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含条件的概念是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但是通过题设、结论或相关推导能够找出来的解题条件.在初中数学中,大多数学生通常由于对隐含条件的忽视而出现解题错误,对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隐含条件的作用,接着结合实例阐明隐含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寻找巧妙的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已知条件是分析和解题的依据,但是  相似文献   

2.
隐含条件,就是指隐藏在题目的其它条件、结论或数学式子之中,没有直接写出的固有条件,解题时若不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常常导致解题失误,甚至有些题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挖掘隐含条件并加以充分利用,对提高解题正确率和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下面结合例题谈谈隐含条件的挖掘方法. 一、从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的某些特殊限制中,挖掘隐含条件 许多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或特定的限制条件,这些在数学题目中往往都变成了隐含条件. 例1 已知(m2-1)x2-(m+1)x+8=0是关  相似文献   

3.
数学题目中未明确提出的条件即为隐含条件,隐含条件要通过对相关提示、结论以及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得以显现.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充分挖掘问题中附带的隐含条件,导致解题难以有效展开,从而对学生解题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隐含条件挖掘的作用,探讨隐含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挖掘措施.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的叙述中,没有被明显地列出的条件,一般称为隐含条件,它巧妙地隐蔽在题目内容里,是题中含蓄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不易被人们所觉察到.因而这些条件在解题时往往会被忽视,给解题带来了困难或失误.在解题时,如果重视挖掘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它们,对解题确实有很大作用.一、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解题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题目的已知条件都用到了,解题也很合理,但结论却错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来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没有挖掘,从而使题目的隐含条件对题目的制约作用失去功效,数学问题中条件有明有暗,明者易于发现便于应用,暗者隐含于有关概念知识内涵之中,含而不露,极易忽视,稍不注意题中的隐含条件就会产生错解,以下就忽视二次根式中的隐  相似文献   

6.
命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没有直接给出的,命题本身固有的需要我们发掘的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若我们能及时发现和应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就可以简捷地解题;若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就会漏解或错解.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数学解题方法的层出不穷,合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如果单靠题目中给的条件的话是没有办法解出题目的,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深挖题中的各种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有时候可以为解答题目提供简便的途径,但有时候却又让学生对题目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发现隐含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并应用隐含条件的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做到发现条件、少走弯路、识破陷阱、减少失误,顺利地解答出题目.  相似文献   

9.
<正>隐含条件是数学问题解答的关键,需要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深入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中的数学关系,全面系统地把握定理、概念和公式,以此作为题目解答的突破点,才能充分提高解题效率。一、注重审题环节,发掘隐含条件解题前,对题目内容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找出题目中的重点,根据关键词、关键条件对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排除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未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包括几何意义及数学模型)。解题时,学生常困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而使求解陷入困境,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何正确挖掘隐含条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初中数学题目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题目有隐含条件,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对题目的隐含条件进行有效挖掘,从而使答案错漏百出,无法拿到满分,甚至功亏一篑.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解题.  相似文献   

1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解题数学来获得和提高的。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许多学生虽然能努力去寻找解题途径,但往往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有的视而不见,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发现,只是从题目中表面所给的条件去求解,而忽视了“隐含条件”。其结果造成解题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错误。要排除“隐含条件”对解题正确性的干扰,关键在于如何发现题中的“隐含条件”。例1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lgk)x~2-2x+1=0有两个不同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所谓隐含条件,通常是指题目中的含而不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由于它的存在,致使不少学生解题失误或陷入困境,但若能引导学生细心反复读题,审题认真观察,发掘隐含条件,并加以充分利用,常能拓展解题思路,优化或简化解题过程,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仅就如何在数学题中发掘隐含条件,谈谈自己的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所谓隐含条件通常是题目中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解决数学问题时,若能深挖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充分加以利用,常常可以使问题得到迅速而巧妙的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解数学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一例析.  相似文献   

16.
在某些数学命题的题设中,有时不明确地给出已知条件,而是将其隐蔽在题设中.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往往取决于同学们对隐含条件的挖掘程度.如果忽视某些隐含条件,就会造成解题错误或者解题过程繁琐,甚至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而束手无策.那么究竟从哪些方面来挖掘题目里的隐含条件?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曹玉华 《物理教师》2006,27(5):1-22
条件隐含是指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在题中含而不露,虽然是解题时所必需的,却在题中没有直接的文字表述,对解题者来讲,正确思维,认真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准确解题的关键。因此,了解条件隐含的几种常见方式,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裨益,条件隐含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如果单靠题目中给的条件的话是没有办法解出题目的,所以为了解决问题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深挖题中的各种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有时候可以为解答题目提供简便的途径,但有时候却又让学生对题目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发现隐含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分析并应用隐含条件的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做到发现条件、少走弯路、识破陷阱、减少失误,顺利地解答出题目.现借此平台,就如何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数学命题的题设中,有时不明确地点明已知条件,或在明确条件中还可能隐去一两 个条件,这种隐蔽在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对隐含条件学生解题时往往被 忽视,造成解题错误或者解题过程繁锁,或者认为题目缺少条件而束手无策.本文就怎样发掘题 中的隐含条件,捕捉解题的"蛛丝蚂迹",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解题中,除了必须利用明确给出的条件,还需要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才能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答.一、利用非负数性质巧解题例1(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已知a为实数,化简a√-1/a分析题目中仅知a为实数,而没有明确a的正负性.因此,要从a√-1/a中挖掘隐含的条件:-1/a>0,∴a<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