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徐珊  刘笃池 《科研管理》2019,40(10):240-249
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组合效率法测度剔除管理和环境因素影响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两个角度,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情境下企业金融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金融化对中国非金融企业技术创新无论从创新投入角度,还是创新绩效角度都主要表现为“拉动效应”;金融投资和实体经营的利润率差异是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当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时,企业金融化才会对创新投入表现出“挤出效应”;并且,非国有企业在管理效率和创新绩效方面均高于国有企业,金融化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效应”也高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制造业行稳致远发展的新动能。将数字经济纳入全球价值链(GVC)分析框架,从广度和高度双重维度刻画GVC升级特征,阐述数字经济影响GVC升级的理论机理,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GVC升级的总体影响、行业异质性影响及技术与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GVC各环节的空间布局与价值分配,通过发挥网络连接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值创造效应影响一国及其特定部门的GVC广度与高度;(2)在样本考察期内,数字经济总体上对中国制造业GVC广度和高度均有促进作用;分样本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出和总样本相同的影响特征,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经济的GVC升级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GVC升级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单门槛效应。因此,掌控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数字化改造仍是当下之急需。本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数字经济的经济效应,并为制定制造业GVC升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悦  宋超  徐芳 《科研管理》2019,40(1):12-2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从科学与技术交互的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试图对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产出三者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模型分析。研究结论显示,科学产出和技术产出之间相互促进;相比技术产出,科学产出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产出;经济产出促进技术产出的效果要好于对科学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出,“科学-技术”交互效应是存在的,并且对经济产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情况对“科学-技术”交互效应的实现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现有文献关于金融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研究,阐述了金融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意义,分析了数字经济下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机构职能定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剖析五年规划是破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谜的入口。而当前学术界对五年规划绩效的实证研究较少,从省域视角切入的更少。本文从省级五年规划实施对规划绩效影响的角度,构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与“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混合模型,以重庆市“十二五”规划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执行主体对规划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划实施资源对规划执行主体-规划绩效的中介效应显著,而规划组织特征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和规划科学水平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双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于如何评价“双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当前“双创”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如何等问题还缺乏理论关注与实证研究。研究结合“双创”发展特征,在修订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双创”驱动经济发展要素模型并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24家企业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双创”驱动经济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双创”驱动经济发展效果明显,但仍有部分要素需要进一步关注与改善。  相似文献   

7.
江静 《科研管理》2011,32(4):1-8
政府公共政策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公共政策和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一直不乏“促进论”和“抑制论”的争论。现有文献还缺乏系统研究对此进行甄别。本文认为,政府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激励具有差异性,从而无法简单归入“促进论”或“抑制论”。本文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26326家规模以上内资企业、2970家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3625家外资企业分析对象,通过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政府对内资企业研发活动的直接补贴政策显著提高了内资企业的研发强度。这支持了“促进论”的观点;(2)税收优惠政策对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创新活动增加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这是“促进论”中成本效应发挥的重要结果;(3)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研发强度与政府直接补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抑制论”中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政府直接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了负面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实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以对内外资企业都统一的公平的税收优惠为主而减少直接补贴的使用;在利用直接补贴对企业研发提供支持时,应以对内资企业补贴为主,减少港澳台和外资企业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8)
利用1999~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集聚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影响;经济集聚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集聚能够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据此提出了推动经济集聚集约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开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助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晓  徐伟  杨凡 《科研管理》2019,40(7):119-130
风险投资与创新存在特征耦合,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内在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并不统一。使用1995-2014年中国31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风险投资和创新的时空协同关系,并应用面板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两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创新具有“作用效应”,并存在两类作用路径,分别通过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和增值服务实现,但风险资本排斥进入研发活动,资本的逐利性也导致其抑制创新,而增值服务则能有效促进创新,因此“作用效应”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这两类反向路径的强弱关系;创新对风险投资具有“选择效应”,表明创新是风险投资甄别“标的”企业的有效信号,能够刺激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但并不影响风险投资的金额数量。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块链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就是“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大量相互矛盾之处。这是因为现有研究由区块链出发推演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混淆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特征和区块链理念三个范畴。在梳理三者边界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种“区块链+”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对比分析,发现由区块链集成技术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组态决定了其与具体领域结合时表现出的商业模式新特征。这些特征一般表现为数据权、隐私和数据成本等方面,即“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例如打破垄断、独立自主和合作共赢等,与区块链创生的理念相契合。由此得出“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路径为,区块链技术组态到具体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再到区块链理念与商业模式理念的双向影响。形成三者循环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为不同领域“区块链+”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区块链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吴晓怡  张雅静 《科研管理》2020,41(5):250-258
基于2003至2017年国内省级面板数据和跨国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得分法,本文研究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从移动网络及人才培养、通信技术承载力、经济技术基础三个维度构建国内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测评体系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突出的省际差异主要反映在通信技术承载力和经济技术基础两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三个维度构建国际数字经济发展测评体系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全球第二,但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距,人才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美国。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杜聪  王峤  刘修岩 《科研管理》2020,41(7):110-119
 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带来城市房价激增,这会不会造成对创新要素的挤出,从而导致城市创新脚步放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住房供给约束推高房价,从而挤出创新活动,并导致创新产业在未达到成熟之前过早分散化的理论机制;进而基于2006年-2013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工业行业创新指数数据,采用不可开发土地比例和国际钢材价格等外生冲击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住房供给约束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供给约束通过推高房价会极大的挤出城市的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一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导致创新产业在其创新活力尚未充分发挥之前,过早的被从多元化大城市挤出到专业化中小城市,即出现了创新活动的过早分散化现象。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异化住宅用地供给策略和构建城市群协调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实体企业利润持续收窄,实体企业纷纷转向投资房地产。本文发现: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压力以及财政需求,是驱动实体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宽松的货币供给,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偏好,为从事地产投资的实体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实体企业强化房地产投资的强度。从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来看,本文发现:房地产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挤占效应“,而无法对企业的资源起到”挤入“的功效。本文基于“驱动—传导”机制,对“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数字经济水平细分为数字基础建设水平、数字化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三个方面,依托浙江省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探索这三类因素对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均能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其中数字技术创新科研水平由于其成果应用具有较小的时滞性,发挥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5.
张樨樨  董瑶  易涛 《科研管理》2022,43(7):124-134
数字经济通过压缩信息传递时空距离,增强了区域间技术转移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利用专利转让数据构建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结合模体分析揭示区域技术转移网络的局部结构特征,并通过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数字经济、区域软环境对技术转移网络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呈现出强互惠性、弱传递性的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技术转移向纵深发展,但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技术转移网络中存在“富人俱乐部”特性与“技术孤岛”困境,将进一步加深区域间技术鸿沟;区域软环境因素中,法制环境、技术环境、政府治理环境、金融环境均对技术转移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环境正向调节数字经济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据此为推动区域技术转移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并对双向FDI互动发展的程度进行测度;其次,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双向FDI互动发展对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后,实证分析了创新驱动效应在劳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之间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制造业的27个细分行业的IFDI与OFDI具有显著的互动发展关系,且其互动发展程度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耦合协调度最高;其次,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程度对各行业创新能力都有着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中国制造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而且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技术密集型行业双向FDI互动发展的创新驱动效应最大;此外,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受政府支持、科研人才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开放程度及外贸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通过梳理归纳疫情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比较系统地阐释了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机遇,并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分析疫情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疫情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众多机遇,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冲击下的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需求。实施“增强动力型”结构改革是政府化疫情危机为产业发展新动力、培育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环节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机制,采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所在27个地级市2012到201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全局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典型工业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以及对其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利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依旧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推动典型工业化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推动产业转型速度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在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老工业城市的推动作用要高于资源型城市。基于实证结论提出数字经济助推典型工业化城市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城市专业化格局的影响。理论上,数字经济发展以增加不可贸易商品份额,缓解时空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和数字空间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三种形式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促进了城市专业化格局的变动。实证上,本文以“国家智慧城市”政策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的计量方法较为外生地识别了数字经济对城市专业化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城市就业集聚和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中心-外围理论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对城市专业化的提升和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主要是集中在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专业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推动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和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政府加快数字化转型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韩璐  陈松  梁玲玲 《科研管理》2021,42(4):35-45
为了从城市层面定量验证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基于2011—2016年286个主要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在剔除特殊城市样本,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更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对于创新能力越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越明显,从而导致城市间创新能力差距扩大;创新环境(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能力二者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即在人才集聚程度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应以人才集聚和金融发展为抓手,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此外,应重视数字经济会扩大城市间创新能力差距这一现象,在促进数字经济驱动城市创新发展过程中,加强城市间帮扶与合作,避免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