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0月10日下午,“学堂在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平台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edX主席阿纳特·阿加瓦尔(Anant Agarwal)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今年5月,清华大学加入了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发起的MOOC平台edX。6月,清华大学组成攻坚团队,  相似文献   

2.
<正>于歆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主任,与其团队共同承担的MOOC电路原理(一)课程,于2013年10月17日在edX和学堂在线两个平台上线。edX平台上有11721名学生选修,九成以上为境外学生。学堂在线平台上有6554名学生选修,基本均为境内学生。在关于MOOC的讨论如火如荼且许多国内名校的优质课程都踊跃加盟的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构建MOOC课程并藉此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我  相似文献   

3.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愿景在其官方网站上的说明是“融通先进教学理念,集成前沿信息科技,汇聚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中文MOOC平台,全面服务于中国教育.” 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茂松介绍说,学堂在线主要有如下特点: 1.基于edX发布的开源框架OpenEdX开发学堂在线平台.学堂在线平台主要包括在线学习系统和课程管理系统.OpenEdX包含约50万行代码(其中20万行自有代码),学堂在线平台修改、增加代码近6万行.  相似文献   

5.
正欧美国家兴起的"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简称"慕课"),被认为正在掀起一场教育革命。201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办了非营利在线教育平台edX,与Udacity以及Coursera共同构成了当今全球慕课领域的"三驾马车"。慕课对教育意味着什么,课程放到网上免费看是为了什么?首先,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一种社会责任,利用网络的优势,让更多公众可以享有这种教育资源。当然,如果学生要参加考试拿学分,还是要收费的。其次,我认为慕课的优势有如下几点:一是资源的开放性。我们学校有三十多门课是公开的,向社会开放,现在还有三十多门课在建设中;第二是上课的主动性,学生什么时候上课,用多长时间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教育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传统海外名校纷纷借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之风大举进入在线教育,陆续设立"Coursera"和"ed X"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2012年更被称为MOOC元年。目前MOOC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国内大学MOOC行动风生水起。继清华大学发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向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上海的中学生将可以凭借学籍号或身份证号享受网上名校课程。据悉,这个网址为www.gzmooc.edu.sh.cn的慕课平台,云集了沪上“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记者注)的精品课程。全上海的中学生都有机会在网上体验“四大名校”课程。MOOC的英文直译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涌现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上海交大成功自主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www.cnmooc.org)正式上线,面向全球提供大规模中文在线课程。未来,上海西南片高校的学生有望通过这一中文慕课平台,获得不同高校间的学分互认,甚至获取其他学校的辅修专业学位。"好大学在线"首期发布了10门慕课课程,作为平台主导方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摇篮,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正面对大规模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的巨大冲击。截至2013年5月21日,在被誉为"MOOC"平台三驾马车之一的edX平台上线课程的亚洲高等院校已发展到包括北大、清华、港大等在内的6所知名学府[1]。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中文通常翻译为"慕课",它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融合,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开放式在线学习方式。MOOC这个术语于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University of Prince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浪潮席卷全球,国内高校MOOC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作为我国高校MOOC平台本土化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学习者的广泛关注.作者通过对“学堂在线”平台中四门MOOC课程的学习,以库伯体验学习理论为视角,基于课程的授课团队、学习者和学习同伴、以及教学内容等三个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MOOC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高MOOC课程质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人 《电大教学》2014,(3):48-48
【本刊讯】杭州师范大学从2014年初开始在该校本科生通识课教学中推出上海交通大学开放在线课程(MOOC)--“慕课”,并实现学分互认。  相似文献   

12.
MOOC(Massively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译为“慕课”。MOOC以其名校的优质资源,吸引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慕”名而“课”,在短时间内受到了极大追捧。以在线学习者的身份参与Coursera多门课程进行体验学习,结合国内传统教学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MOOC的特点和MOOC相比于传统大学课堂的优势,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并对MOOC学习者和高等教育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慕课,是英语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广泛参与和开放接入的一种课程模式。慕课,最初指教师传统授课过程的电子版,目前,世界各地已经有了专门的MOOC平台,不少世界名校都开设了免费在线课程,课程内容多为视频形式,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有些课程通过慕课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书。慕课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概念,给传统教学与学习带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译为“慕课”。MOOC以其名校的优质资源,吸引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慕”名而“课”,在短时间内受到了极大追捧。以在线学习者的身份参与Coursera多门课程进行体验学习,结合国内传统教学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MOOC的特点和MOOC相比于传统大学课堂的优势,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启示,并对M OOC学习者和高等教育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慕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进行了教学设计,更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线上教学动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着巨大影响。通过对比美国edX和中国“学堂在线”的平台基本信息、课程设计、交流协作以及学习者知识再建构对平台的影响等,对比分析两个课程平台在设计模式上的区别,为我国设计更加完善的MOOC平台提供参考建议。对比发现,除了国内平台在模块设计上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学习者本身在再建构知识时,对平台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正>一、慕课”的先天优势(一)慕课“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MOOC”的音译。“‘慕课’标榜‘知识将进入永远‘在线’时代’,任何人通过移动网络和直播互动,均可在全球任意角落学习到以往只能在‘象牙塔’中享受的各种优质课程”。“慕课”的兴起,推动了网络时代高等教育手段的变革。基于“慕课”平台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构筑创新创业教  相似文献   

18.
高校     
北大、清华首批各四门课程向全球开放近日,北京大学《20世纪西方音乐》、《民俗学》、《电子线路》和《世界文化地理》四门课程在edX网站上线。与此同时,清华大学《电路原理》和《中国建筑史》的课程介绍也已经出现在该平台,并向全球网民开放注册,预计将于10月中旬正式开课。今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中国内地知名高校加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MOOC(慕课)在全球掀起了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热潮。目前,网络开放课程已经迎来了MOOC3.0时代。文章通过分析各大MOOC平台的优势与缺陷,为MOOC3.0时代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和策略制定提供了思路。同时,指出高职院校应该借鉴国际顶尖MOOC平台的建设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建设高职院校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正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年首次提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被音译为"慕课")这一术语,2012年MOOCs被广为传播。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创办edX)、斯坦福大学(创办Coursera)以及Udacity等不同形式的慕课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一时间涌现出一大批追随模仿者。慕课目前仍以传统模式授课慕课的设计理念是提供高质量、大规模在线的学习,便于学习者无论身处何处,教育背景如何都能够借助网络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因此,能够让数以万计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