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面向”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个面向”与人的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开县汉丰镇第五小学刘云生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的本质和核心是人的发展。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左文 《现代教学》2007,(5):F0002-F0002
多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经过执著的实践、探索,从“和谐教育”到“对话式教学”,构建了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对话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门学科中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对话式教学”操作实施方案,从而把“蹲下来和孩子对话”的追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和谐教育”走向“对话式教学”——上海市江苏路第五小学  相似文献   

4.
欧金昌  莫薇霖 《广西教育》2013,(44):21-23,43
“在这里读书,我感到很自豪!”在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以下简称金五小)的校园里,很多学生这样对记者说。近年来,金五小确立“美融五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打造“以美尚美启梦弘美”的办学特色,全力实施“大美教育”,培育“尚美少年”,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相似文献   

6.
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是一所因“愉快教育修而享有盛誉的学校。始建于1958年,现有三个校区,53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历经30年的“愉快教育一改革历程,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1927年我在湖北省立第五小学上学。秋季开始,我升入六年级,遇见了教“国语”(现在叫“语文”)的邓精一老师。他从不斥责学生,  相似文献   

8.
首先解释一下,所谓“五小”校长.并不是指哪个“第五小学”的校长.而是我们当地对那种工作上不思进取.却热衷于享受“职务快乐”的校长的戏称,之所以叫“五小”校长.是因为这些校长们经常是“小酒喝着,小牌打着,小澡洗着,小钱花着,小权使着”,属于典型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尸位素餐型领导.  相似文献   

9.
小站第五小学把“建设文化校园,提高学生素养”作为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创建文化特色,实现教育目标”的德育口号,以“孝敬教育”为突破口,以“孝亲敬老、礼仪规范”为德育主题,全力打造小站五小文化底蕴。为此,学校启动了“高扬孝敬旗帜,传承中华美德,激活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使学校提升了办学品位。小站五小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为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文化校园而努力工作。学校连续被评为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津南区孝敬教育先进集体。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五小学:建设文化校园,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10.
林振华 《考试周刊》2009,(12):169-170
随着我国中学新课标的贯彻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改革,改革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把握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本文作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教”与“学”的对立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了教学互动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危害.最后具体论述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构建协作型、理论结合实践型、启发探索型的教学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本式”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的学,因学而教.以学定教。由学知教,依学执教,是学本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学本式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实施叫“学语文教育”.也叫“学习型”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构建以学法指导为中心线索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学语文教育”的成功尝试。因此,学本式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更是一种“有教育的教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重“成才”轻“成人”、德育与智育相脱离的问题,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五小学进行了“快乐德育”的实验研究,构建了“五注重、五突出”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取得了突出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生产力”,须着力追寻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学”着眼于“学力形成”和“个性发展”,立足于学生本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试图从“基于教师:转换角色,优化结构”、“基于学生:生成学力,学会学习”、“基于模式: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等方面就“第三教学”视阈下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改革的“行进”视角作一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义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教育是否纯粹为了培训人才,还是有其本身的价值与目的?其实教育不应单以“为学”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育人”。两者如何取得平衡,这关乎我们如何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定位。  相似文献   

15.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16.
在几年的“大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开展“文学社”——“大语文”活动,本着一个宗旨,经历了两大步骤,采取了三种形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一个宗旨——以人为本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苏霍姆林斯基语)。语文教育应关注人文精神,关注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坚  相似文献   

17.
姚燕燕 《上海教育》2001,(15):43-44
多年来,华东理工大学通过“两大”课堂紧密结合这一载体,积极拓展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在渗透教育思想方面,全面把握理论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规律,凸现灵活性、适应性与多样性、辐射性相统一的优势,将“进头脑”,的目标随着“进课堂”与“进教材”的加强而得到保证,大学生的学习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和“大学生必须要学好”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郭新生 《江西教育》2023,(45):39-4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信丰县第五小学(以下简称“信丰五小)自建校以来,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并实践“阳光教育”模式,将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融为一体,立德树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周卫东 《江苏教育》2000,(10):40-40
“倒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五小节的内容,本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理解“互为”首先,引导谈话: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底线在于“教”、“学”主体的权责对称。两个主体必须创造新的回应方式,在意义构建、学习过程、资源利用中对称履行各自权责,以问责的形式不断自省“教”、“学”行为,建立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