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后,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1世纪初,先后两次提出实施“半工半读”制度。两次“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在范围、概念、背景和目的上都不相同。正确认识两次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的区别,是借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半工半读”制度的历史经验,做好当前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2.
“半工半读”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作为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显示出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的特点。“半工半读”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保障“半工半读”的正确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该在制度从面对其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熊毅 《现代技能开发》2008,(10):128-130
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中参与“半工半读”管理的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并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半工半读”是指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工学结合,学生边学习边实习,从而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某种技能的学习制度。文章通过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实践,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半工半读”的内涵、实施与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半工半读”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保证“半工半读”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关键。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在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对课程体系构成、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实践作为校企合作背景下海南职业教育的一种新育人模式,创新和发展了海南中职学校的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海南模式”的半工半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招生、半工半读、就业。要健全“海南模式”,需各级政府给予指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周济部长强调,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支持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积极推进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今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提出高职教育实施半工半读,实训基地建设是前提,课程建设是保障,“学分银行”是有效途径,并就如何依托“学分银行”实施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培养模式及其他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类技能型应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半工半读制度内涵、高职院校实行半工半读原因及其依据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促使半工半读在高职院校办学中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背景下"半工半读"的内涵、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工半读”是指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工学结合,学生边学习边实习,从而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某种技能的学习制度。文章通过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实践,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半工半读”的内涵、实施与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1世纪初,先后两次提出实施"半工半读"制度。两次"半工半读"制度的实施在范围、概念、背景和目的上都不相同。正确认识两次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的区别,是借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半工半读"制度的历史经验,做好当前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推行“半工半读”制度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中参与“半工半读”管理的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并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半工半读”制度的效用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市场营销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教育制度下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问题,阐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等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研究述评●方晓东滕纯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指: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  相似文献   

15.
梁卿 《职教论坛》2008,(9):8-11
在职业院校试行半工半读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政策。但在半工半读的概念、目的和实现形式上,职业教育界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认为把握半工半读概念的关键是十六个字,即“学习制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目的主要有“发展”、“就业”和“帮困”三个目的,但“发展”目的是最为根本的目的。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包括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工学交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赵锋 《上海教育》2007,(1A):12-13
2006年,职业教育“热”度着实不小。其中,政府经费投入的加大,半工半读制度的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深入,无疑显示出政府导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半工半读”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保证“半工半读”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关键。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在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对课程体系构成、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6年,职业教育“热”度着实不小。其中,政府经费投入的加大,半工半读制度的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深入,无疑显示出政府导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热”:政府经费投入政府有经费投入了,而且钱还不少。这无疑是2006年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丰富、完善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管理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和教学过程的特点,强调了其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赵婧 《华章》2011,(20)
“半工半读”是指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劳动的形式相互交替进行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响应号召,在不同专业积极开展“半工半读”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