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的苏州唱和在文学史上颇有声闻,其唱和集《松陵集》也是唐代流传至今的惟一一部唱和诗集。其作品数量多,题材广,不但体裁全、文体新,而且有理论上的总结,有鲜明的“以学为诗”的特征。可以说,这次唱和与皮陆博学、与当时苏州藏书之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整体架构和文书档案关系密切,刘勰和萧统接触频繁,学术旨趣颇同,刘勰的文章分类理论深深影响了《文选》的编纂,这两部著作都包涵了文书档案的丰富内容,当今的文书档案史学工作者理应精读《文心雕龙》与《文选》。  相似文献   

3.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二十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二十四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梳理《法律典》编辑出版的进程,总结《法律典》编纂工作经验,对于推动《中华大典》这一伟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完成,指导今后类似大型类书的编纂出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丕《典论·论文》与陆机《文赋》对“文章”概念的阐释,促进了以《文章流别集》为代表的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文章总集的编纂活动使作品的文学性特征进一步彰显,从而对别集的编纂产生影响。任何人都无法确立一个标准将“文”与“笔”截然分开,其实“文笔之分”问题主要是由文集编纂活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39-142
《古今类序诗苑》是唐人操诗歌专门之选的最早总集之一,因从未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南朝及初唐诗歌总集的基础上,从编纂目的、体例、时间、集名等方面入手,以廓清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是为续刘孝绰《诗苑》,慧净《诗英华》是再选《古今类序诗苑》及《诗苑》与萧统《诗苑英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长达70年中,对云冈石窟最全面的影像记录,是日本版16卷本的《云冈石窟》.2019年,由云冈石窟研究院编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全集》横空出世,迅速赢得世人瞩目,被学界和出版界交相赞誉为民族的"争气工程".文章自追溯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入手,考述《云冈石窟全集》的编纂与出版过程,进而申论其"重若国器"之历史价值和"天命所归"之文化意义,以揭橥这一重大出版工程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宋儒“《冬官》不亡”说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原缺《冬官》,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宋以前几无异辞。到南宋时,出现所谓"冬官不亡 说"。此说滥觞于胡宏、程大昌,经过俞庭椿、王与之等人的推衍、论证,影响所及,元、明皆有人信从,于是 《周官》之学产生了"补亡"一派。其实,他们的观点大多站不住脚。首先,他们以后世"官专其职"的制度去 衡量周官,难免走入误区。其次,他们以《古文尚书》中的《周官》去衡量《周礼》,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 《周礼》六官是否就是三百六十个官职,六官是否平均六十人,其实也难以确定。因此,他们的判断大多出于 臆测,恢复《周礼》古本的努力最终落得"窜乱圣经"之讥,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9.
钱亚新先生从学术与索引之关系出发,引进西方索引理论,结合索引编纂实践,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索引学理论专著《索引和索引法》。该书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对于当今我国索引事业仍不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0,(3):115-121
《四库全书总目》将《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归入"诗文评"类,并溯源至《本事诗》,认为其广收"无事之诗"有乖体例。这样的观点被后代学者沿用并扩大范围用以批评所有"纪事"作品,颇有不妥。馆臣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编者的编纂意图以及作品与《本事诗》间根本差异。馆臣批评的形成与清代重史的时代思潮有关,同时重史的时代思潮也使清代出现的"纪事"作品史学色彩有所加重。"纪事"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自成一体,表现为:记一朝之诗与"事";诗有独立地位,非仅为系事而存在";事"广涉轶事、评论、考证、本事等个多方面。而《清诗纪事初编》在体例与主旨上与他作异趣,不宜算作"纪事体"作品。在性质上,"纪事体"是一种特殊的总集形式。  相似文献   

11.
《洺州唱和词》是一部由沈涛、边浴礼、金泰等八人唱和而成的词集。唱和活动发生于沈涛任广平知府期间,词人大都占籍浙西,是幕主和幕宾的关系,也存在亲缘关系。从题材意象、主题情感和造境写境方面分析,幽凄清寒是《洺州唱和词》的风格。因此,洺州唱和呈现浙西词风,属于后期浙西词派。嘉道直隶词坛,除洺州唱和外,还有"燕市联吟"与"樽酒销寒唱和",这三次唱和彰显出嘉道直隶词坛主流仍为浙西词风。  相似文献   

12.
《石仓十二代诗选》是明末著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曹学控所编纂的一部历代诗选,所选之诗根据时间的先后共分为《古诗选》、《唐诗选》、《宋诗选》、《元诗选》、《明诗选》五大部分,姑诗选》又包括了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再加之后面的四个朝代,故称为“十二代诗选”,亦名《石仓历代诗选》①。是书是曹学任一生所编撰的最大一部书籍,也是我国诗歌编纂史上规模宏大的一部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成于乱世,又加之编纂过程中的种种原因,《石仓十二代诗选》至今已散佚不全,而后人对此的著录各执一词,颇有出人,以至…  相似文献   

13.
从赵之谦《论学丛札》看《汉学师承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学丛札》为新发现的清季学者赵之谦之39通书札,这批书札几乎全是有关如何编纂《汉学师承续记》之事与绩溪学者胡培系等人的通信,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其编纂《汉学师承续记》的动机、体例、方法、收录人数以及著书目的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赵之谦本人之学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将《丛札》与《续记》比较研究,可以使《续记》因残阙而不能明白的许多问题得到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何水英 《兰台世界》2015,(2):159-160
莫友芝的《黔诗纪略》编纂过程中将"网罗放佚"与"选取精华"的选录方法相结合,诗歌来源广泛,编纂思想中具有较强的史学意识,为研究贵州古代尤其是明代的诗歌发展及历史人物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5.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36-139
《东方朔集》是编成较早的西汉文人别集,因从未就此集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东方朔作品及此期别集编纂途径的基础上,从性质、内容、文体等方面入手,阐明和界定《东方朔集》属于别集,《东方朔》属于子部著作,并以此廓清东方朔文集与其子书如《东方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荀悦是我国历史上对编纂有独特见解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编纂方法和思想上多有建树。荀悦的历史编纂成就主要体现在《汉纪》的撰述上,他仿效《左传》的体例,对班固的《汉书》加以改变而成的编年体西汉史,集中体现了荀悦深刻的历史编纂思想,是中国封建史学传之于后世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7.
高明 《图书馆杂志》2005,24(5):76-78
王穉登所辑《虎苑》一度被认为亡佚,因此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陈继儒编辑《虎荟》直接利用的《虎苑》,在材料来源和编纂体例上有其独到之处。《太平广记》“虎八卷”和《太平御览》“虎二卷”与《虎苑》、《虎荟》在内容上有种前后相承的关系,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虎故事”至少有过北宋初年和晚明两个时期、四次大规模的结集活动。  相似文献   

18.
9月22日,《儒藏》精装书的《论语》专集在北京大学举行首发式。该书是由北京大学主持的“《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给予立项的全国重大文化学术工程,汇集了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编纂,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元代建立后,其职官制度多效仿前朝,修史机构主要是翰林国史院。元代立国近百年,档案文献编纂成果颇丰。这些成果基本上可以分为辽金宋三史、实录(国史)、政书三大类。辽金宋三史都是元顺帝时编成的,《辽史》简洁,《金史》规范,《宋史》丰满,虽各有瑕疵,然在历代正史中,都各具特色。实录的编纂形式主要有皇帝实录及后妃、功臣列传,但史稿都已亡佚;国史即《元朝秘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四库全书》编纂以来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研究机构以及甘肃省图书馆创建《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