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文思 《出版参考》2012,(Z1):15-16
正近两年,手机阅读发展迅猛,公车上、地铁里、站牌前随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浏览新闻、发微博,看小说。可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很多人只要稍微有一点闲暇时间,如等候时、旅途中、临睡前,就会拿出手机看  相似文献   

2.
赵鑫 《出版广角》2014,(17):48-49
正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资讯等内容都是当前用户手机阅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阅读一跃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阅读方式。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  相似文献   

3.
手机阅读指的是以用户的手机为终端进行移动阅读的一种行为。手机携带比较方便,而且交互性很强,当前社会中很多人都开始在空闲时间利用手机进行阅读,例如新闻、小说、资讯等内容都是当前用户手机阅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看电子书、听音乐、玩游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然而,目前大多数手机都能浏览某些格式的文本文件,但是如果想要看完整版的电子书,一般都需要借助于第三方阅读软件。为了真正让移动阅读走进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手机媒体起步最早、最发达的国家.在日本,不少人会用手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杂志,用手机扫描购买商品或者在便利店支付费用,还可以通过刊登在杂志上的二维码来预购商品或上网.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不可缺少的“个人专属服务器”.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所谓手机阅读是指人们利用手机终端浏览、阅读数字化的内容,包括通过短信\彩信、wap\3G上网、下载电子书、阅读应用软件(App)等进行的阅读活动.2012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为2.91亿,而到2014年上半年,仅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用户规模已超1.5亿,较2010年增长5倍多.可以说,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7.
手机阅读的冰与火——对手机阅读未来成长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桔 《新闻实践》2011,(10):69-71
随着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和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基地近年的建成和成长,手机阅读闪电般地闯人了中国人的阅读生活,并且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当网络阅读是否会灭亡纸质阅读的争议犹在耳边,手机阅读又呼啸而至。手机阅读市场迅猛增长不容小觑——2011年一季度中国手机阅读营收规模破10亿,环比增长14.26%。  相似文献   

8.
"手机说"是个奇怪的名字,它真正的含义是适合手机阅读的小说,因而"手机说"并不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而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现今各种文学大赛很多,各式的网络文学大赛也很多,但是以手机为首要阅读载体的文学大赛,即使包括短信、笑话等微型题材,却也并不是太多,毕竟将手机作为阅读终端,是这几年才勃发的风潮.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作用下,智能手机在社会中逐渐得到普及,手机电子书、手机杂志、手机视频、手机电子报等移动阅读方式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并代替传统阅读方式成为当今网络时代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本文以我国手机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我国手机阅读量现状的分析,探究了手机阅读的优势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我国手机阅读量激增下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手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人须臾不离的手机成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步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欣赏音乐、上网冲浪……手机不再仅作为通讯工具,更承担了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当技术不再成为瓶颈的时候,手机媒体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纸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平面媒介创建了手机报纸,手机报作为报纸的另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读报纸、读书、欣赏音乐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被现代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可能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收看电视、读报纸、读书、欣赏音乐都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不论是在公交、地铁上,还是在餐厅等人、或是路旁候车时,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正举着手机埋头阅读,种种迹象表明手机阅读时代已经来临。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份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之间的国民中,曾利用手机阅读电子出版物或游览网页的人数占整个国民阅读人数的23%,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其中52%的是农民。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不论是在公交、地铁上,还是在餐厅等人、或是路旁候车时,到处可以看到人们正举着手机埋头阅读,种种迹象表明手机阅读时代已经来临。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份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之间的国民中,曾利用手机阅读电子出版物或游览网页的人数占整个国民阅读人数的23%,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其中52%的是农民。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余年来,即此世纪之交的时代,随着电视、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藏书与读书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数据库、电子书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藏书理念;而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也改变着传统的阅读习惯.这是读书人生活的一场真正革命,不能不让人迷惑与反思.我们对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或许正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3G业务的迅猛发展,加之功能不断强大的手机终端,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图书,转而通过手机阅读.在手机阅读的新环境下,阅读对象变得扩大化、阅读终端开始多元化、阅读模式更加多样化,阅读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扩大.手机阅读以其随时随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为阅读产业打开一片巨大的蓝海.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7.
许海燕 《出版广角》2015,(8):110-1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类电子产品能够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促进了人与世界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快捷.大众文化的发展较为迅速且影响范围广,其产生于欧洲,影响着整个世界.大众阅读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大众文化重要的接受形式,是大众文化发展和影响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影响,产生属于各个时代的鲜明特点.本文重点介绍大众文化及大众阅读,试图解读大众阅读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阅读方式是受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制约的,有什么样的阅读介质,就有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手机阅读等)新媒体愈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4月21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口一年间增加1亿多人,足见其推进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在数字化阅读方式中,手机阅读是最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因为手机阅读不受空间限制,能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只要有空就可以拿出手机翻一下、看一看.据调查,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14-17周岁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为32.93分钟.无论在商业区还是地铁、公共汽车上,90%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即使身边有同行的朋友或伴侣,也不忘关注手机,甚至忽略了身边人的存在.那么,手机媒体这一便捷的传播、阅读方式能否移植到中医药期刊、图书的出版发行上,使之服务于更多国民的健康呢?  相似文献   

20.
现在,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很多手机品牌也很注意手机的拍照、摄像功能,比如说i Phone、oppo手机的像素都是非常高的,拍出来的画面十分清晰,完全可以代替相机。手机满足了很多爱好摄影的人的需求,手机也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上传信息或者图片,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而且手机对新闻摄影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