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春玲 《幼儿教育》2004,(10):46-46
对孩子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孩子从小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孩子从小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从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着名的美国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的自然教育经典之作——《与孩子共享自然》(共两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该书以让孩子们在自然中  相似文献   

2.
正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丰富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处处为孩子提供有趣的活动材料和场所,这些都是孩子的快乐之源。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引入本土游戏,拓展幼儿园课程内容,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更为本土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宜可行的途径。一、本土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土游戏有着很强的地方性和趣味性,游戏过程多采用幼儿  相似文献   

3.
李珍 《考试周刊》2013,(1):190-191
<正>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玩具——球,因此球类游戏格外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要创造空间,创造条件开展球类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在园的孩子运动起来,健康起来。球类游戏原本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当游戏与掌握技能、练习基本动作、完成教育目标等联系在一起时,就不一定快乐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球类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让球类游戏成为快乐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4.
自然和社会为孩子创设了蕴涵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用新的教育价值观去开发和利用,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入手,挖掘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孩子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孩子感到学习就在身边,并且是鲜活的、可经历的,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亲近社会、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还培养了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一、在区角中投放丰富的自然材料,把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物化其中区角是孩子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主题进行探索与体验的场所,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在各区域陆续投放相关的材料,让…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中也是注重在体验式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农村幼儿园园舍处在大自然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田园式的体验活动可以让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从小班一学年的实践研究中粗浅地总结了相关策略,抓住时机、抛出问题、顺应孩子、家园互动。  相似文献   

6.
体育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在体育游戏中,存在许多教育元素,如何让这些教育元素更好地为幼儿所吸收,是每个教育者最关注的问题。被动灌输的学习已被时代淘汰,新时代的教育更多地关注活动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孩子在活动的亲身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所带来的快乐。体验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只有快乐学习,才是真正学习,孩子们在快乐的体育游戏中学会了合作,发挥了创造,得到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林 《幼儿教育》2014,(5):24-25
内容简介 《与孩子共享自然》辑录了约瑟夫·克奈尔多年来在辅导孩子“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收集和创作的50个游戏、这些游戏有助于帮助孩子以及大人开启心扉,接近自然,是提高自然意识的最佳户外活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戚慧芳 《教师》2014,(24):61-62
"生活即教育。"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游戏是其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孩子积累认知经验、养成个性情绪、开展社会交往等的途径。教师在幼儿游戏时的支持、鼓励、参与、投入,能促进孩子在游戏中的体验与享乐。教师适时、正确地引导,不但能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还能促进孩子在游戏中创新,让游戏的生命力更强,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钱赟 《考试周刊》2013,(82):192-193
陶行知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小培养弦子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必要的。本文主要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从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合作三个方面介绍作者的做法.从“游戏”入手.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富有灵性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幼儿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成长的.教学纲要十分强调游戏对于幼儿的作用,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时期不需灌输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体验快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赋予的活力和乐趣.我在幼儿游戏中穿插了一些简单数学知识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关键.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给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愉悦的游戏,获得成长的力量。自主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教师必须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及时调整思路走出"伪装游戏"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一让写话在体验游戏中跳跃 陈鹤琴说过:"人的生命是以时间来计算的,孩子的童年则是以游戏时间来度量的。孩子喜欢游戏,这是天性。"我让学生在体验游戏中写话,学生自由地沉浸在课间游戏的时光中,这是最本真的情感体验、最张扬的情绪释放。这时候,学生最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最乐于用笔表达自己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李琴 《教育导刊》2003,(1):50-51
一、设计意图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来引发幼儿用不同方法来玩大小不同的球,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自己主动地探索与尝试,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取之不尽的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创作灵感的有用之材。《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的序言中,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主要发起人梁从诫呼吁:“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  相似文献   

15.
<正>户外娃娃家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它将幼儿园的户外生态环境与户外娃娃家游戏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户外资源的教育价值,增加了灵性和生机,将自然、游戏和幼儿的生命融为一体,让幼儿充分与大自然接触,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材料进行游戏,在开放式、低结构的资源环境中,让幼儿获得主动体验、多元体验、全面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为期两天的学习后,当我再和孩子们互动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大自然的教育无处不在,而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乐而美好的。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体验最深刻的一句话便是:如果我是孩子,我真的会这样选择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之前的我总在为各种活动前的准备和游戏设计而苦恼,每次都要绞尽脑汁,试图通过多种花样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然而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并不会按照我预设的想法按部就班地游戏,有时我也会着急。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13,(11):I0001-I0004
让故事承载教育,让教育走进故事。我们每周开展“游戏中的教育故事分享”活动,教师们用故事记录游戏中儿童的言行、情绪及其变化与发展等,在故事中走进孩子的心灵.用故事解读孩子的威长。人人都有故事.都讲述故事,在故事中领略自然之趣、分享教育之美、共享成长之乐……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幼儿对待世界更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课程游戏化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的世界。在这里,充盈了幼儿的生命,他们尽情、忘我、不知疲倦,不为任何其他的目的,仅仅是在游戏中充分地学习和享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曾说过:“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下文是几位中国人经历的国外快乐教育的故事,希望能够对关心孩子成长的教育者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