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广播剧发展较晚,尽管19世纪30年代在电台有广播剧出现,然而不论是上海、南京的“播音话剧”、“无线电戏剧”,还是北京、哈尔滨的“播音剧”,其剧作结构、表演方法都还是话剧。新中国成立后,除中央台外,50年代末60年代初地方电台才开始制作广播剧。而在70年代到80年代广播剧走出了一个辉煌的历程。随后电视的普及对广播剧的冲击较大并使其走入低谷。自1996年中宣部将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评奖以来,给了广播剧“第二个春天”。随之业务探讨也活跃起来。由于我国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如今,我国的广播剧发展遭遇瓶颈,很多电台纷纷减少甚至撤销了广播剧播出的栏目,而且压缩甚至停止了广播剧的生产。然而,一些电台仍在坚守广播剧这块领地,并在这块领地上种出了累累硕果。深圳宝安台就是其中的代表,从2003年迄今,深圳宝安台在儿童广播剧创作领域创造了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的佳绩,在节目热播的前提下,进行动画片、连环画等衍生产品的开发。宝安台不只积累了丰富的广播剧创作的经验,同时为广播剧真正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为:这是一种“宝安现象”。在全国广播剧发展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宝安现象”可谓让苦苦寻觅的广播界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了关注这一现象,并研讨我国广播剧“突围”的道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宝安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于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广播剧发展座谈会暨宝安广播剧创作现象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盂祥林、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中国广播剧研完会会长安景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杨志东、中广协会维权部主任赵德全、深圳市宝安区宣传部部长李桦、深圳市广电集团宝安广电中心主任冯方明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二十多人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本期“特别策划”,由于受版面限制,我们摘取编辑了研讨会的部分内容,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走进会议现场,与各路专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3.
孟祥沙 《今传媒》2016,(5):32-33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著作权纠纷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今日头条”著作权纠纷案到新京报告“一点资讯”著作权纠纷案,不断揭示着新闻聚合APP转载新闻作品的行为失范,考验着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的智慧.为规范新闻转载行为、构建新闻传播秩序,对新闻聚合APP加强法律规制、增强其自律意识、促进其与媒体的共赢合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听了宝安台关于广播剧创作生产情况的介绍,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宝安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广播剧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深圳宝安台经过长时间探索实践,加深对广播剧的再认识,从实际需要出发到形成一整套理论和运行机制的必然产物。“宝安现象”的内涵非常丰富,研究“宝安现象”,认真总结宝安经验,对于我国广播剧的进一步发展是会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档案数据库内容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基础,归纳不同类型档案数据库的著作权归属,总结出现有法律对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局限性及《著作权法》对档案数据库内容的“弱”保护问题:重结构保护轻内容和程序;对“独创性”的要求抽象,可操作性差;无独创性的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缺失,进而提出完善档案数据库著作权保护的法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昕伊  何晓燕 《编辑学报》2019,31(5):498-501
论文著作权和期刊著作权在法律和经济层面都很重要。随着学术期刊国际出版合作日益密切,它们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形象,也影响著作权相关贸易和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讨论了国内和国际英文学术期刊的论文著作权现状;指出了信息时代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英文学术期刊著作权的问题:为国内英文学术期刊处理论文与期刊著作权归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法治题材影视剧存在法律缺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官"取代法律而使法律缺位;"人性复苏"取代法律而使法律缺位;人情与法律的冲突而使法律缺位;剧情发展的需要与法律事实的冲突而使法律缺位。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新问题、文章分析了数字化建设和网络服务过程中的“复制权”、“传播权”等著作权问题和数字图书馆进行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以及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从广义上讲,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限制也包括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但是人们常讲的著作权的限制是指著作权在行使上的一些限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可以不遵守著作权法的某些规定。由此可见,对著作权的限制,实际上是一些例外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的限制”一节也是就此而规定的。根据世界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行使上的限制主要分为:①合理使用;②强制许可;③法定许可三种方式。我国著作权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规定了有关“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限制条款。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若干法律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燕 《图书馆学研究》2005,(6):93-95,98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和网络服务过程中的“复制权”、“传播权”等有关著作权问题和有关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及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本文对我国广播剧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初步梳理,为深化这一艺术形式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史料和观点。虽然本文在某些方面尚存在不足,但“有比没有好”,尤其是在广播剧出现了复苏的苗头之际。这是本刊发表本文的目的,并希望引起人们对广播剧的更多关注。我国最早的广播剧诞生在本世纪30年代,仅比世界最早的广播剧(授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是英国1924年1月播出的《煤矿之中》晚产生不到10年。最早的一部广播剧是《恐怖的回忆》1933年7月由上海广播电台播出。在这6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广播剧的理论研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昆 《出版参考》2016,(9):15-17
著作权法律制度是与人类科技进步同步发展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对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25日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三网融合已在全国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与之相关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分析三网融合对当前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影响,对于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博弈与传媒变局形势下的广播剧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旸 《现代传播》2006,(2):160-163
自1979年中国广播电台恢复了商业性广告经营后,广播逐渐面临市场的博弈和挑战,由此生发的节目形态的变迁与多元化,使广播剧面临严峻的考验。历史之变虽然牵连了广播剧的兴衰命脉,然而,螺旋式的变迁和发展轨迹又让广播剧寻找到了适应时代变革的发展机遇——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媒介工业化的步伐,市场急速发展带动了媒介经济的又一次腾飞,节目的多元化趋势使得广播剧能够以其“故事性”、“音乐性”以及“音效冲击力”的优势重新扎根成长。一、媒介市场化培育广播剧的交易市场2003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该年定位于“广播发展年”,时任局长的…  相似文献   

14.
文本与数据挖掘(TDM)实现了从人工阅读到机器阅读的变革,为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因而在科研界有强烈的应用需求,但也因著作权法方面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发展受限,实践界试图通过政策声明、司法个案和立法程序来解决TDM所面临的著作权问题。在厘清TDM著作权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实践中的应对措施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建议通过设立TDM著作权例外、推动“转化性使用”理论的司法适用、借助订购协议强化权利、发展开放获取事业等多种措施来应对TDM面临的著作权问题,为TD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法律政策支持。图2。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5.
自1984年全国首届“丹桂杯”评奖以来,黑龙江省计有20部广播剧在连续八届全国评奖中荣获一等奖,实现了“八连冠”。这在全国艺术类评奖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被全国广播剧专家和同行们誉为“黑龙江广播剧现象”。“八连冠”的实现,不仅是当今广播剧工作者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老一代广播剧人毕生心血的结晶,是社会各界多年来精诚协作的成果。当前,广播剧已经列入国家“五个一工程”,而我省广播剧《地质师》又荣登“五个一工程”榜首,这更加激发了全省广播剧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广播剧生产数量上升,质量提高,一派春潮涌动、百花…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及其立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著作权例外和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赋予我国图书馆著作权例外的著作权法律和对我国图书馆较为重要的著作权例外两个角度,剖析了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与图书馆实务的关系,归纳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趋势呈现为:维持动态平衡性、直接受信息技术影响、国际性的趋势不断加强和标的物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陈杰 《编辑之友》2016,(3):106-108
学界对中国古代著作权的保护问题争议颇多,但讨论时都忽略了著作权正当性的考量.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将不具正当性.“牌记”“文告”“公据”等形式的地方禁令,在法律属性上,并非保护著作权的地方性法规,而是地方官员滥用职权、书商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著作权法》实施已8年有余,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修改《著作权法》已成为必然,就与科技期刊有关的著作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版权的保护,广播电视向作者付费与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筹建等问题作了简要说明.最后就科技期刊如何正确处理常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稿酬、二次以上使用作品,以及“一稿两投”、转载、摘编和刊社发出“邀约”的法律地位等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微博平台上各类“微作品”的诞生引发了著作权保护的新思考。由于我国关于“微版权”的法律保护相对滞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形式难以应对微博平台的特殊性,由此微博平台的社区自律公约便应运而生。本文以新浪2012年发布的“微博社区公约”为视角,基于“公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以“公约”形式保护“微版权”、惩治“微抄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探求“公约”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微博平台集中授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和其它艺术品种一样,广播剧的生存、发展,以自己的本性为支点;广播剧美学体系的建立,也以自己的特殊规律为基石。因此,对广播剧的本性进行清醒的审视,具有一定的战略意味。一、对习惯性结论的一点不同看法关于广播剧,比较有代表性的结论是——广播剧是“戏剧的一种”(《辞海》“广播剧”词条)。这个有些谦卑的说法表明,广播剧与戏剧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虽然由于传播媒介等方面的差异,广播剧也会显示出某些个性特点,但就其本性而言,是戏剧的而非广播剧自我的,是寄人篱下的,而非独立的艺术。历史地看,这个结论有它的合理性。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