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次“解渴”的采访袁建达读者爱看“解渴”的报道,记者也盼望“解渴”的采访。这是我和李克夫作为随行记者采访北京铁路公安局铁鹰小分队打击流窜犯的一点体会。11月下旬,当副总编辑李仁臣把这个“抓活鱼”的任务交给我俩时,我的心里是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在当...  相似文献   

2.
《新闻战线》自开辟了《致青年记者的信》专栏后,我总先翻阅这个专栏。这个专栏之所以能吸引我们基层通讯员,是因为它解答了我们正在思索的许多问题,并给人以启示。我是一个新闻报道工作的新手,缺少新闻采访的经验。以前在采访时,往往只满足于从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今年开辟了“得奖新闻采写谈”的专栏,我所熟悉的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看了后,都说:“这个专栏开辟得好”。我也  相似文献   

4.
兵说兵事     
现在,同志们一起谈论这个专栏,常说这个专栏取得了“收获之外的收获”。我觉得这个“收获”,不仅仅是针对栏目的效果说的,对于我这个编辑队伍中的“新兵”,更是一种业务上和思想上的收获。回顾这个专栏一年来走过的路,我有三点体会: 一是要关注士兵。关注士兵,是社里开设这个专栏的初衷,也是这个专栏的情感底色,这个道理不用多讲。这里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关注不是俯视,更不是仰视,而是平视。战士写战士中发生的事情,他的视线是水平的,从摄影和美术的角度讲,平视的目光最有亲和力。借战士的一  相似文献   

5.
《家乡喜讯》这个小专栏自从在解放军报上开辟以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有的战士夸它:“思乡情,盼家音,《喜讯》连着战士心”;有的战士在评价军报的专栏时说“首推《家乡喜讯》”。这些话虽属鼓励性质,但也促使我们从编者这个角度想了一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新闻战线》第三期,肖新生同志在《记者业务探讨》专栏中谈到以“静态采访”作为记者摆脱“尴尬”境地的手段。我想,这个问题很有商榷的价值。对于一个年轻的记者,“无知”不属“丑行”,而无知+固执,就不仅讨嫌,而且是致命的弱点。“静态采访”若作为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种是可取的,若作为  相似文献   

7.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一点已经世有公认。这个栏目从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8年半,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新闻界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从媒体上得知《<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发行的消息,我就赶紧去买了一本,而且很有兴味地把它通读了一遍。 收获,确乎不少。这一方面与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焦点访谈”这个专栏节目,且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有关,同时与我自己在主笔着《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可以搞“对口学习”,读起来更感  相似文献   

8.
贵刊《说长道短》专栏,我十分爱读。原因是这个栏目里的文章短小精悍,从不同侧面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一针见血,主题鲜明,语言泼辣,有较强的哲理和说服力。如去年以来,这个栏目先后刊登的“说更新‘官’念”、“为何不增加一点透明度”、“警  相似文献   

9.
看了4月24日《经济日报》的新专栏《采访随想录》第一篇——范敬宜的《喜见萝卜入客房》,千余字的短文,让人耳目一新。以后就喜欢上这个专栏,细览到了月底,已陆续推出10多则。在《采访随想录》里,一些在采访本里“难以露脸”的“边角余料”竟熠熠生辉。如《房干村前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无锡县报》自1982年底开辟《科学园地》专栏后,几乎以每周一个整版的篇幅宣传科普知识,至今年4月底,这个专栏已出了350期。“《科学园地》帮我夺高产”、“《科学园地》使我走上致富路”、“《科学园地》是不见面的老师”……读者的厚爱溢于言表。实际、适用、通俗,是我编辑这个专栏,进行科普宣传的一点体会。实际。根据县报的读者大多在农村这一特点,《科学园地》的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多种经营知识为主,同时配以卫生、生活知识。在宣传农技知识方面,辟有《当前农事》、《植物保护》、《农事顾问》等栏目,经常性  相似文献   

12.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写新闻稿件有时也是如此。奔这个事儿去了,则采访不成功,没奔这件事去,倒写成了一篇好文章。这里面,所谓“有意”,实际上有很大的盲目性;所谓“无意”,这里面缺乏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去掉盲目性,在“有意”的和“无意”的采访中增强自觉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在采访中要紧紧捉住无意中发现的东西。有一次,我到衡水市赵圈乡采访,骑自行车转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在一县级电视台从事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多年的采访经验告诉我,成功的采访,关键是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细做足,往往关系到采访的成败与否。一些中外记者的采访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记者埃.利布林采访赛马骑术师阿卡罗时,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马镫高多少?”阿卡罗对这个内行的知情问题反  相似文献   

14.
1月18日,人民日报《声音》专栏刊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声琨的讲话说,新闻宣传是“软实力”,在一定程度而言,也是“生产力”。这个说法新颖,见解独到。读后给人颇多启发,其中最重要一点,要从认清新闻宣传是“软实力”入手,更加重视抓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贵州日报上的《读者点题采访》,今年3月31日开张。作为这个专栏日常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我在这里把自己一些关于新闻工作的想法粗线条地清理一番,企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纵观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16.
《记者下连当兵札记》专栏,是本报继《记者蹲连》、《记者代职手记》之后,连续推出的又一个贴近基层官兵生活的专栏。一年之中,先后有9位记者下连当兵,写出了10组44篇当兵札记,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该栏目又获得了社长奖。回顾开办这个专栏的过程,作为栏目的责任编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们的精品意x与敬业精神,是办好这个栏目的可靠保证。一张报纸好比~家商店的橱窗,缺少“精品陈/jtl””、便会失去顾客光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按理说…  相似文献   

17.
作家黄宗英到一个地方去采访,首先是交朋友,关心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疾苦,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他说:“凡是我采访的人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多少年不变。”“我记在本子上的常常是灵感,是一些人口、土地的数字,有时也记一点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到新疆“七一”棉纺厂去采访了三次,报道新疆少数民族纺织工人的成长。这三次采访,使我对怎样拍好照片,得到一点启发。照片是在新疆“七一”棉纺厂的整经车间拍摄的。第一次去采访的时候,对于怎样充分反映所要报道的主题这个问题,我心里是没有底的。在车间里,我发现一个女工在一台机床上接纱头,动作敏快而又熟练,我就跑过去迅速地摄下了这个姿式(图一)。拍摄完以后,我联想到诗人对“巧织女”所描写的形象,感到刚才拍下的女工操作姿态是自然动人的。但是,有些同志看了底片之后,却认为这张照片上女工操作的动  相似文献   

19.
事后回想,我对孔耀洲副区长的第一个提问也许有点儿唐突,好象不够礼貌。然而,事实证明,这个不那么礼貌的、多少有点儿唐突的提问,却给后面的采访开了个好头。 我这样开始采访:“能不能请您先介绍一下个人经历”? 孔副区长似乎感到了一点突然,反问道:“为什么要先介绍个人  相似文献   

20.
咱《新闻知识》有个专栏叫酸甜苦辣,我想在这酸甜苦辣上做一点文章。中学时代我就很爱写作,同学们戏称我是“小作家”,回到农村20多年来重操笔杆,又当起了通讯员,做起了记者梦,多年的采访写作,使我深深体会到,苦辣酸甜都是歌。先说苦。在农村白天与庄稼为伍,夜间同油灯作伴,夏不避暑,冬不避寒,还要操心家里酱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