇。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 ,理解内容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点 :1.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感受。2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 ,积累、运用语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题 ,板书…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本课设计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让学生真正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2.
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很多老师对此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感受语言的优美”就是多凑几遍课文,于是在课堂上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谈。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品味、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 .练习运用“读——画——批——议——悟”五步学法自学课文 ,并通过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4 .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 ,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教学准备 :准备写有自学提纲的投影片、生字卡片和反映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录像带。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  相似文献   

15.
一、感知感受,明确目标要想明确学生在课文中学到什么, 怎么去学,教师应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感知感受,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妥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知感受。为此,我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二读课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三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四读课文,想想我有什么感受?五读课文,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情智切入点,教与学的方法……例子是说理的依据,认知目标不是例子,而是作者意图阐述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认知目标:认识事物间有必然的联系。通过阅读,领会到作者通过因果、连锁、相承、总分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内化语言,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理解“生命桥”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学习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谈“桥”导入,板书课题,提“示峡”字,质疑“生命桥”的含义。2.交流课前读书感受。3.…  相似文献   

17.
《清华一条龙小学英语》从五年级开始逐步涉及语篇教学。教学时间为每单元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阅读课文,学习一定的词汇、句型;第二课时继续巩固并诵读课文,完成相关的练习、测试等,并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8.
《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象"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再读理清条理,三读想象画面,扫清了生字词障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品读课题,找题眼读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围绕着课题中的哪个词来写的?(战象)嘎羧是一头战象,是一个在二十六年前曾经浴血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一、认知、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 ,会用“情谊”、“雪中送炭”造句。2.引导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一般方法。3.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背诵课文。二、情意目标想像课文叙述的情境 ,体会中朝两国军民在共同浴血战斗中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并从中受到感染。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词 ,重点掌握“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代价、情谊”的意思。2.熟读课文 ,初步概括大娘、小金花、大嫂分…  相似文献   

20.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