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活动;从狭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汪青青 《现代语文》2009,(7):122-123
什么是网络教学?“从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就狭义上而言,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笔者个人以为,所谓网络教学应该是以网络为媒介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不能走入网络冲淡传统的课堂或取代传统的课堂的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络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活动;从狭义上讲,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二十一世纪,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网络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网络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网络远程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学,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教学过程主要通过网络来完成,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设计教学资源,然后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开展网络学习,通过考核并最终取得学位。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2003年4月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工程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全国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制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精品课程,许多精品课程采用了网络课程这种形式实现网上发布和免费开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课程通常是指通过网络媒介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及其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信息资源、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1]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伙伴以及指导教师等在网络课程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2]学习者在网络化环境(或网络课程情境)中通过各种交互操作和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课. [教学过程] 一、借助注释,讲懂"梅"之意 1.以前我们一堂课一般是学习一首诗词,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卜算子·咏梅》,大家有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7.
一、交互式网络教学介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Badrul H.Khan在1997年将基于Web的教学定义为:基于Web的教学是利用包含WWW各种特性和资源的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得到促进和支持。柳栋认为网络教学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主要有超时空性、来源多元化、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信息表达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教学个性化、远程管理自动化等优点,同时又存在学习过程中交互性不足、学生归属感不强、教学评价不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1]而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持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准备] 1.仪器 略 2.药品 略 3.多媒体课件(Authware)、网络链接。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讲练做评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对于氧气,大家已经比较熟悉;而对于氢气,在生活中大家曾经接触过的也许只有氢气球,其实氢气球因为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而逐渐被淘汰,在其他领域氢气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1.
引言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与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1]广义上在教学过程中能被教师利用的所有数字化资源都称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在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后,还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且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中还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尹华 《考试周刊》2013,(3):147-148
<正>问题化教学(PEI:Problem Enriched Instruction)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促进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1]。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是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要求教师创设具有物理学  相似文献   

13.
彰显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进步且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背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依托虚拟现实(VR)、仿真、软件工程等技术来构建仿真实验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1]借助计算机相关技术来仿真或模拟实验的过程,利用VR等教学资源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以及想象性的特点实现高危险、高成本、高难度的教学场景虚拟化,依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多样化和教学管理高效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张海波 《快乐阅读》2012,(10):97-98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针对“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而提出来的,通常指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一、CAI的概述1CAI的基本概念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主要指那种可以在微型计算机上以人机对话和交互形式运行的,以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为目标的软件[1],从本质上讲,它是辅助教师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任务的软件。2CAI与传统教学的比较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是以集中统一为基本形式,即学生坐在教室中,教师讲解又以静态分析为主要手段,只有单纯的讲解,学生的能动性,个性的发挥不够,依赖性比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比,CAI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体化的教…  相似文献   

18.
<正>语言行为是课堂上师生主要的教学行为,教师和学生正是借助语言来传递思想和表达情感[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2]。理答是课堂上师生交往的关键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合理运用理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元认知进行问题推理和发展思维能力。良好的理答技能,不仅是教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体现,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展现。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主页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当然它还包括教学资源调度,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由于网上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瓦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师"未来教育"培训与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未来教育”培训)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Sunnyvale计算机技术学院设计的一个全球性师资培训项目。“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培训使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不是指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学习和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即:要求每一位学科教师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研究能力。从这一意义讲,“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