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媒介生态看国内新闻报道方式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欣 《新闻与写作》2004,(11):11-13
生态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媒介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伴随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电视媒介生态出现一系列复杂现象。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对电视媒体的环境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对其环境恢复与发展提出规制与要求,是转型期中国电视媒介发展的必然抉择。一系列公共政策将通过确立政府生态位和规范电视媒介行为来调节媒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电视媒介系统朝着政策指示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实现中国电视媒介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县级融媒体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在其选择、编辑和发布信息从而产生拟态环境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其内容的真实性,是当前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在县级融媒体拟态环境中,其"把关人"与客观事实的差距、其多种媒介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以及其与受众的互动性设计等方面,都对其拟态环境的真实性有所影响.我们亦可从这些角度出发,进行相关的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介化的结果,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有三大逻辑,一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和趋势的媒介技术演化的结果提供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技术支撑力,为社会的不断媒介化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受众对信息永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主体牵引力,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必要性前提;三是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不断"环境化"展示了巨大的媒体影响力和建构性,是媒介化社会的必然性后果.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的传播范式及其受众意识的偏离极易引发对媒介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不同群体问的信息资源不平等。媒体往往主要对准城市中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受众,而忽视广大的农村受众。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受众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来改善农村受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学报出现了生态失衡现象。为优化高校学报媒介生态环境,应实行特色办刊、开门办刊,引入竞争机制等,以寻求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优化媒体资源从认识媒介内生态开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永 《新闻知识》2002,(11):19-23
媒介生态是指媒体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包括媒体之间所形成的平衡结构,和整个媒体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媒体间的竞争与制衡所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媒介的内生态,而把媒体群落在社会大系统中的运动状态,称为媒介的外生态。媒体要想正常发展,必须要建设好自己的生态环境,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首先应该从认识媒介的内生态开始。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重要的舆论阵地、信息窗口和文化枢纽,校园媒体对塑造高校形象,构建和谐校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及校园媒体主要受众(80-90后青年)文化特征的凸显,高校舆论环境呈现出新特点.要想净化舆论环境及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高校媒体必须对其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这样才能提升媒介品质,实现自我良性发展,切实发挥校园媒介功能.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梳理过去的一年,电视新闻呈现如下特征:舆论引导敢于亮剑,"互联网思维"重塑电视新闻生产"大厨房",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变革电视新闻采播"新样态",走基层接地气成电视新闻内容"新常态",国际新闻报道"掌声"与"嘘声"并存。2014年是"媒体融合年",面对新的媒介环境,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的新动态、新脉象值得回顾与思考。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0.
彭柳 《编辑之友》2010,(9):54-56
随着媒体对奥运、亚运等国际赛事的立体化展现,传媒成为"体育产业"这一复合概念的主要建构者.现代传播环境呈现多样化多维性,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体育媒介格局,媒介竞合成为构建和谐体育环境重要因素.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一项具有国际、洲际影响力的体育盛会,也将是媒体盛宴,为广州地方媒体提供了一次全面融合与竞争的机会,营造亚运会和谐媒体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媒介生态环境概述 媒介生态环境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对象是媒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1]  相似文献   

12.
范海诚 《今传媒》2011,(6):23-25
"媒介环境",也称"拟态环境"、"虚拟环境"、"信息环境",是处于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在现今社会,这种媒介拟态环境更多是由大众媒体建构起来的,了解大众媒介是如何建构拟态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选择的要素这个角度来探讨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与媒介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传媒生态环境.媒介的传播范式及其受众意识的偏离容易引发对传媒生态优化的负面效应,造成不同群体间的信息资源不平等.媒体往往主要针对具有消费能力的高收入群体受众,而忽视为数不少的低收入群体受众.文章针对我国低收入群体受众传媒生态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来改善该群体的传媒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谭天 《编辑之友》2023,(6):21-26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界定变得困难起来,媒体边界也变得模糊。文章首先梳理了媒介与媒体的异同,继而重点讨论媒体。借用物理学中的夸克和强子来解释媒介与媒体之间的转换,界定媒体的两种存在形态:夸克型媒介(准媒体)和强子型媒介(媒体),这两种存在形态的生成和转换也构成媒介新生态、媒体新业态及其背后的社会权力新结构。  相似文献   

15.
近年广告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重要变化,社会环境呈现"去广告化"的发展趋势。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广告传播的三大主体——广告公司、广告主、广告媒介面临着变革压力,广告公司运作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广告主由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转移、广告媒介由单一媒介发布向多媒体传播平台转型。  相似文献   

16.
正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如今,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媒体的发展趋势,对媒体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媒体人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者,也是决定媒介融合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媒体人在新的融合环境下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媒体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媒介融合下的新挑战1.媒介融合需要不同媒介之间协力合作,影响这一过程正常运行的僵化体制需要强力改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媒介生态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其中政策环境对媒介生态环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媒介生态环境还可以影响到媒介制度,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郑维东 《视听界》2011,(2):19-21
相比于上星频道集群,城市电视是地面频道的一极,也是区域媒体的一极。在上星频道与地面频道之间,在全国媒体与区域媒体之间,我们往往放大了前者的势力和影响,忽略了后者对于市场演进的动力含义。市场竞争瞬息万变,媒介环境在竞争与变化中演绎。城市电视既是媒介环境中参与建构的一部分,也是受制于媒介环境影响而不得不调适出自我发展道路的一极力量。城市电视置身的这一相互作用和持续变化的过程,被业界一言以蔽之称作"城市电视台转型"。本文以新环境下的电视传媒发展及其对内容竞争、广告竞争和产业增长的影响为分析重点,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是系统成员的栖息地 ,个体只有生活在系统的环境中 ,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命力。一个人脱离了生态环境 ,生命将变得脆弱 ,一个事物离开了它周围的环境 ,同样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媒介的生存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媒介环境优化了 ,媒体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媒体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不规范的竞争恶化了媒介环境媒介生态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尽可能多的作用 ,媒介自身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切割和配置 ,以免资源不必要地被损耗和遗弃。竞争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动力 ,在商业社会…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权力扩张、全球传播格局失衡和主流媒体话语偏向让"媒介霸权"成为当下热门批判话语.本文拟从媒介立场展开理论溯源,揭示媒介霸权的理论开拓者、建桥者和领跑者;从媒介角度分析其权力构成,发现依附性权力、生产性权力和资源性权力在媒介霸权中的运行;以媒介为起点考察其现实向度,呈现学界对媒介作为帝国霸权、话语霸权和技术霸权的研究取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霸权"诸权依附、合谋、扩散、自然化的特征,并主张针对上述特征理性而系统地展开媒介霸权理论研究,同时为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跨国际、跨媒介、跨阶层的媒介霸权批判和回应能力提供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