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门事验科学。也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过去通常都只采用“讲—练—考—评”的复习模式,不做实验。即使复习到化学实验部分,也常常是口头上讲,黑板上画,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学生反映:化学总夏习,听起来都懂得,考起来不会。在最近两年的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我区部分中学打破旧的复习模式,借助实验,大胆采用“激兴设疑,实验验证,引导解难,综合升华”的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复习,在复习中实验,提高了复习兴趣,受到了学生欢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值得一提。他们在采用这种复习方法时,教师始终占有教学的主导地位。他们首先采用设…  相似文献   

2.
实验方案设计是高三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考能力测试培养的必然方向。在教学中,让学生到实验室按课本要求多做实验,通过入门、拼装、纠错或改进、应用或创造四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能系统地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等知识,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以原理为切入点设计方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在高三化学人教版(必修加选修)中的演示操作很不方便,实验现象也不够直观,而且用到比较贵的化学试剂AgNO3。现对此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前,一位初三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刚上化学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感觉真得新奇。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做了,一开始还觉得有意思,但做了几个试验后,发现化学实验也挺没劲的。因为我们做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做过了,不用做也知道结果……”  相似文献   

5.
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实验中,教科版初二课本中提出用海波或冰做晶体熔化实验。由于海波的纯度不高,加热火源的大小不易控制,学生做此实验不易成功。而用冰做熔化实验,由于冰是块状固体,即使把它碎成小块,每块冰之间仍有间隙,因此用冰来做晶体熔化实验熔点还是不稳定。而探究晶体凝固实验,也只是一带而过。课本中提议把一杯水放进电冰箱冷冻来解决晶体凝固实验,如何操作,没有了下文。让学生们打开冰箱门观察,还是关上冰箱门观察呢?很显然,测量温度也遇上了麻烦,故这样的实验不合适课堂教学,也不方便操作。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如下…  相似文献   

6.
1纤维素水解 (1)问题的提出 笔者在长期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高中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纤维素水解”演示和学生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如滤纸容易被炭化或没能掌握好纤维素水解的时间,结果实验很容易失败或者成功也很费时。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65页实验4—1到实验4—4,都需要用到氯气,共4瓶。因本校有26个平行班,7位任课教师,这一节内容分散在大约一周时间内,也就是说实验教师要在一周时间内,每天制取氯气。我们知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设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所以实验教师很容易中毒。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这一点,而不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第8期介绍了甘发柱老师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读后很是敬佩甘老师的创新精神,因为此实验我也曾用好多材料做过,如去纸后香烟的铝箔来做,均没有成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贯彻研究性学习是现在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是现在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围绕着教材进行,教材中一般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答案,对学生来说仅仅是在得到结论的过程中走几步弯路。为此,我们开设了高一《化学研究所》选修课,希望能以一个彻头彻尾的研究性教学形式在研究性学习领域做一点探索。《化学研究所》选修课中所有的课题都以实验为中心,通过实验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些课题一般很难在教材、参考书中找到答案,同学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走很多的弯路,在不断地失败中不断地学习、完善、提高,最终在体会到科学艰辛的同时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3 +x高考模式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2 8题第 (2 )小题问的是如图 1所示的氢气制取装置在未加入反应物之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笔者通过对考生答题的调查 ,认为该题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1 讲实验和“题海战”决不能适应现代高考的要求  在高三复习阶段 ,题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在许多综合实验题中常见 ,然而“题海战”并没有对此题的解答起多大作用 ,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做过这样的综合实验 ,而老师只是纸上谈兵。如果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分配一定的时间走进实验室 ,实地操作 ,必然会遇到这样的气密性检查 ,当学生将导…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改进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二化学课本《必修》52页《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课堂演示实验前,教师要事先制取CO,并且收集在贮气瓶里。上课时,把整套装置搬上讲台,实在太麻烦。这个实验.我做如下改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化学素质的重要举措。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否被有效激发的大问题。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如果不掌握其中的技巧,实验现象就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第 19页安排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要吸收热量的实验 (如图 1) ,因为反应要吸热 ,板上的水由于结冰而将烧杯和板粘结在一起。该内容教学时正值夏末秋初 ,气温较高 ,据我了解 ,有不少教师演示成功率不高 ,教学效果不好。图 1 Ba(OH) 2 ·8H2 O与NH4 Cl反应要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从化学原理考虑①反应物要充分研磨 ,在烧杯中混合时要快速、充分地搅拌 ,保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一是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吸收大量的热 ;二是使反应…  相似文献   

14.
降低温度为什么会导致酒精火焰熄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2007年第10期第17页刊登的王金权老师等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二则》一文中,设计了通过冰水来降低铝盒内燃烧的酒精的温度,从而导致火焰熄灭的实验。文章中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冰水使温度降低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终止。笔者读后认为该设计本身是可行的,能说明很多与燃烧相关的问题,现象也很明显。但是通过降低温度使酒精燃烧熄灭这个过程用“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来解释,其科学性有所欠缺。以下是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得出的对此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相关燃烧的一些知识拓展。  相似文献   

15.
卤化银晶体具有对光线敏感的重要性质,它作为光敏材料长期占据照相工业的统治地位。而高中化学在介绍卤化银的感光性时,没有安排合适的演示实验,学生不易理解其反应原理。鉴此,本人按照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尝试选择科学简便的方法为这个重要性质提供适合课堂教学需要的配套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方案。既加深了学生对该反应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笔者有幸上了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常温下1mol氢气体积的测定方法》。通过这次实验公开课,本人深切体会到以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脚踏实地地开展化学实验是实践新课程的一种重要途径。现将本堂实验公开课作一简单介绍并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用传感器改进物理实验 ,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 ,避免了由于读数或计算的错误而影响实验结果 ,有利于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发现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上的问题 ,从而继续改进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 ,直到实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 ,便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引进传感器 ,让学生接触先进的科学技术 ,了解前沿的科技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我在给学生讲《熔化和凝固》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研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重点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实验图象。并指导学生用温度传感器改进原来的实验装置 ,实验…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道理都明白,但仍有很多教师不愿做实验,因为做实验花时间,实验课常难管理,学生缺乏科学实验的意识和兴趣。出现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没有充分设计好实验课,教法没有优化。笔者就如何做好分组实验教学谈几点做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多化学教师反映教材上相当一部分课堂演示实验难度大,难以成功,经常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于是不得不根据实际的实验现象解释一番以自圆其说,在学生听来很勉强。因此许多教师往往就不安排演示实验,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其实有些演示实验只要真正动脑筋去想,稍做改进,难做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对《甲烷的制备》实验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甲烷的制备》是一个重要而难度较大的实验,特别是对反应物要求及实验条件的选择上。为此,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