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器械名称:酸奶瓶拉力器 制作材料:六个酸奶瓶和皮筋 制作方法:将酸奶瓶底部打上一个小洞,用一根长皮筋从瓶口穿进并从底部小洞拉出,把酸奶瓶移到皮筋中间部位,再用皮筋两端交叉穿过另一酸奶瓶的瓶口和底部,依次连接六个酸奶瓶并将橡皮筋打结,固定酸奶瓶,做成拉力器。  相似文献   

2.
小制作三则     
一、拉力器材料:酸奶瓶、松紧带。制作方法:在酸奶瓶一侧钻三个洞穿上三根松紧带,松紧带长度以幼儿两手拉开后正好绷紧为宜。玩法:可当拉力器玩;也可自编轻器械操,当器械用。二、藤圈材料:包装带、彩色皱纸。制作方法:将包装带取适当长度,两头订在一起成圆圈,再用彩色皱纸缠包,即成彩色藤圈。  相似文献   

3.
小实验二则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找一个塑料饮料瓶,在瓶底开一个小口。将音乐卡上的音响电路卸下,用细绳拴住音响电路,从瓶底开口处放入,并将线绳从瓶口穿出系在一块海绵上,将海绵卡在瓶口,使音响电路悬在瓶中,瓶底部用气球套住,周围用皮筋扎牢。(见图)实验时,对准瓶口吸气可听到声音明显减弱;当没有吸气时,声音通过空气、气球膜或瓶壁向四周传播,其响度没有变化,由此说明“空气稀薄时,传声能力减弱,真空中不传声音”。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小猪     
材料:酸奶瓶、吸管。制作方法:①选一酸奶瓶做猪身体。另取一酸奶瓶剪出耳朵、尾巴,用万能胶粘在适当位置;再用瓶底部分剪一圆形、粘在瓶口上做猪嘴。②用吸管剪4条腿,  相似文献   

5.
杯子电话     
你需要什么?◆两个空的酸奶杯◆一把锥子◆一根长绳子开始动手喽!先在每个酸奶杯的底部用锥子扎个小洞,然后给绳子打个结.防止绳子掉出来。现在.试着对着一只酸奶杯说话,请你的小伙伴将另一只酸奶杯贴在耳朵上听一听,注意:连接酸奶杯的绳子要拉紧啊!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用“电话”交谈了。  相似文献   

6.
蚌壳打击乐     
一、材料和工具:珍珠蚌壳、蛤蜊壳、海螺壳、彩色即时贴、毛线、鞋盒、针、玻璃绳、皮筋、颜料、铅丝、竹柄、百得胶、透明胶、剪刀、铁钉等。二、制作方法(一)圆舞板1.取两个蛤蜊壳,在壳的底部用铁钉各钻一小洞。2.用皮筋穿过两个小洞,系住两个蛤蜊壳。(二)蚌壳沙球1.取两个形状、大小相近的珍珠蚌壳,将蚌壳相对而放。2.将绿豆、红豆等装入蚌壳。3.用透明胶将两个蚌壳固定。4.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即时贴装饰。(三)蚌片串铃(蚌圈串铃)1.将珍珠蚌壳分割成各种形状,并在中间钻洞。2.用颜料给蚌壳染色。3.用玻璃绳将蚌壳穿成三串。4.将穿好的蚌片…  相似文献   

7.
马车拉小猪     
材料与工具:活性乳瓶3只,直径6厘米的软木塞2只,土豆1只,开司米毛线、胶带纸、植绒纸、大头针、剪刀、钳子、彩笔等。制作方法: 一、做车:①取1只活性乳瓶,剪去瓶口,将瓶子对半剪开(图一),取半只,在前半边穿4个小洞(图二),②用一小段铁丝穿过中间两个洞,两头插进软  相似文献   

8.
莫宇红 《科学课》2009,(7):53-53
科学教室里,四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风的成因。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每组用一个大可乐瓶去底去盖,在瓶壁下方开一个小洞,做成了空气对流箱。当各组点燃箱内的短蜡烛和洞口处的蚊香后,一股青烟沿水平方向从洞口进入箱体,又从瓶口的“烟囱”冒出。借助随洞口处冷空气流进箱内,又随箱内热空气升出瓶口的青烟,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室里,四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风的成因。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每组用一个大可乐瓶去底去盖,在瓶壁下方开一个小洞,做成了空气对流箱。当各组点燃箱内的短蜡烛和洞口处的蚊香后,一股青烟沿水平方向从洞口进入箱体,又从瓶口的“烟囱”冒出。借助随洞口处冷空气流进箱内,又随箱内热空气升出瓶口的青烟,  相似文献   

10.
改进:取医用小安泡(Vc或B12小药瓶)将其端部取一小孔,将药液倒出来或用注射器将药液吸出,将瓶洗干净,待内部干燥后,放入一小粒碘,用木夹夹住小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瓶的底部,使碘升华。当药瓶为紫红色时,再立即加热瓶口,当瓶口烧红软化后,用铁镊子快速将瓶口封严,用同样的方法再制造出20~30个这样的升华瓶,待学生分组实验时使用。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好处:①可获得直观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即加热时瓶是紫色的,停止加热,过几十秒后瓶是白色的。②将小安泡放在手中握一会,瓶子也可以变色,它具有魔术般的效果,有很强的趣味性。③变演示实验为…  相似文献   

11.
"卡啦"垂帘     
材料和用具: 酸奶瓶(多量),约一米长的木棒,钓鱼线或风筝线,锡箔,油彩笔。方法与步骤:1酸奶瓶用油彩笔涂上美丽的颜色。2请爸爸妈妈帮忙在酸奶瓶的底部打洞。  相似文献   

12.
材料:酸奶瓶2个,方便面盒1个,双面胶1小卷,薄泡沫板1小块,502胶1小瓶。步骤:1.把1个奶瓶上半截剪裁成如图一①所示的形状,用剪下来的剩余部分裁成2cm高的圆环(如图一②),大小以刚好能套入瓶口为宜。另1个奶瓶作为卫星的下半截(如图一③)待用。  相似文献   

13.
保龄球     
材料和用具: 空酸奶瓶10个,瓦楞纸(纸箱板),厚纸,风筝线(或粗棉线),牙签5支,泡沫塑料,玻璃珠,胶带。方法与步骤:①在酸奶瓶的底部钻孔。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室里,四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风的成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每组用一个大可乐瓶,去底去盖,再在瓶壁下方开一个小洞,做成了空气对流实验箱。当各组点燃箱内的短蜡烛和洞口处的蚊香后,一股青烟沿水平方向从洞口进入,又从瓶口的“烟囱”冒出。  相似文献   

15.
说明:该演示器取材容易,是用废弃的饮料瓶做的,成本低,可见度好,不易损坏,使用时间较长,综合性强,能一瓶多用,可做的实验有:实验1:演示测定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面都有压强方法:将瓶的底部和侧边的三个瓶口用橡皮膜扎好(图1),倒入适量的水,原来拉平的橡皮膜都向外凸起,并且底部的这个比侧面的两个凸出较多,如图2所示(比沿海版第5页图13-9分甲、乙两容器做得快和对比性强,且书中乙容器取材较难)。  相似文献   

16.
莫宇红 《科学课》2009,(1):59-59
科学教室里,四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风的成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每组用一个大可乐瓶,去底去盖,再在瓶壁下方开一个小洞,做成了空气对流实验箱。当各组点燃箱内的短蜡烛和洞口处的蚊香后,一股青烟沿水平方向从洞口进入,又从瓶口的“烟囱”冒出。  相似文献   

17.
让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实验.所用的仪器:一只上部割去,只留下圆柱形瓶身的透明大号雪碧瓶;一只底部割去,瓶口朝下的矿泉水瓶;一黄一白两个乒乓球,一大瓶水.  相似文献   

18.
美术滚筒     
材料:大号的益力多奶瓶、电线、质地较粗糙的布料(毛巾、灯芯绒、麻袋料等)、较强的粘合材料、颜料。制作: 1.将奶瓶底部穿个孔,让电线穿过底部和瓶口,把两端集中到瓶的中部,互相交替拧成把手(见图1)。  相似文献   

19.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介绍了用雪碧瓶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传统实验 ,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 ,简单易做 ,因此长期在初中物理教学和小学自然教学中广为应用 .该实验的方法与常见分析是 :“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 ,去掉其底部 ,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 ,然后向瓶里注水 ,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 ,乒乓球不上浮 ,这是由于乒乓球与瓶口接触不严密 ,并且因为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的内径 ,所以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 ,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的压力 ,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图 1(如图 1甲所示 ) ;…  相似文献   

20.
毛毛虫材料与工具:酸奶瓶若干,绒线,木珠(或小铃铛),美工刀。制作方法:取若干酸奶瓶,用美工刀在其底部各挖一小孔,用绳子将其一一串起来,再在各瓶两侧分别挖一小孔,穿上木珠(或小铃铛)。用类似方法也可制作小火车、蜈蚣等。玩法:1.教师可设计钻山洞、走小路、过小桥等游戏情节,让幼儿手牵绳子拖拉走动、奔跑,以此提高幼儿的练习兴趣,发展走、跑等运动能力。2.在幼儿拖拉走动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沙包等投掷玩具,让其他幼儿对准移动目标(毛毛虫)练习投掷,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注意要点:此玩具适合托班、小班幼儿。火箭材料与工具:酸奶瓶,绒线,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