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引发了文论界对文学传统的反思,作者的权威面临挑战,读者获得了新生,文本也从封闭走向开放。本文旨在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阐述罗兰·巴尔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及其对作者、读者、文本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翻译理论界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的语言中心论受到了解构主义的残酷打击。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是创造者,作者已经死亡,"作者之死"剥夺了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话语权,消解了其权威性,赋予了译者更大的理解和阐释自由,但它也同样导致了译者主体性的任意发挥和意义的无限衍异。本文拟从主体间性的角度让作者死而复生,以促使翻译研究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著名理论后,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文本获得自由。文本不再是作者的阐述,而是作者的言语的阐述。同时,读者获得更大的阐释空间以生发文本的意义。本文意在浅析"假设历史作者"角度的"作者之死"对于读者以及译者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7.
严丽荣 《师道》2009,(10):26-27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鲁迅先生也说,倘要论文,须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一篇好的文章,常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之思”“文本之志”。  相似文献   

8.
汉代王充《论衡·超奇》是中国古代首篇作者论,其中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作者理论和作者批评理论.王充作者论的核心是“超奇”说,这既是对作者身份的确立和对作者价值地位的认定,又是对作者构成要素的高度概括.我们可从“述”与“作”、“尚用”与“尚文”、“精诚”与“虚妄”、“珍古”与“惜今”等角度发掘其作者意识和作者批评意识,从而为作者批评理论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武斌 《文教资料》2010,(18):197-199
后结构主义宣判了作者的死亡,作者不再是文学作品中的权威话语拥有者,作者的权威、意图与身份都被解构,作品和读者取得了独立自足的地位,作者在阅读与解释中并不具有优先权。女性主义文论面临着建立女性自身的文学传统的艰巨任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作者问题。面对被打倒的作者,女性主义文论遭遇到历史的反讽,处于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赞同巴尔特宣布了作者之死,将女性从作者的家长式权威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抹杀作者,重视个人经验在作品中的表达,谋求女性作者的身份的一种建构。  相似文献   

10.
西方当代理论界有一种极流行的观念: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已不起作用,死亡了。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亡论”是这种观念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解构巴特的《作者之死》中的主要观点集中反驳了这种“作者死亡论”。提出:只要文学存在,作家就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1.
张青民 《学语文》2010,(4):29-30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语文教材”、“选文”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对教材选文研究的文章不少,但从选文作者的构成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章一篇也没有。笔者通过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7—9册)作者构成进行分析,提出“多”中的“少”这一问题,即:新教材体现出新出现作者多、外国作者多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传统名家少、女性作者少等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作为法国中流砥柱的哲学家、文学家,福柯的文学观一直走在学界前端,《什么是作者》是他在法国哲学协会上的演讲,在这篇演讲文稿中,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并不在场的这一观点,和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不同,福柯更实际的提出了"作者功能"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谁之死?     
尼采的“上帝之死”是指只有否定了上帝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独立于世界,意味着一种伦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道德形象的人之死;福柯的“人之死”是指“人”这一概念将失去意义,意味着一种知识主体的死亡,是一种概念的人之死;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指作者的主宰地位被读者所取代,读者获得了自由,文本获得了独立,进而人们可以对文本世界进行可写性阅读。顺乎这一逻辑,现代人又提出了“读者之死”,主要是指具体读者的消失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读者死了”。  相似文献   

14.
作者之死是解构主义文论的一个论题。对此人们讨论颇多,然而多局限于解构主义内部作具体分析。事实上,作者之死虽然是解构主义的论题,但是它的提出绝非偶然和突兀,它是近现代西方文论范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罗兰·巴特及他的作品,笔者着重论述其作品《作者之死》中的主要思想。在其作品《作者之死》中,罗兰·巴特强烈反对文学研究中的"以作者为中心",行文中他声称作者的意图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相似文献   

16.
陈钿钿 《考试周刊》2012,(31):32-33
《左传》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详细而又具体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大体勾勒出春秋时期周王室及诸侯国的兴亡史。但是关于《左传》的作者问题却成为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有言左丘明所著,有称非左氏所成,更有说非出自一人之手者。本文拟根据大量史料,通过寻找史料中的疑点,论证《左传》的作者应为左丘明。  相似文献   

17.
怀疑《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之理由主要有二:一、陆厥已说“《长门》《上林》殆非一家之赋”;二、司马相如先于汉武帝死,而赋序开篇即说“孝武皇帝”。不过,据陆厥原文分析,“殆非”所说,本意为一家两赋,风格大异,几乎看不出为同出;而对《文选》所录作品序文的情况进行研究。如《长门赋序》非司马相如作。结论:《长门赋》为司马相如作,本无所疑。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阅读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篇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经老师或别人一指点,就变得大放异彩,仿佛人家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于是就慨叹:“读书万遍,不如明人一点。”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老师或别人面对的并不是一篇死的文章,他们看到的是作者通过文字展示给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则没能突破语言——尤其是一些看似平常的语言所造成的障碍,没能走进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和作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参考文献表“作者”项的姓前后著录规则使参考文献表中作者名与其原文的作者名原貌发生了差异,这给读者据此查找或检索原文和编辑加工文稿带来了麻烦,这个规则也因投稿作者的不理解而难以实施,修改的原则是:参考文献表“作者”项的书写格式应忠实于参考文献原文,这可使我们在以姓名的第一个符号作为检索线索的国际检索网中方便而迅速地检索出参考文献原文,还可避免差错,也不会与我国编辑出版的其他法规相冲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隐含作者”是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韦恩·布思于1961年在《小说修辞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叙事学概念。此概念自诞生以来在国际叙事研究领域被广泛运用,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隐含作者”来源于作者编码和读者解码的过程中,是作者构建与读者想象推导出的作者形象,它是一个与真实作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与真实作者之间呈现出相似性、互异性与对立性的对应关系。“隐含作者”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又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地阐释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