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选择了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合成作为学生的一次文献实验,学生按原料配比,碱的浓度,碱的加入方式等不同因素设计了一系列对比试验,总结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 (选修 )的学生实验五《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中 ,“纤维素的水解”部分 ,学生很难准确掌握 ,常会出现如下情况 :1 .加碱中和时 ,加碱少了 ,水解液显酸性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加热就没有红色的氧化亚铜生成 ,实验失败 .(这种情况较普遍 .)2 .加碱中和时 ,加碱多了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且学生没有学到加碱中和的应有知识 ,实验也不算成功 .为了辅导学生做好这个实验 ,现将此项实验作了改进和探索 .一、由于纤维素水解用的是浓硫酸 ,且一般来说学生用量都是偏多 ,我们除了教育学生准确使…  相似文献   

3.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改善为背景,设计了热处理、碱处理和热碱联用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实验。实验教学形式采用Jigsaw合作式学习模式,使其融于实验理论及背景学习、实验内容设计以及实验结果讨论的环节中,通过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自动化技术实验室原有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革,采用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开发了基于PROFIBUS-DP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经过改造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实验装置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实践表明,该平台提高了实验效率,有利于学生了解目前先进的控制技术,是掌握PLC应用技术、学习过程控制工程、研究控制算法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的性质,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能熟练取用碱及其溶液。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LC-变频器实验台的硬件组成、软件实现的功能,并结合实验台开发了新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的实施,将当今在自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PLC、变频器及触摸屏技术引入教学,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本节内容是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中碱与盐的性质学生实验的内容。初步学习了第一章中碱的化学特性,并结合已学习的用实验现象确定物质性质的检测方法(如用试剂、试纸检测颜色变化,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等),在实验室中进行碱的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教案广东省广州市桂花中学(510400)叶志贞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识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掌握它们的分子组成,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为学习碱的通性打好基础;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原理及掌握实验操作的能力,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揭秘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为项目主题,在项目式学习中体验科研过程,以侯氏制碱的流程为线索对比索尔维制碱,将宏微结合、实验探究、变化与平衡思想融入其中,分析侯氏制碱的创新点.在具体问题情境下帮助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提高学生对信息理解与整合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升抽象概括与演绎推理思维水平,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嘌呤碱鉴定实验异常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嘌呤碱鉴定实验中,教材给定的操作程序是:取1mLRNA水解液加入过量浓氨水再加入1mL0.1mol/L硝酸银溶液,观察嘌呤碱银化合物絮状沉淀的出现.此项鉴定操作简单,现象易于观察.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观察不到嘌呤碱的银化合物絮状沉淀,还有的学生却看到了黑色氧化银的出现.为了解释上述现象,我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找到了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 实验改进 1.1 酸、碱、盐的性质 酸、碱、盐的性质是初中化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必须让每个学生亲手做一做有关的化学实验.用试管做这几个实验就非常麻烦,不仅需要的试管多,而且浪费药品,不利于每个学生操作.如果改用井穴板做这几个实验就省事多了.井穴板的特点是:井孔多、体积小,既便于每个人操作,又不浪费药品.由于这几个实验的实验现象丰富多彩,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人人有事做,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了,让他们眼、手、脑并用,学习效果也随之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人教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从“依据已有事实,初步论证酸与碱的反应→利用建构模型,论证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辨识微粒变化,推理酸与碱的反应”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从素材收集、实验事实、宏观微观等视角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推理论证。围绕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分析,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通过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个例论证,推理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普遍规律,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以初中化学酸、碱、盐为例试行发现法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改变了学生对抽象理论深奥莫测的看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氯气与水、与碱的反应在教材中只是提到了它们能发生反应,但缺乏真实有效的实验支持,学生充满疑惑,教师可边讲边实验,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体积小,价格较便宜,操作简单,耗时相对要少,有利于课堂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往往会使用碱与铵盐反应设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相似文献   

16.
把废旧塑料矿泉水瓶用于化学实验,设计了探究气体的溶解性、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探究分子的运动等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身边物质有用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4):130-135
为锻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提出一种依托SIMATIC PCS7系统和SMPT-1000实验装置的预测控制实验系统。在介绍SIMATIC PCS7系统的基础上,以OPC通信协议为桥梁,实现了预测控制算法在SMPT-1000实验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高级过程控制算法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有些化学实验根本无法开展。但如果能把部分学生常规实验进行微型化,既可使实验得以开展,又可节省经费、提高时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初三《碱和盐的性质》的常规实验就可改为微型化实验。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是在一个瓶里放入一些碱的粉末,倒进一点水,使其湿润,再倒入一些醋,瓶里就会产生二氧化碳,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通过实际操作,该实验装置不理想。由于此实验装置是固定的,向瓶里加碱粉与醋很不方便,而碱粉与醋反应的速度又快,学生往往来不及塞紧瓶口塞子,(还没有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时),它们的反应便结束了。为此,学生做此实验时,常常是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足或收集不到二氧化碳,导致实验难以成功,直接影响了学生…  相似文献   

20.
7E教学模式包括“激发”“参与”“探究”“解释”“精致”“评价”“延伸”七个环节,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文章以“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例,将7E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教学,并用实验工作单进行辅助,组织学生设计和实施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不足,并改进实施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从而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