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汉时代,社的性质日益抽象化。社祭时的祭祀与被祭祀者,也由以往对自然的敬畏转而变成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易,社神的地位开始下落。而乡里之社,尤其是在农村聚落中的私社,则转化为一般的土地祭祀单位,还具有了愈来愈浓重的娱乐节庆色彩,使其成为当时乡村社会中的两大节日。  相似文献   

2.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社神地位很高,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适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是敬畏崇高而是亲切自然,地位呈适步下降之趋势。社神从神坛适渐步入民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变得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秦汉时期的民间之社有乡社、里社及人们自发组织的私社。  相似文献   

3.
苗族"鼓社祭"中的戏剧具有艺术的神话模式特征,是中华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宗教祭祀仪式上的戏剧表演,与其说是祭仪的一部分,毋宁说是借祭祀之名行艺术之实,其本质意义是为人的和属人的.  相似文献   

4.
苗族“鼓社祭”中的戏剧具有艺术的神话模式特征,是中华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宗教祭祀仪式上的戏剧表演,与其说是祭仪的一部分,毋宁说是借祭祀之名行艺术之实,其本质意义是为人的和属人的。  相似文献   

5.
祭祀社神是农耕文化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中国人的社神崇拜从农耕时代就开始了,目的是祈求养育万物的大地赐予人们五谷丰登,保佑百姓幸福安康。祭祀土神礼仪隆重,祭品丰富,在向神灵敬献美酒的同时,还伴有音乐歌舞,慢慢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社祭坛上的封树,是国土的标志,也是王权的象征,"社稷"由土神和谷神祭祀演化成国家民族的代称。这一重要的农耕祭礼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和汉字中找到印记,文物图纹和汉字图像的解读,为还原历史提供了更直观的研究手段,所以,图文承载的是一部固化的农耕历史。  相似文献   

6.
"野合而生孔子"之"野",既非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更非"不合礼仪"之义.而是古代,处于野外丘陵之中,祭祀地母的节日--社祭之地周围的丛林.  相似文献   

7.
贵池傩与社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祭是最古老的土地之祀,傩戏的最初起源也是官方的“宫廷傩”,两者在从官方进入民间以后内容及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祭祀仪式的演变可见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文化整合的轨迹,官方“大传统”与民间“小传统”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社”是土地神,或称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或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古人认为,“社”的神力,由土地生发出来,非常广大。“社”的桑林则是生殖象征如社木。“社”的节日,社日,包括春社秋社,“秋报春祈”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长安村中的社节,作为桂东南节日习俗的代表,内容包括祭祀、吃社等活动,在节日期间以祭拜祈愿为主旨。长安村过社节具有功利性较强、过节范围广、次数频繁等特点。社节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其社会功能不可忽视,可以表达人们的心情,展示个人能力,帮助人们提高社会声望,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长江流域出土的简牍材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南方楚地存在着很多里。里皆有其社,社主又有“地主”、“侯土”等异名。围绕着里社的巫术活动十分盛行。从战国至汉代,里、社合一之制基本得到沿续,然而里、社分离的历史趋势已明显存在。西汉晚期,民间百姓在里社(官社)之外另立私社。东汉初年的《序宁祷券》证明了此种私社的存在,西汉中期邗江汉墓的《神灵名位牍》和秦朝末年的周家台秦简《日书》中关于私社的内容,比文献中唯一一条材料(见《汉书.五行志》)要分别提前36年和177年。  相似文献   

11.
祭龙,是云南彝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彝族人的观念里,"龙"已不仅仅是象征雨水的龙神,而是集诸多神灵于一身的以"龙树"为象征的村寨保护神。祭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希望以此能祈福禳灾,保佑全村人平安幸福。在分析彝族祭龙仪式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利用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和社会学家昂利·于贝尔的相关献祭理论,便能较深刻地揭示彝族祭龙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阳戏主要流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上演的剧目主要有祭祀仪式戏、世俗戏和仪式世俗混合戏三种基本类型。仪式性阳戏演出旨在实现驱鬼逐疫、祈福庆丰、酬神还愿的祭祀功能;仪式世俗混合性阳戏是在仪式程序的框架内演出世俗内容;世俗性阳戏包括历史演义、家庭生活、婚姻爱情、社会生活、民间传说等题材,表演旨趣侧重展示戏剧的艺术审美。阳戏的三种形态反映了传统戏剧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3.
晚唐五代作家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是福建暨武夷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对研究福建及武夷茶文化早期历史极具文献价值。诗中的"地仙"所指,学界大多释为"作者自指",也有学者推测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是"一种祭祀茶神的仪式,所祭或为陆羽否?"其实,徐夤诗中的"采摘新芽献地仙"句,确为一种祭茶仪式,只不过所祭的"地仙"并非"陆羽",而应为武夷仙人"武夷君"。  相似文献   

14.
祭龙,是云南彝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在彝族人的观念里,“龙”已不仅仅是象征雨水的龙神,而是集诸多神灵于一身的以“龙树”为象征的村寨保护神。祭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希望以此能祈福禳灾,保佑全村人平安幸福。在分析彝族祭龙仪式的文化内涵时,我们利用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和社会学家昂利·于贝尔的相关献祭理论,便能较深刻地揭示彝族祭龙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死亡如幽灵一样徘徊在人类身边,引起了古今中外众多哲人的思考。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死亡观内容极其丰富。在孔子看来,死亡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死亡可悲并且可恶。当生命与仁德发生矛盾时人们要选择杀身成仁。在鬼神观上,他怀疑鬼神有知觉。他重视丧葬祭祀等死亡仪式,主张进行丧葬祭祀时要依礼而行。  相似文献   

16.
察哈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的祭天仪式,是萨满教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先民以此方式来祈祷长生天对本氏族民众的护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祭祀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程序上趋向于简捷。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仍流行于巴尔虎蒙古族民间祭天仪式的由来、传承及祭祀程序等进行分析,以探求其宗教意义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东汉明堂祭祀在国家祭祀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东汉国家祭祀等级中,明堂祭祀仅次于郊祀天、地,是颇受重视的。东汉明堂祭祀以五帝为主祭神祇,以光武帝为配祭神祇。这种神祇规定是为了适应东汉国家祭祀体系的需要。东汉国家为明堂祭祀制定了完善的礼仪。这种祭祀礼仪是东汉宗教观念的体现,并且可以起到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成陵淖尔大祭来探析非物质遗产的呈递轨迹与内蕴意涵。从成陵祭祀的呈递机制来看,守陵人传统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成陵祭祀是少数民族地区庆典仪式的缩影,从地方性仪式文化升格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寄托了文化平等、民族团结的特殊意涵。  相似文献   

19.
云南哈尼族梯田是文化生态学的典型范例,也是哈尼族文化的本根。节日庆典是哈尼族传统文化赖以延续展现的重要载体,也从根本上从属于梯田稻作礼仪,它既是世俗的节日,又是梯田农耕程序的标志。因而梯田农耕祭祀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人们把村泰民安、五谷丰登的愿望融入宗教情感之中,一代复—代虔诚地举行古老而简单的农耕祭祀礼仪,使这种宗教祭祀成了梯田文化的重要景观。  相似文献   

20.
清代盛京围场是为清廷各坛庙祭祀大典提供以鹿为主的牺牲,为以皇室为中心的贵族供给日常所需各种鹿类品的场所。盛京围场的贡鹿制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大阶段,从初无完备定额过渡到定额、定制阶段,终成定制阶段.而定制时期又经历了五阶段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