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不仅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本课程组在讲授"基因工程"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其思政元素,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设计适合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课隐性思政的教学目标,践行立德树人的培养思想。本研究对混合式教学在"基因工程"课程思政中的教学设计内容和实践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之后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品质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学坚持"八个统一"的讲话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思路,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以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思政课教师应结合教学要点与学生特点,对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与评价以及课程总体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无机化学"是我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育人主阵地.课程教学团队立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从育人角度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个维度对思政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三个动作"新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20年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高职院校"课程育人"获奖作品"心肺复苏"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参赛体会,以期能对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20年陕西省学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高职院校"课程育人"获奖作品"心肺复苏"为例,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参赛体会,以期能对课程思政建设有所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挑战。材料导论双语课程涵盖材料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多方面知识,蕴涵丰富思政元素。该文从课程思政建设思想、课程设计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讨,针对课程章节内容,挖掘、提炼了相关典型思政内容,设计了多种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创新实践了不同思政教学方式,使思政与知识讲授相互助力,提升了教学温度和效果。希望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和实践能为材料类工科课程开展有效"课程思政"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尝试探索在理工科专业课程"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设计和阐述了三种思政教育方式:思政导入、思政案例和点滴融入.通过三种思政教育方式的设计以及其在课程教学之初、案例教学实施和教学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高职通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以"移动通信设备与维护"课程为例,深入研究和探讨EIP-CDIO模式下工程教育模式与通信专业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和实施途径:构思环节,深挖思政德育元素,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环节,组建思政教学团队,强化课程设计,深度挖掘和提炼思政教学素材;实现环节,优化与创新课程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9.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析了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结合交通运输类课程的特点和授课学生的学情,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原则,系统全面地对教学关键要素如何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设计,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为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已成为每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以"大学物理"课程中"动能定理"的教学为例,采用PBL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哲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为"大学物理"课程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应用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理论电化学"为例,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思路与举措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三方面入手,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论述和构建,为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子云 《科教导刊》2021,(1):101-102
在"中外建设史"课程中融入思政政治教育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探索"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设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方案,找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融入点和结合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以史铸魂育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应成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梳理其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理论的渊源,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然后以大学英语课程一个具体的单元为例展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着重论述教学目标、教学材料以及教学步骤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容和思路,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与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现立足立德树人,围绕"三农"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实现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的系统过程。明确高等农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依据、课程目标,设计高等农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推进高等农业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实现育才育德的必然路径,而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合二为一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文章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例,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目标的确定、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四度"标准为主线,探讨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现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实施以及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在教育全过程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思政要求,结合远程教育特征,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一二三四五"教学设计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教学目标+三项教学内容+四个教学方法与策略+五个教学环节与步骤",确定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  相似文献   

19.
吴敏 《科教导刊》2021,(1):156-158
本文分析了"公共空间装饰设计"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并根据课程目标,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高职室内设计类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公共空间装饰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该文分析了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设计实施和课外实践形式创新,从而实现潜移默化、效果更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