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2.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谈话,是为采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观点而展开的。记者采访总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使采访成功,就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提问的艺术。一、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提问宜具体、明确。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提问时应该按照事物形成、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将一个大的、总的问题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地细细提出。具体问题解决了,大的、总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1991年初,我同市电台一位记者到南山矿区采访。见到厂长李文桐劈头便问:“李厂长,您对你们厂的改革有何看法?”李厂长笑着说:“这么大的问题,我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引起我的注意。因写的是我的亲戚,通讯中描述的事我知道来龙去脉。当看到一些情节无中生有,我非常生气,打电话质问亲戚:“你怎么能向记者说瞎话?”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有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不久,又见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写的是我的朋友,事情经过我很清楚,发现有几处明显失实。我问朋友是怎么回事,他说:“署名的记者、实习生没有一个人采访过我,也没采访过我的家人。”我不禁想,这两家报纸登出的其它人物通讯,还有多少属于类似情况?记者写我的亲戚、朋友的…  相似文献   

4.
六年前的一天,我去某乡镇采访一位知名的乡镇厂长,这位厂长刚从欧洲考察市场回来,手里等着他处理的事情一大堆。许是“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缘故,这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并不欢迎新闻记者。从他的表情和言谈中,我知道了他的这种心态,于是,我先只字不谈采访写稿的事,而是和他大谈企业管理,大谈他刚刚开辟的欧洲市场。那一次,从不接受记者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记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采访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怎样摸清人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新闻采访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说,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研究过采访对象心理,也采访到不少新闻素材,写出了较有分量的稿子。是的,有的人没有专门研究过采访心理学,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观察人物心理的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应用,取得一些成功。在采访中,由于不了解采访对象心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也不乏其例。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一名有创造发明的科技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6.
西方新闻学著作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一个婚礼。他事先煞费苦心地对此次采访作了种种可能的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邪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人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原因。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比原来要举行的婚礼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名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缺乏新闻敏感,使这位青年记者贻误了一次采访良机。新闻敏感,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7.
去年7月,我和本台另一位记者在枣强县委宣传部同志的陪同下,采访了李雅科村油漆厂。接待我们的是李雅科村党支部书记兼油漆厂厂长。这个厂是1985年与  相似文献   

8.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9.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0.
一位著名记者曾说过:任何一次成功的采访,不论是被采访事件的大与小,不论我们写作篇幅的长与短,如果没有事前的准备,一般说是难以想象的。一、采访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内容1.多熟悉专业知识,力争接近采访对象一个优秀的文科毕业生刚到记者岗位,就让他去采访一位生物学界人士,或采访一次地下塌方的突发事件,事先若无任何准备,我想任凭他有再好的文字功底,也不一定写出好的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新闻记者有着一个优良传统,即淳朴无华的生活作风。这是从长期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培育成的。范长江去中国西北角采访,风餐露宿。邓拓在敌后马背上办报,历尽艰辛。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恢复时期,许多记者下乡下厂采访,还是一个挎包一支笔,过着徒步采访的艰苦生活。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在世的时候,常常谈到当年许多记者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他曾对《山西日报》记者王炳然谈过:“五十年代到西沟采访的记者很多。他们到了西沟,都是住在我家里,那时候既没有饭店,  相似文献   

12.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自己出资在村里上了一台变压器,说是村里的用电量增加,用电需要增容,自己花钱上变压器是为了服务群众。对此,他请来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看到报道的村民议论纷纷,说村支部书记和记者都是胡说八道,根本不符合事实。而实际情况是,这位村支部书记在村里上了变压器是真的,但这台变压器是专门为他的洗沙场使用,村民根本用不上。记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报道?分析起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业务能力上的欠缺。采访不深入,听取当事  相似文献   

13.
真实的遭遇     
中学时期的一位老师从家乡来,我们几个同学去看他。谈话间他对我们说:“你们都是记者,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没有外人,我讲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咱家乡邻县去了一位记者,采访全县办计划生育协会的事。记者要到村里采访,县里有关部门通知了某某乡,乡里选了一个村子。其实,村里没有什么这协会那协会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作为总统被暗杀的时候,米洛舍维奇还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攻读法律。处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之间当然不会发生什么戏剧性的联系。但从另外的角度看,却也未必。 2001年2月3日,下了台的米洛舍维奇前总统,在媒体关于他即将去海牙受审的一片鼓噪中,出人意料地接受了意大利记者扎卡尼亚的独家采访。谈到“反民主”的指控时,米洛舍维奇断然拒绝说:“我不同意!”随后他作了如下告白:“因为直到2000年10月,南联盟95%的媒体在反对派的手里,我和我的家人遭到最恶毒语言的攻击,被强加世界上所有的罪名,但我们从来没有反驳,我们从来没有禁过一本书、一场电影或者一次展览。这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16.
记者:最近,中国和联邦德国的电视交流不断增多,像贵台组织的上海市民同汉堡市民的电视对话活动,使许多中国新闻界人士对贵国电视方面的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加深我们两国电视同行们的彼此理解。请问贵台有多少个驻外记者? 马:有20个。驻中国只有我一个。我来中国还不到3个月,我原来在电视一台工作,后来电视二台有一个驻北京的名额,我就从一台转到了二台。记者:你为什么愿意选择驻北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湖北沙市报记者王家绵写的本报专访,在读者中有一定声誉。来沙市的名人他几乎都采访过。尽管他是一名小报的记者,在专访知名的“大人物”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畏缩过。 1984年12月,全国人大四川、湖北视察组来沙市,王家绵得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在此行之列。他找到曹禺下塌的房间,刚敲门,便被省里派来的保卫人员拦住。他说:“我是沙市报记者。”“省里人”说:“省报、长江日报的记者采访我们都拒绝了。”“他回故乡来了,见他一面也不行吗全”“不行!”王家绵只好暂时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的记者生活中,我渐渐地体会到,做记者也是做人。不会做人,他很难做好一个记者。很多采访对象非常淳朴,只要我们对他们好一点点,他们就会感激涕零。我曾经接待过一对遭受医托诈骗的母子。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们还没有离去,就顺口问了几句,发现他们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写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想方设法深入采访 我是第一个向有关负责人提出采访许振超和他的家人的.负责人板着脸答复说:"有13家新闻单位呢,都要排队,你等安排吧."我和陪同的青岛港的人"密谋"后,没有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计划,就偷偷跑到许振超家中.进了家门眼前一亮,三室一厅的房子,养着郁郁葱葱的花,有钢琴,有跑步机,有电脑,还有一个大地球仪.看来,这个先进典型的日子过得还满不错么.与他的妻子和女儿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了解到他付给了妻子、女儿浓浓的爱.记者开始从心底里赞同这个男人了:"一个责任感强的男人."但心中对他仍然没有找到感觉,只是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