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岂之主编的《当代史学》丛书,利用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系列读物的形式,从社会经济、政治、风俗、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去研究史学(特别是周秦汉唐史)中亟待探讨的问题,观点新颖,学术性强,具有时代感。1987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第  相似文献   

2.
陕西师范大学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是为利用西安作为周秦汉唐故都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陕西师范大学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基础较为扎实的优势于1995年3月成立的。现有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博士生导师史念海教授,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霍松林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黄永年教授,历史哲学专家朱本源教授,先秦史专家斯维至教授,唐史专家牛致功教授担任研究中心顾问。赵文润教授为研究中心主任,徐兴海、胡戟、常金仓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中心在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人才及成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主任赵文润教授兼任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影视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西安市唐代文化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出版著作5  相似文献   

3.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打破各学科固有的界限,集多学科之优势,在更广阔的视野内,从更高的观察点,重新认识这段历史。但是当我们动手来研究这段历史之始,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分清“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基本内涵。目前我国文化史研究的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人们对“文化”和“文化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最流行的看法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文化史”则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文化”及“文化史”概念听起来似乎是包罗万象的,但它有如下的缺点:它无异于告诉我们,只要把人类创造的这些财富罗列出来就构成了一部文化史。这样的文化史仿佛把我们带进一座人类文化展览馆,我们只看到琳琅满目的陈列品,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和何以创造了这样的文化。从本世纪初到时下一部部文化史丛书的编纂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概念指引下的结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德沃夏克(Max Dvo■ák)的艺术史研究最为人所知的特色就是他被称为“精神史”的研究方法。德沃夏克将艺术现象、艺术潮流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演变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艺术不仅被视为一种独立自足的人类活动现象,而且被理解为人类整体生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无论“艺术史”还是“精神史”,德沃夏克的研究中都隐含着一个关键性的维度,那就是历史的维度。通过对德沃夏克艺术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的历史观念进行梳理,可尝试指出德沃夏克艺术研究的历史维度具有鲜明的历史主义特征。这种历史主义的特征既使德沃夏克的艺术研究能够深深触及普遍性的人类精神问题,同时也保证了他对具体作品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自1960年创刊40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学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本刊已在周秦汉唐文化、唐史、唐诗、历史地理研究以及哲学、中国文学、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成为在海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重要学术园地,近年来先后多次荣获陕西省一级期刊、陕西省高校十佳学报(第1名)、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10名)等称号,并入选多种核心期刊。本文仅对近10年来部分有关本刊质量状况的重要信…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唐代首部所在地的史学工作者得天独厚,弘扬这段光辉历史,汲取其有益的营养以激励今天,责无旁贷。在史念海教授倡议下,1979年组建了陕西师大历史系唐史研究室,1981年经原教育部批准,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唐史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兼职研究人员18人,均为高级职称。数年来,经过专、兼职人民的辛勤努力,该所着重从唐代的经济、政冶、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同时从1979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战争题材小说受新历史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用民间性解构庙堂政治视野中的主流正史特别是历史教科书的党史标准,按民间的历史意识叙述当代人“心中的战争故事”及其对历史的当下感悟,形成关于战争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一新历史主义的称谓源于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否认历史的绝对客观性是其核心观点之一。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不可能以原有的面貌和方式向当代  相似文献   

8.
一、本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教各学科学术论文,重点栏目有: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周秦汉唐文化、学术前沿、西部研究。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  相似文献   

9.
一、本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繁荣科学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教各学科学术论文,重点栏目有: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周秦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建立"澳门学"(Macaology)的呼声日益高涨,学者们开始重视澳门学研究视野的拓展与理论方法的提高问题。澳门地区虽小,但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现象,不仅半岛地区与离岛地区不同,就是半岛内部也有明显的南北差异甚至东西差异,故此澳门学或澳门历史文化研究如果要想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将澳门学或澳门历史文化研究纳入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从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维度来分析探讨相关问题,是其中一个必要的、可行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文化格局,可以深刻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结构、走向;研究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之形成,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格局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是误解。试看《庄子·天下篇》、《苟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等文献只对中国早期文化从观念形态进行概括、评述,但未形成稳定的格局。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格局是在唐代形成的,因为在唐代真正形成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鼎足之势。这只有一部分道理,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与格局,而佛教在中国扎根以后,对中国文化结构与格局有所冲击,有所改变。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比较稳定的结构与格局是经过秦汉时期三次大的文化冲突之后形成的。这三次大的文化冲突是:第一次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文化,重用法家文化。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对于法家  相似文献   

12.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门惠丰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习武与授武之路、武术文化交流、创立东岳太极拳、武术继承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自产生之日起,不同的哲学家对历史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作为哲学现代转向的重要根基。历史主义成为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与方法。马克思哲学是哲学转向的一部分,其在运用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分析,阐述了他的历史主义方法及其内涵和本质,比较了他的历史主义与以往历史主义的不同。在现实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解决了历史主义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揭示了被本质思维掩盖的“历史”自身,为现实生活世界寻求确定性依据,为作为人类理想生活的共产主义寻找必然性,在历史与实践的客观性上弥合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4.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渔业、渔村、渔民”为主要骨架的“三渔文化”,是千百年来舟山群岛一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也是海洋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岱山的“三渔文化”研究应该突破固有的历史与地理的传统视野,从考古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维框架中解放出来,融入“以人为本”的人本理念,追求文化的当代性与价值性,为构建“和谐岱山”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6.
黄永年先生是我国老一辈中国古代史及古文献学研究专家,多年来成果累累,久已驰誉于学林,年届耄期,又完成了《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这样一部厚重的史学著作。上个世纪40年代,黄先生在复旦求学时,即受到陈寅恪先生的影响,对唐史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探求。之后60年,尤其是自上世纪80年代排除了种种政治干扰以后,他潜心于唐史研究,成果丰硕。90年代以来,研究兴趣又上溯至北朝,同样取得了为学界瞩目的成就。这些年来,先生发表的论文,多有反响。其关于唐史研究的系列文章,曾为美籍华人学者汪荣祖教授代编为《唐代史事考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现代化自鸦片战争后开始蹒跚起步。传统历史教学中将洋务运动看作现代化的开始。这种观点只是着眼于“立新”。而忽略了对旧文化“破”的过程。在运用“现代化范式”阐述这一过程时习惯于机械的阶段式划分,这必将使学生忽略整个近代史的复杂过程。中国近代史教学应该突出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文化冲突、蜕变的历史全貌,引导学生关注思想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从而把握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中国近代历史。  相似文献   

18.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夏柏华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竞技武术训练、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与执裁、武术散打试点与规则制定、撰写与主编武术教材、电视剧武术指导工作、武术研究院工作、武术交流活动、师徒传承、职业经历总结等。  相似文献   

19.
摘要:口述史以口述的形式追忆历史,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述历史,以口述者的经验与学识讲述历史,让后人能从“人”的角度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与其承载的文化。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聚焦武术家这一武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群体,为中国武术史补充口述历史史实,使武术史“见事更见人”,这是丰富和完善当代中国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路径。以新中国武术发展和个人经历为主线,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经制订提纲、初访交流、正式采访、文字整理、史实考证等步骤,访谈整理了武术家张山先生的武术经历及其参与的武术史事,旨在推进新中国武术史研究与建设。内容包括: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的产生、学校武术开展情况、武术外交工作、散打运动的试点、1980年武术座谈会和1982年武术工作会议、武术科研工作、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武术段位制、主编及参编武术教材、武术研究院成立、文革时期的武术、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竞技武术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以新历史主义为理论导向,致力于全新解读贝娄的杰作--<洪堡的礼物>.贝娄对大众迷恋物质的描绘以及他对艺术和现代艺术家命运的关注使他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的历史性"不谋而合.这表明贝娄的文本一方面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历史话语的功能性组成部分,贝娄的文本还在建构现实,唤醒美国大众意识上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