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上古饮食制度、城市规模、<三礼>及<庄子·逍遥游>文意等考查,认为<逍遥游>中"三餐"应释为"三口饭"或"一顿三口饭"为宜.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被认为具有"拯救美国"之功效的"揭发黑幕运动".对于这场由大众传媒唱主角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美国人编撰的新闻史均作了比较详细记载,而我们中国人编撰的几本有关"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著作和教材,只有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有所提及,他在论述普利策及其<世界报>同"社会大黑洞""进行不屈不饶地揭露与抗争"时说: "以后兴起的揭丑报道与揭丑记者,即所谓‘扒粪运动'与‘扒粪记者'也就源于此."[1]其他著作对此都没有提起过,仿佛美国新闻传播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这回事.  相似文献   

3.
7月3日,<浙江档案>杂志社围绕我省正在实施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制度,以"信息社会·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召开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八部书目为中心,从各书目小序对"地理类"的认识发展、"地理类"收书数量的变化、"地理类"子目细分的变化等三个方面对"地理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藉志>作为继<汉书·艺文志>之后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对小说的类别性质、源流功用有着较为深刻和进步的认识与阐述,反映出了其颇具学术价值的"小说"观,对后世的小说观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报纸的生存法则.面对全国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级党报的出路何在?<南阳日报·社会早刊>的创办,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党报与都市报的对接,而且很快产生"品牌效应",为<南阳日报>"高起点、跨跃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其实质是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人民、反政府的暴力犯罪活动. 但对此,西方媒体如CNN、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新社、德国<柏林晨报>等,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不客观的歪曲的报道,甚至大肆地鼓吹,歪曲、捏造事实,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恐怖活动".西方媒体在3·14事件中企图蒙骗不明真相民众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伤害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爱好和平和友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北京晚报推出了<国家>特刊.这份特刊可以分为<国家·策>、<国家·志>、<国家·传>、<国家·赋>四大报道板块.<国家·策>在四大板块中是居于领衔位置的.仅从标题不难看出,"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建国前夕面临重大抉择","社会主义的鸭子应该更好吃好","中国改革为什么会发生","改革目标模式摸索了十四年"……这一板块的内容,以全局的视野俯瞰了共和国60年走过的风云变化,讨论了事关国家命运、前途和方向的20个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12月,昆明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67年后,当年运动的亲历者——李岳嵩先生的后人,将父亲珍藏的"一二·一"运动死难烈士公葬典礼的照片捐赠给云南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8日至10日,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专题研讨班.研讨班结合<金华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影像·寻访>等具体案例指出了主题报道的创新路径,认为<影像·寻访>的成功就是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充分体现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曾撰文指出:"引导包含着指导,引导作用实际上也就是指导作用.指导性是新闻宣传的灵魂.但是发挥这种指导作用,前提是要人家愿意读,愿意听,愿意看." 刊登在<浙江日报>2003年5月28日一版上的评论<人·自然·经济·文明>,就是一篇讲究宣传艺术,让人"愿意读、愿意听、愿意看"的好评论.  相似文献   

12.
"真理的价格":本杰明·富兰克林与美国新闻事业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刷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平步青云,既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也有权贵荫庇的成分.他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并实现了双赢,但是这种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通过对<宾夕法尼亚公报>的细致分析,可以领会富兰克林新闻实践中功利而务实的风格.在20世纪,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共和主义,都有美化和剪裁富兰克林新闻思想的倾向.本文试图还原富兰克林的历史复杂性,重新思考作为美国新闻业基因的"真理的价格"理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为纽约出版界"巾帼三杰"之一,时代公司现任董事长兼CEO安·摩尔在时代公司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安·摩尔还是雅芳董事会和华莱士基金会成员,她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包括入选<财富>杂志评出的"美国商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50强"名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有"历史档案馆"之称的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对"5·12汶川地震"系列报道为样本,采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考察"信息公开"的环境下外媒如何获取"5·12汶川地震"信息并影响其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3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日报>等南京同城报纸都推出了南京解放纪念日特刊或专题,又一次形成同题竞争.本文通过对各报的特别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此次"4·23"报道中一些策划思路、报道方法,以期给同城报纸的同题竞争以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评论>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新世纪艺术十年·第三极文化理论与中国艺术发展"学术论坛.四十余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影视传媒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与会.  相似文献   

17.
"离其疏远,合其近密"这句话,出自<隋书·经籍志·总序>.<隋书·经籍志·总序>在谈完书籍产生、发展、各家著录及考察现存、公布收录总数之后,说"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本要之下,以备经籍志.  相似文献   

18.
"名噪一时",意思是名声在一个时期内广为流传(噪:众口传扬).例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国师阅文偶误>:"犹忆戊子春,娄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时."晚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母国政<海滩上的石子>:"参加演出的,都是北京各专业乐团里名噪一时的独唱演员."  相似文献   

19.
乔治·赫伯特·米德(G·H·Mead)是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与杜威、库利、帕克一起构成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第一代理论家.米德的传播思想主要在人际传播的范畴之内,而核心在于<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下面我们从本书中米德的自我观点出发,来考察一下米德在人际传播方面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无所不为"语出<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何晏集解引汉·郑玄日:"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什么事不干的,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如<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儒林外史>四六回:"他又是乡绅,又是盐典.又同府县官相与的极好,所以无所不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