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一、50米快速跑的教学价值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走和跑教材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快速跑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能力,还是通用的检验学生位移速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快速跑的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它的动作方法是用站立式起跑,跑出后迅速加快速度,并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相似文献   

2.
王刚 《中华武术》2014,(11):53-54
就2014年我市体育中考中,有一半以上学生50米没有满分,当前如何提高50米成绩是九年级体育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与挑战,50米跑技术是由站立式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和终点跑等组成,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心得提出一些练习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我们曾对八名男短跑选手的技术影片进行了分析。我们摄录了各受测人的两次起跑动作,片速为100格/秒。途中跑是在受测人跑至50——60码间,用160格/秒的片速摄录的.本文中各空间/时间的原始数据,全由实录影片求出。起跑中的距离、时间参数是选用两次摄影记录中的较优者。为精确反映较好的一次起跑和50——60码间的途中跑中各动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复印了有关影片,并注上了标记和数值,如图1——8。  相似文献   

4.
欲想百米短跑取得好成绩,除途中跑之外,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也不可忽视。讲究短跑前程技术动作,就能更好地为夺取全程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训练中,针对常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动作要点,在抓住途中跑技术训练的同时,突出短跑前程“肩超式”起跑和“V轨迹”加速跑动作技术与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林瑛 《中华武术》2007,(10):20-21
一、10秒钟跑(一)10秒钟跑指按100米跑的技术,从站立式起跑开始,经加速跑、途中跑,快速跑10秒钟减速停下来。刚开始训练时,初中男、女运动员10秒钟跑的距离分别是80米、70米左右,随训练水平的提高,速度的进步,10秒钟跑的距离则相应增加。(二)练习方法及组数。运动员按100米跑的技术,快速跑10秒钟,具体跑多少米要视每个运动  相似文献   

6.
起跑后加速跑是练习者从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段距离。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的距离内尽快地获得较高速度。姿势如图一,其距离自起跑算起约30~50米,高手的加速区一般为50~70米,即起跑后的5~6秒达到最高速度。加速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成绩的高低,因此加速跑阶段的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田径训练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充实,要求每一位教练员根据跳远特点,在训练中主要围绕高速助跑起跳和准确性进行训练。一、助跑速度要提高助跑速度,则应培养运动员放松自然、快速跑的能力并使助跑接近平跑速度。1、提高跑的能力练习方法的设计:①100、150、200米加速跑。②100、150、200米重复跑。③100、150、200米间歇跑。④100、150、200米变速跑。⑤参加100、200米比赛。2、发展绝对速度练习方法的设计:①50-60米站立式起跑。②行进间跑。可用最快的步频或最大的步长跑完该段距离。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跑。③在斜坡跑道上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对100米跑技术不同环节认识较为模糊关于100米跑的技术环节划分,我们更多的是从田径教科书上了解到的,一般将100米跑划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四个阶段,其中由于途中跑占的距离长,被认为是决定100米跑的最关键环节。起跑更多地依赖于运动员神经反应速度的快慢,起跑后的加速跑的目的是使身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如何进行更有效地加速跑,我们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后,我国的运动员更倾向于通过动作频率来快速提高加速度,由于步频的快速最大化再加上运动员身体的特殊姿势,在这个阶段增加步长成为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在田径运动中,百米跑全程技术,主要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几个部分组成.但是,在疾跑的途中跑衔接时有一个技术环节——二至四步的“自然跑进”,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自然跑进”在百米跑中的作用所谓“自然跑进”,就是在已经获得高速度的情况下,利用它的惯性,保持已获得的速度,顺势放松跑几步.好比骑自行车达到高速时,在你不再拼命用的瞬间,车仍能保持这一速度向前滑行的道理一样.“自然跑进”技术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从世界优秀运动员百米速度变化曲线表来分析,不少运动员在25~30米处都有一个平衡的“自然跑进”过渡,如前苏联优秀选手鲍尔佐夫、科尔涅留夫、希德谢尔(女),百米跑最好成绩分别为10”0、10”2、10”8,他(她们)在疾跑结束过渡到途中跑的瞬间,基本上保持了已获得的速度,而不是继续加速,短暂的两步“自然跑进”,为途中跑创造更高的速度作了良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读了1989年第五期《体育教学与训练》王万鹏同志所写的“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看法”一文,文中作者认为《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中对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的阐述是违反《田径竞赛规则》的,是错误的。对他的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在800米以上距离的短跑竞赛中,运动员是容许取用任何一种起跑方式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竞赛,既有人用跪式起跑,又有人用立式,如果站立式起跑用二个信号,而跪式起跑是用三个信号,比赛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中学各年级快速跑教学是以最快速度跑完全程。在小学快速跑教学基础上,从全面锻炼身体出发,掌握跑的正确姿势,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学习并掌握站立式起跑方法和蹲踞式起跑方法。途中跑是快速跑的主要部分,各年级都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途中跑练习上,逐步掌握以途中跑为主的基本技术,着重培养学生放松自然跑的能力。要把发展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练习与学习途中跑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快速跑教学应采用多种教法,并结合游戏和比赛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一、途中跑技术目的和任务建立正确的途中跑技术模式,了解如何获得速度。教学步骤途中跑技术是短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度最高,起跑后经过一定的加速跑然后过渡到途中跑(图1)。途中跑几乎占了短跑的大部分距离。因此,在初学短跑中要注重这一技术的学习。1.高抬腿跑(1)保持高重心位置(从站立姿势提踵,充分向上伸展髋膝踝三关节,前脚掌支撑,即高重心位置),摆动腿高抬至大腿与地面平行,踝关节放松,小腿放松垂在膝关节下方。(2)支撑腿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充分蹬伸,前脚掌支撑。(3)保证两腿和两臂间的协调配合逐渐加快步频。(4)逐渐重视快频率高抬腿…  相似文献   

13.
史艳红 《中华武术》2007,(11):50-51
一、发展最高速度练习(一)计时,定距离(60米以内)的行进间跑。(二)站立式或蹲距式起跑30米、50米。(三)50~80米加速跑。(四)快速做跑的专门练习过渡到轻快跑60米。(五)短距离(10~20米)冲跑和助力加速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加速跑等)。(六)交接棒练习和接力游戏比赛。  相似文献   

14.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百米跑是一种以速度快慢来取得胜利的径赛项目,而速度的概念是指用最大加速度和最短时间完成单个动作或同类成套动作的能力,以及与此有关的最大动作频率能力,此外,还指对信号的最快反应能力,因此,它是一种近于人体生理极限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体生理、解剖、心理和运动技术等诸因素的影响。根据速度的概念我们可把100米分为四个阶段:“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以及最后冲刺。”本文就起跑后的加速跑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分析。20—30年代,短跑技术的观点认为:起跑之后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和掌握跑的技术是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基础1.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40~60米,中速跑动,中匀速跑,动作协调放松,脚前掌着地,跑时富有弹性,步长适中不宜过大。2.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短跑课逆向教学效果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跑的全程跑技术按技术动作的变化可分为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短跑专业化训练的技术教学顺序一般是从途中跑开始,然后进行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教学,最后进行终点跑教学。而中小学体育短跑课受课时少、学生专项基础薄弱等一些因素影响,如果照搬专业化训练的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影片拍摄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起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0~30m段):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起跑至30m加速段时的平均速度比国外男子优秀百米A组和B组运动选手差且处于劣势。在加速阶段中,起跑至10m段是决定100m成绩的关键,我国百米短跑成绩在加速段应提高起跑至第一个10m段的加速能力。(2)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30~50m段):我国男子百米前50m跑的加速能力最差,再加上起跑至10m段又比国外运动员差,累计成绩的差距就更大。因此,经…  相似文献   

19.
世界优秀女子200米跑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对象,分析了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和途中跑阶段的速度特征、冲刺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以及200米跑前后两个100米时间等,表明0~50米速度比较重要,50~100米段速度和200米跑成绩相关关系显著,100~150米段时间和200米跑成绩相关关系不显著,但该阶段对途中跑技术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一、起跑后的加速跑和终点冲刺跑阶段,憋气。产生原因:为了在起跑后或终点冲刺时,迅速抢占有利位置,采用了憋气的方法来反射性地加强用力,以提高速度。纠正方法:1、讲解中长跑与短跑在呼吸方法上的区别,以及氧债和“极点”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呼吸的重要作用。2、要求学生从起跑一开始便注意加强呼吸,以减少氧债,推迟“极点”的产生。3、在加速跑和变速跑中,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增强呼吸意识。二、途中跑中,呼吸节奏紊乱,与跑的节奏配合不协凋。产生原因:1、途中跑的速度不均匀、节奏不稳定;2、呼吸节奏与跑的动作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