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敏 《大观周刊》2012,(51):347-348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砷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实施情感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莉英 《大观周刊》2011,(32):124-124
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生者身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新课程教学认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是很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向勤 《大观周刊》2012,(37):296-296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杨雪 《大观周刊》2013,(1):181-18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 验。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产生喜爱、愉快、满足的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足、厌恶的情感。因此,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具体化为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情感和对英语学科的情感。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此谈谈自身的体会,以期与同行共勉。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朱春霞 《大观周刊》2013,(11):264-264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知情融为一体.使认知和情感彼此促进.和谐发展。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淡儿点浅见。  相似文献   

6.
孙华蓉 《大观周刊》2012,(5):190-190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美爱学生并信任学生.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功感,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热情并提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新旺 《大观周刊》2012,(50):264-264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要求阅读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融情共鸣.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能舒展身心.根据自己的体悟来表达自己对情感的意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生命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应充分关注学生心灵的感悟、情感的发展,让教学成为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陈俊贤 《大观周刊》2012,(15):247-247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的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习者身上,忽视了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逐步体会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郭磊 《大观周刊》2013,(2):154-154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范金鸥 《大观周刊》2013,(4):219-219
一般的教学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师生之间产生思维共振,心灵和谐境界的一种特殊手段。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而情感缺失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冯学信 《大观周刊》2010,(37):173-173
一、问题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贾建芳 《大观周刊》2012,(28):281-281
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关键。良好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小学英语“乐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为小学生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自主的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让独特的英语教育具体落实到语言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石磊涛 《大观周刊》2012,(21):217-217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足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这就要求中学英语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认识的直觉的敏感性.实现准确并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全明 《大观周刊》2011,(41):182-182
化学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相似文献   

15.
周明月 《大观周刊》2011,(35):191-191
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情动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英语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6.
李改芬 《大观周刊》2011,(24):115-115
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情动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英语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相似文献   

17.
郭建和 《大观周刊》2011,(27):180-18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于直观教具,较为真实的“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进而化为学生的意志和行动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黄寿仙 《大观周刊》2012,(11):174-174
情感态度被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情感对阅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以期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代丽娟 《大观周刊》2012,(38):272-27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些在之前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的素养。“听”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赵偲宇 《大观周刊》2011,(35):138-138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是一种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而情感则诠释了音乐的全部内涵,是音乐的生命所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音乐教学的意义所在,而这种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积极互动才能进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将情感培养与音乐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寓情感培养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