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说"惟"与"唯"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边小玲 《现代语文》2008,(2):120-122
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反映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规范词典,为适应语言变化发展的情况,也需要不断修订.基于此,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后正式出版发行.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许多来源于方言的词语,第5版又作了新的调整和改动.本文主要考察以下内容: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词方面都作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反映了什么语言事实,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4.
"徐徐"是缓慢、慢慢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曰:<书>慢慢地:列车~开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曰:慢慢;缓慢:大幕~拉开."徐"的本义就是缓慢,它的反义词是"疾".<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叠用则节奏比较舒缓,常表示持续进行的行为或状态.  相似文献   

5.
"驯"字释音     
一、前言 在电视、广播以及人们的日常口语中,"驯"的读音很混乱,或读为xún,或读为xùn,莫衷一是.现行常用字典、词典的注音也很不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一、二、三、四版)和<汉语大词典>均注音为xún,1977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1989年修订)也注音为xún,另注xùn,说明是"训"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6.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章培恒<中国古代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符合这种特性的东西归根结柢是无法被人接受的."此句中的"归根结柢",<现代成语小词典>写成"归根结蒂(底)",解释为"归结到根本性的问题上",<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写成"归根结底",释为归结到根本上,底,也有写作蒂、柢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会依赖于各种词典,包括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对<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释义方法予以比较研究,以期待对汉语词典的编纂和提高留学生对汉语词典的使用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各版<前言>、<说明>和<凡例>中对"词、词汇、语汇、词组、词语、语词、成语、熟语"等语言学术语类词语使用情况的梳理,在与该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的解释进行对照发现,其词典<前言>等对这些词语运用不当和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释义不当等问题.深层原因是词语的释义没能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苏教版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习作3"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可是,儿子却中途辍学回来.""辍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中途停止上学."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学业未完而停止上学.""缀学"这两种解释都已包含"中途"的意思在内.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字母词开始大批量地进入现代汉语词汇当中,作为汉语词汇中的"异类",它们还是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的.本文对<实用字母词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字母词进行了整理,得到一个"汉语字母词表",在此基础上作了定量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字母词在来源、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一些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规范化等工作作了一个准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重要性、中国语文辞书标注词类的情况,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词类情况,评析其分歧,提出辞书标注词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相关词语的释义在简明性上存在问题:一、简而不够明.其原因大致为:没有充分利用方位词;没有充分利用标点符号;没有括注或者括注不详;疏漏必要的文字.二、明而不够简.其原因大致为:括注羡余;释义冗余拖沓;没有都采用同义词作注.反映出<现汉>对相关词条的释义方式不够统一,释义系统性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词典>以"草"为首字的词条有66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76条,却没有"草根"这个词.倒是英文的grass roots,被视为"草根"的直译.美国彼时处于淘金狂潮,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地方的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被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被等同于平民化、大众化,但"草根"的实际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不"在中日两国语言中的使用都十分广泛.表面看来,它在两国语言中的使用及意思大致相同,但实则不然.本文将"不"在<新明解国语词典>及<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全部词条抽出,通过对比分析,初步研究出"不"在中日两语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偏旁同化"是异体词规范中不容轻视的一种潜规则,在现代汉语异形词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潜规则已经起了或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的出现无异于及时甘霖,同时,该词典的规范结果更证实了同化规律的存在.依据词典本身提出的异形词规范三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加上"偏旁同化"原则,可以前瞻性地规范一些异形词.  相似文献   

17.
<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挠"的标音有失误.文章先指出三部字、词典的错误所在,其次从<广韵><集韵>出发,根据古文献中的音义材料论证判断三部字、词典标音失误的依据,并逐项提出参考性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曹起 《现代语文》2006,(4):122-12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所收录的以"零"开头的词语有: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什么是"规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