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晓霞 《大观周刊》2013,(10):203-203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十年。回首这十年来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虽然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虽然没有傲视群雄的实力,但是兢兢业业,满腔热情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课堂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使我感到责任之重大,育人之重要。因为知识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宝库,教育是促进国家社会不断发展的平台,教师则是培育未来人才的阶梯。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高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新时代语文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成玉龙 《大观周刊》2012,(27):252-252
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有人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珍 《大观周刊》2011,(48):86-86
我究竟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我怎样成为这样的老师?我成为这样的老师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情?可能很多老师都思考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可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却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艰辛。我们必须要确定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有这些专业化发展的规划,我们必须致力于语文天地的开创,进而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下面是我对新时期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赵书真 《大观周刊》2012,(14):221-221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盛行使得汉语文教学只重功利,没有灵魂,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文的兴趣,所以实行素质教育,改革汉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汉语文课的吸引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吕叔湘先生指出:“汉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汉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汉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涵盖十分丰富,我仅从挖掘教材中的人性美、营造扣人心弦的心境美、激发学生的创造美三方面来浅谈我在汉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易惠荣 《大观周刊》2012,(44):343-34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陈颖 《大观周刊》2012,(40):150-151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经验,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龙芬 《大观周刊》2012,(15):175-175
叶圣陶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而会影响民族的素质。为此,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学任务来看,身为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要让课堂充满魅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王伟伟 《大观周刊》2011,(50):129-129
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高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只有运用卓越的口才艺术,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9.
孟学琴 《大观周刊》2012,(52):285-285
新课改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它对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讲求教学实效,又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书写、复习三个习惯,既是当前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类期刊编辑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类期刊编辑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选择三个意识。  一、引领意识。  教学类期刊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刊物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其社会价值最终体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上。由于教学类期刊的这一特殊地位,编辑的引领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编辑首先要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到准确理解、科学表述。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培养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美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对此,编辑要有明确的引领意识,要用先…  相似文献   

11.
雷有斌 《大观周刊》2013,(8):184-184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文立足探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杨晓丽 《大观周刊》2011,(52):140-140
语文课要讲究带着感情,在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明春 《大观周刊》2012,(37):363-36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部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学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双手,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收获和喜悦。  相似文献   

14.
洪海珍 《大观周刊》2012,(38):238-23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把生命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彰显。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学是在艺术教育目的规范下,由艺术专业教师的"教"和艺校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也是艺术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赵贺芳 《大观周刊》2011,(20):81-81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语文教育要通过教学语言去实施,教学语言是进行语文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语文教师要在不断学习中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说好每节课的导语,过渡语,结束语,运用幽默而富有魅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唐仕丽 《大观周刊》2013,(4):152-153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而:一、顺应时代发展、走出传统教育误区:教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8.
陈凯 《大观周刊》2011,(15):217-217
把“我要学”转变为“我能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师要想使学生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观察、感受、感悟和感化能力。当教师相信了学生,就应当允许学生犯错并能给予原谅,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和理解,最终获得真知。  相似文献   

19.
王庆杰 《大观周刊》2012,(52):207-20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 所谓乐知,自然是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故而,我认为: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因为在我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学生有兴趣,才能高高兴兴地学习语文。变“老师要我学”为“我想学,我喜欢学。”即使遇到困难,学生也会千方百计克服,并把学习语文当成乐事来做。也就是说,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爱语文学科,从而带动其他学习科目。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成绩自然也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促进各科学习,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性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代菊 《大观周刊》2012,(39):229-229
对于如何促使更多的学生学好英语,是我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逐渐地我认识到除了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好的教育方法一情感激励教学,对其成功的认可有着不可轻视的激励作用。一、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二、赏识亮点,教育的秘密就在于欣赏。三、实践来看,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内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作为教师要学会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要赏识他们的亮点,提升他们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真正使学生爱学、会学、并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