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史志书目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志书目包括:历代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及其补作;历代国史艺文志、经籍志;政书、类书中的书目,以及地方志中的书目.史志书目对目录学发展有发凡起例作用,学术价值极高,保存书目资料最为系统、完整.应当加强对史志书目的整理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3.
"离其疏远,合其近密"这句话,出自<隋书·经籍志·总序>.<隋书·经籍志·总序>在谈完书籍产生、发展、各家著录及考察现存、公布收录总数之后,说"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挹其风流体制,削其浮杂鄙俚,离其疏远,合其近密,约文绪义,凡五十五篇,各列本要之下,以备经籍志.  相似文献   

4.
辽金元3史都无艺文志或经籍志.清人曾作了很多补缺工作.当代学者也有所建树.他们编的各种史志书目包括著录3代作品的通代艺文志、辽代专史艺文志和经籍志、金代专史艺文志和元代专史艺文志4类.这些文献大体反映了辽金元3代的著述情况,是有价值的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5.
唐以前之子部名家类著作,有两次高峰:一为先秦公孙龙子辨坚白同异,见<汉书·艺文志>;一乃魏晋时期识鉴人伦之作,见<隋书·经籍志>.汉魏之际,学术大变迁,以致二者虽均为名家,却大不相同.此前的研究重先秦而轻魏晋,为数不多的魏晋名家研究又都集中于<人物志>,忽略了魏晋诸名家类著作作为一个整体的共性.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隋书·经籍志>所载魏晋子部名家类著作之书名、作者、亡佚、辑佚情况,并通过比较今存之<人物志>与辑佚所得之<士纬>,找出魏晋名家在观念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崇文总目>现存的三十篇类序,有十二篇或者可以拾补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遗阙,或者已经突破前<志>成说,展示出了中补前<志>的学术功用.另有十三篇或详叙社会功用,或概迷门类源流,也凸现出了扬弃前<志>的学术智慧.尤为重要的是,还有四篇或厘清新类始末,或总结学术规律,更彰显出了超越前<志>的学术价值.此外,还有正史类序一篇虽学术意义不大,却是北宋中叶时代精神的折光,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总之.<崇文总目>类序颇有价值,是可以与<汉志><隋志>小序并驾齐驱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清代学者对正史艺文志(经籍志)书类书目的增补情况,并对其特点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增补书类书目的变迁,厘清各个时代的书目区别、消长情况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以为读者有效地利用尚书学典籍提供一份比较全面、可信的书目。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我国官修史志目录学著作中的三座里程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流变.通过考察三部目录学著作对道家文献尤其是<庄子>相关文献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对<庄子>在古代较为复杂的传播与接受历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既承续了《汉书·艺文志》的优良传统,又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它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体例上更为统一,具备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是一部后出转精的目录学著作。了解《隋书·经籍志》对《汉书·艺文志》的超越,有助于正确认识《隋书·经籍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即已著录,置于道家类,云:"《文子》九篇。"班固注云:"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然检今本《文子》,"周平王问"只存"平王问"三字,皆无"周"字。自《汉书·艺文志》之后,众多朝代史书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中都有关于《文子》的记载。如《隋书·经籍志》载有《文子》十二卷,其注云:"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亡。"《旧唐书·经籍志》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