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2.
微书评作为一种新的书评文体形式,颠覆了传统书评的传播模式,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审时度势,以建荐书平台、开展微书评赛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微书评活动,使微书评活动能够和推广经典阅读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经典阅读活动在国民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阅读方式已逐渐成为了大众阅读的主要阅读方式,在此形势下,数字化书评应运而生。分析了大众阅读与数字化书评的关系,并对数字化书评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医学学术期刊大众化传播是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的要求的,是时代赋予学术期刊的责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阅读模式被改变,习惯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在任何场合阅读任意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知识.这种模式下,纸质刊物的阅读市场份额被很大程度压缩.为了迎合这种阅读模式的改变,刊物势必要与互联网融合.学术期刊通过新媒体传播,内容被精简、碎片化,甚至大众化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这种传播给学术期刊带来了新的读者群体,这类群体被文章内容所吸引,有阅读的需求,有咨询讨论的需求,甚至有求医问药的需求.我们通过微信及论坛等互联网工具把这部分群体与相关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了对接,实现了新的意义——医患沟通,从而为传播疾病知识、提高全民医学素养和缓解医患关系做了一点自己尝试.学术期刊由此实现了大众化传播,收获了更多读者,承担了社会责任,促进了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已然可以称之为新媒体时代. 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摆脱传统媒介形态的各种数字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目不暇接.新媒体及传播技术正给传统报业从新闻出版流程、出版形态到阅读方式上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王宁  曾元祥 《出版科学》2015,23(3):108-110
加强图书评论工作有助于读者甄选图书、提升读者文艺审美水平、服务人民阅读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图书评论工作的弱化与功能缺失,严重限制其功能发挥,加强书评工作、服务人民阅读需求,需要树立科学的书评观念、健全书评工作制度、加强书评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7.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书评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书评的一般特征已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一种新兴的书评服务模式——数字书评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新阅读时代下读者书评服务的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的现状调查以及对国内网络书评资源的发展模式分析,提出了图书馆数字书评建设对策,以不断完善、充实图书馆数字书评服务,达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微书评探析     
微书评是网络时代基于微博平台的书评文体形式,是传统书评的重要补充.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参阅相关资料文献,分析微书评相较于传统书评的独特优势,以及微书评在引领大众阅读、缩短文化产品受方与供方距离等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阿敏 《视听》2022,(4):179-181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诗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字传播模式,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渠道多样、互动增强、成本降低、传播范围广阔的传播特点.在新的传播平台上,诗歌传播的路径也在不断革新,诗歌文本被制作成音视频投放在新媒体平台或被搬上电视荧屏,以节目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歌,阅读诗歌.藉由新媒...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和互动阅读的新平台。文章分析新媒体与互动阅读服务的内涵,以抽样方式调查公共图书馆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现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居民对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总结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成效与不足。从构建互动服务平台、挖掘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展互动服务内容、完善互动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推进新媒体互动阅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接收终端获得各类信息,数字阅读逐步超越甚至取代传统纸媒阅读而成为人们的阅读习惯.这使得地方党报的传统生存模式受到挑战,必须顺应受众数字阅读趋势,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并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将信息和宣传阵地逐步转移到网络新媒体上来.地方党报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转型必须适应从传统媒介环境过渡到新媒体环境的变化过程,其传播力打造必然面临着内容生产、技术提升、服务等多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刘小明 《传媒》2021,(19):后插3-后插4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和新载体,改变了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并影响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形态均发生了更新换代式的转变,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进程和社会进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悠久历史检验所积淀的宝贵精神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在于文化自身的蓬勃生命力,更在于精神文化如何能够被很好地传播出去.基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上的独特优势以及它所带来的技术和战略挑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到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文化的高效传播和延续,使中华文化继续在德育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传统文化再续生机以及民族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吐故纳新中逐渐形成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延续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媒介的承载来延续,媒介技术的发展变迁,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互联网平台上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创新了文化表达的方式.新媒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传承优秀的中华文明成果,需要把握新媒体的运行规律,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受众的文化需求,利用多元、立体的传播新方式,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性.由韩晓燕编著的《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一书通过对新媒体和中华传统文化基本概况的分析研究,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的优化具有较高的现实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跨媒体传播与国民阅读方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与联动日益频繁.跨媒体传播在拓展新闻传播领域、优化传播效果的同时,也推动着国民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平面阅读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屏幕化阅读日渐兴盛.同时,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不仅成为文化界、出版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民族忧虑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为例,采用案例分析与比较的方法,从传播平台、传播内容、阅读模式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其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依托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的传播模式的重构,为传统纸媒类新闻周刊的数字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期刊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信息传播路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德英 《出版科学》2018,26(3):82-85
新媒体背景下,学术阅读的经济形态、信息载体和传播平台都发生很大变化,学术阅读变成服务阅读需求为核心,注重学术信息传播、阅读、思考、分享、互动、评价等,学术阅读呈现浅阅读、碎片化、单篇化的阅读模式.传统学术期刊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阅读群体在减少,数字阅读成为未来学术阅读的发展趋势.传统学术期刊要利用新兴媒体技术特点和优势,改变学术期刊的单一传播模式,明确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理念,实现学术信息双向传播,实现学术阅读的规范化、有序化、数字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大众对来自学术媒体的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升温.为适应当下大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传统“静态-单向”的“残缺”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在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推动下,逐渐向“动态-双向”的“完整”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既还原了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应有的媒体意义,也拓展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路径.本文在揭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重点从学术期刊生产、传播、信息反馈3个环节探究新媒体技术和思维引入后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互联网作为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以其传播方式多样、传播速度迅速、传播范围广泛,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也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阅读习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报纸新闻传播陷入困境,读者流失、阅读量降低、广告锐减等问题都冲击着传统报纸新闻传播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报纸新闻传播必须发挥其独有优势,以专业性和优秀的传播质量保持深度新闻的舆论主导权,并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的融合,以实现报纸新闻传播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满足人们阅读需求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新闻所具有的价值性.因此,在新时代,只有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创新新闻传播的模式才能促进新闻行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概况、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胡险峰 《出版参考》2015,(12):35-36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以互联网络和通讯网络为传播手段,信息生产、传播与接收已聚集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而打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传播平台.人们的阅读习惯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于从新媒体渠道获得信息,传统期刊正面临着读者逐步流失的局面.面对新媒体的强劲冲击,传统期刊如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是摆在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面前的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