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把近代文化转型放在近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考察,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从分析近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轨迹和历史特征入手,明确地划分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四个历史阶段,阐释了各个历史阶段上文化转型的基本内涵与特点;通过学术史的系统总结,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研究中应当着力探讨的若干重大课题,并对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为深化和拓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应当进一步深化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变迁尤其令人瞩目。近20余年间,在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强烈呼唤之下,学术界对近代中外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研究日益重视,古老的历史学同样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似乎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旨趣。分析现有成果及研究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从社会群体考察社会变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称得上是一个别具特色的研究视角。群体与社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新兴社会群体的产生,就是社会变迁的具体反映。虽然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3.
马尾船政的创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她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近代军事工业基地之一,培育了一大批海军和科学技术人才.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大变迁、福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船政文化的形成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文章主要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详尽分析了船政文化的形成要素.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中国近代史的总体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史、社会史、人物等方面,对近五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指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问题的出现,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会不断地走向深入。大批新的成果也会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注重史料的考释,又要侧重学理的阐述。就目前而言,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视野的拓展并不矛盾;探究报刊等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关系是中国近代新闻史教学与研究的焦点;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从微观层面来考察。  相似文献   

6.
林家有教授主编的“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研究丛书,最近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共计18种,每种30万字左右。全套丛书以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互动为主轴,从各个角度探索了政治与社会变迁的辩证发展关系,既促进了中国近代现政治史研究的深入,又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对于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尤努力  相似文献   

7.
开埠通商、修筑铁路、抗战内迁是近代云南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的三件大事。对这些大事因缘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近代云南社会变迁是云南在英法殖民主义扩张的背景下被动接吸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主动迎接挑战的过程,其社会变迁的动因不仅源于英法殖民渗透带来的冲突和近代化示范,还源于在强烈的民族危机下积极主动推进云南近代化的政府和先行者。如果说开埠通商、滇越铁路的修筑强行启动和加速了近代云南社会变迁,那昆明自开商埠、自建个碧石铁路就以主动的方式升华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抗战内迁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最终使云南站在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前沿。  相似文献   

8.
辜鸿铭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辜鸿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无疑对深化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乃至近代思想史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辜鸿铭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史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主因。具体说,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及国内新式教育的兴起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领袖群体,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与五四运动的政治实践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中国工人阶级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成长起来奠定了中共创建的阶级基础,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形势及政治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中共创建的政治条件。换言之,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诸多层面,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领袖群体"、"指导思想"、"干部条件"、"阶级基础"、"政治条件"等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近代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近代知识分子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显得矛盾重重.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怀疑与否定,承认西方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传统文化眷恋不舍.王韬的文言小说正是反映了文化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这种特殊心态,他在妇女观、婚姻爱情观、科举观等几个方面都体现出经过了西方文化洗礼的崭新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对传统文化仍然藕断丝连.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重点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及其文化转型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热点。在哲学视域中,文化有三重维度:从广义分析,文化即"人化";从狭义分析,文化即社会意识形式;从生产力分析,即"文化生产力"。中国的现代文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理性精神和民主精神引领下,汲取现代工业文化精髓,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的综合文化系统。当代新疆民族文化要向现代文化转型,首先,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新疆文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其次,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质是新疆文化转型的关键,最后,文化产业是文化转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文化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转型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文化研究因此成为一种全新的理论框架和分析维度。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近年来我国文化转型的研究现况,本文从历时维度、现实维度、民族维度梳理,以进一步厘清未来的研究走势。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的消费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消费伦理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普遍接受享受生活的伦理观念;开始接受消费信贷的伦理观念;健康、环保的绿色消费伦理观念逐步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消费伦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当代中国消费的伦理规范体系问题、消费伦理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问题、消费主义的批判问题、奢侈的伦理分析问题、消费的自由与社会责任问题、广告在消费活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大众文化消费与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层次正日益分化;人之活动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日趋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元化主体;社会活动因素及其文化观念相互碰撞与震荡;新的社会关系及其文化理念正不断衍生。这些新的社会特性归根到底是由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三维文化向度所引起。我国当代社会的主体文化及其现实力量,内在地规定着我国当代社会必然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顺应社会对教育家的呼唤,当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专家。这些教育专家出现的背景和成长的规律是什么,是很多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五位语文学科教育专家成长经历的审视,从时代和学科的角度探讨了教育家成长的社会土壤和基本规律,最后指出,当今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教育改革是教育家成长的社会环境,而语文教师在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中,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具体过程体现为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文化模式的急剧变化,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猛烈的冲击和震荡,形成的文化震荡使得人们对其角色的认知、行为目标的选择和人格的取向都发生了变化.通过文化手段调适文化震荡对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取向的影响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是开始于100多年前并已跨越三个世纪的老命题,这一命题历程漫长、道路曲折,往复循环而未得要领,“转(zhuǎn,上声)型”成了“转(zhuàn,去声)型”.社会转型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深化不应孤注于“四个现代化建设”之经济指标与器物层面,更应观照文化价值和制度安排.社会转型更是当今中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问题万难全仗GDP主义崇拜和经济体制转轨就能解决,还必须通过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即“第五个现代化”,实现国人心理基因的革新及其思想、心性的转型.惟其如此,才能有望走出“社会转(zhuàn)型”的循环怪圈,实现“社会转(zhu(a)n)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当代中国的大转型,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裂变,从而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力,着力维护思想文化领域的稳定,增强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是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