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爱红 《天中学刊》2002,17(3):118-119
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分析比较“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 首先,两者都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全…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一种高度科学抽象的“总结论”,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概括。“三个代表”三句话就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发展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和群众史观三大基本规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论”继承了文化的人民性理念.更强调文化先进性.强调文化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主要任务,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文化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综舍国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以人为本"人学思想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解读。从人学的视角来看,邓小平在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以“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是准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以人为本”人学思想。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解读.从人学的视角来看,邓小平在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以“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是准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以人为本”人学思想.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在中国的接受者和推行者。文中以“人生的教科书”与“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周扬文艺思想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在接受和推行过程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丰富,我们的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正确处理学发展与继承,继承与扬弃和亦此亦彼的辩证关系,才能准确和把握“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使之成为我们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郑异凡指出,由于“同时发生论”是马恩早期的片言只语,以及相关文章发表时间等原因,“一国胜利论”不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郑异凡的《一个流行说法与误读马恩》的文章谈了自己的看法:马恩的“同时发生论”包含“一国胜利论”的思想;“一国胜利论”是对“同时发生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道简易行”以及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实施“八荣八耻”的有效途径是循末以及本、谨外以养内以及分层次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构建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道德失范,扬弃传统道德,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到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已基本形成。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3.
"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把"八荣八耻"与学校开设的国防教育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推动学校形成良好和谐的校园风气,而且又可以增进学生读书学习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对于引导青年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去,渗透到高校制度建设中去,渗透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中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实践体验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导,要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信念,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17.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来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这个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社会整体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转型期的特定历史现实,导致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缺位的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英语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英语谚语的德育功能,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及其意义,列举了一些与“八荣八耻”有关的英语谚语,力求达到让学生既学习英语谚语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对“八荣八耻”与良好人格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指出践行“八荣八耻”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我党的优良作风,要坚决反对和鞭挞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青年大学生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强人格品质锤炼,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进步潮流做出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