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在《梵高的坟茔》里,范曾以愤激、直率的文风,表达了天才寂寞以及对艺术家和他执着地为艺术献身精神的一种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分析了形成作者这种文风的原因除了本人的性格外主要是受老庄古典浪漫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的性格是歇斯底里性格,即易受暗示、强烈的自我中心需要、情感极端化和富于幻想。这一性格的无意识与其具体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其学术思想的独特性。带胎衣而生的文化解读为其性格的暗示性注入"伟人"意识;生命"归土"概念与对死亡的预期为其歇斯底里暗示性注入"死亡"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非友即敌的结友方式、专横性格则是其歇斯底里性格自我中心需要和情感极端化的体现;其人格结构理论反映了他的歇斯底里幻想性。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家和教育家,他曾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理智的国度,他所提出的"性格形成学说"也源自于此,强调人的性格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育人就是形成他的性格。欧文十分重视教育,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思想,他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赋予其生命力,同时也向教育界证明了"环境决定教育"理论的科学性。虽然欧文的教育思想属于空想主义范畴,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其平易风格的散文创作开启了一代文风。欧阳修散文平易风格的形成与他的思想特色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宋代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和作家性格性情的影响。欧阳修的散文风格不仅体现了作家仁义宽厚、敏感细腻、贴近生活的文化性格,也体现了宋代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和归于平淡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元、明易代作家危素的诗文创作内容和风貌,及因其自身性格和外部原由造成最后的悲剧性结局,认为他的作品既歌功颂德,体现出元代中期"盛大春容"文风延续到元代晚期的一面;又不得不睁开眼睛,如实描写易代过程中残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元代晚期文学创作向现实回归的一面。至于他的为人,自然多媚骨,少气节,以致在易代关头转事明朝,为新主所鄙视,成为废臣,最终凄凉地死去。但是,他保存前朝史料,"亡国而存史",尚有值得鉴谅之处。  相似文献   

6.
卅年高考,选拔贤能,功不可没,然高考作文"文风"蜕变,审题立意、行文内容、谋篇布局、语言文采诸方面均出现"套作"现象,形成"骈文+八股文"的文风。究其原因,与学生生活、教师指导、高考阅卷诸方面干系最大,而立于文化历史、选拔制度、时代背景之上窥探,其形成之因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息息相关。韩愈的"以文为诗"具体表现为:以散文题材入诗;以古文章法、句法、字法入诗;以议论为诗;以赋笔为诗。这是韩愈诗体诗风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文体文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唐诗人李益祖上是功勋卓著的陇西高门大姓,而他自身在政治上却少有建树。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富文华少吏材的能力缺陷是形成李益这种身世与生平之间巨大反差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江泽涵 《教师博览》2013,(12):20-20
<正>山涛,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尚书吏部郎。这一年,他又要高升,朝廷让他举荐一人继任。嵇康在七贤中最有才学,也最放任随便,并且敢于蔑视权贵。山涛很敬重他的人格,就真心诚意地上书推荐。可嵇康这人啊,不仅没有感激,还写了一封绝交信——就是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风犀利,是史上第一篇真正体现文人独立性格的讽  相似文献   

10.
朱熹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所形成的理学派别,因把"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是形而上学之"道",是宇宙的本源),在后世被人们称为"道学派"。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主要在南宋孝宗乾、淳年间,其在理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辞赋创作,无论是书院类辞赋还是世俗类辞赋,理学思想始终都是统摄其作品的主线,但其赋作并没因此陷入单纯说理的困境,相反在其辞赋中朱熹把文道关系结合得恰如其分,形成了醇厚典雅,雍容不迫,寓理于景的文风,他的辞赋作品也因此被同时代或后代人视为骚体赋作的楷模,具有了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先提出了党风这个名词,并对其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1942年,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所作的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又精辟地论述了我党长期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作风"。  相似文献   

12.
作为竟陵派的两大旗手,钟惺和谭元春在党争中的态度迥然有异,性格上的反差导致交往原则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促成了竟陵派幽深孤峭的文风。然而,随着政治危机的加剧,竟陵派无法避免重蹈公安派的覆辙,体现了东林党议对晚明文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黄土画派中最独特的一员,刘大为的绘画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通过多种艺术形象符号,成功地塑造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多重文化性格。具体讲,就是他通过骆驼和沙漠艺术符号,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负重文化人格;通过骏马与草原艺术符号,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由文化性格;通过牧民与牧场艺术符号,显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劳动文化性格;通过历史与现实艺术符号,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探索文化性格;通过英雄与回忆艺术符号,彰显出我们中华民族的革命性格。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重构出了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坚韧的荒原跋涉者"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4.
在他的内心,他始终是一个剧作家,他的头脑就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一刻不停地转,我爸爸这一生从来感受不到"知足常乐"和"随遇而安"的心境。晚年的日子里,他一直为写不出东西而痛苦。这种痛苦不像"文革"时期的恐惧那样咄咄逼人,人人不可幸免。这种痛苦是只属于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是英国著名作家。他于1954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蝇王》一经问世,即引起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用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来分析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他们的性格中起了不同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静涛 《考试周刊》2011,(12):44-45
性格即命运,性格让萧军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他也因此而守住了鲁迅以来"五四"新文学的某种精神传统。他拒绝像同时代的许多作家那样,在正当的名义下无条件地放弃个人生活和思想的权利。延安时期,萧军以"不知众嚣,独具我见"的勇气做到了"人"与"文"的双重坚守。  相似文献   

17.
<正>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以晚清光绪年间的天津卫为背景,以半文半白的文风描绘了当时市井民间流传的奇人奇事。书中描写了十几个性格迥异、独具特色的人物,每个人物各自成篇,文字简短精练,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特征和性格,就像是绘画中的速写。在冯老师的笔下,天津能人各有各的看家本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专业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能人巧匠。  相似文献   

18.
李洪梅 《天中学刊》2007,22(6):62-64
阮籍为人为诗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悲抑的痛苦情绪,这种痛苦源自于他的性格。阮籍性格内向,做人谨慎小心,内在情感从不轻易外露,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内心痛苦不堪。他的怪诞行为、旨意不明的诗歌正是这种由性格导致的痛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前贤时人对《原道》篇所言之"道"的众说纷纭,不惟字句理解上的差异,亦忽略了"道"在此篇中涵义的丰富性。刘勰在推原"文"之起源的同时,亦在推原"道"的发展。《原道》篇的深层意图在于言"文"而非言"道"。"道"的发展是通过"文"的发展来展示的。《原道》开篇所言之"道"是宇宙生成的终极之道,中间部分所言之"道"是道家之道,最后所言之"道"是儒家之道。刘勰通过"道"的丰富涵义的内在转换,意欲为"文"的起源找到终极,从而通过强调与神化儒家经典来纠正时人对文章形式过分追求的文风。  相似文献   

20.
文风是文章的作风。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全面地阐明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文风问题的认识。一、文风论思想贯穿着《文心雕龙》全书《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分四大部分:总论,文体论,写作论,鉴赏批评论。虽然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是都贯穿着文风论。总论部分三篇:《原道》、《征圣》、《宗经》,主要论述文章的产生和文章写作、批评的准则。这是属于认识文章的总的原则,也可看作认识文风问题的总的原则。刘勰的《文心雕龙》不是毫无背景的纯学术著作,而是有感于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流弊的发愤之作。本书第一篇《原道》所论述的文章‘本乎道”的观点,便是刘勰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