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首先分析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概念繁多、头绪杂乱、记忆困难、学习方法单一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教学策略的科学内涵,最后从巧用化学实验策略建构化学物质类别的认知模型、巧用物质类别的性质比较策略建构元素周期律的认知模型、巧用结构决定性质规律建构有机物学习的认知模型、巧用理论联系实际规律构建动态平衡模型四个方面重点论述基于"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教学策略,如此能使学生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实验与探究,还能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有机化学实验的复习与无机化学实验的复习既有相通的地方,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相对于无机化学实验来说,有机化学实验的内容少,因此复习更有针对性。一、考情分析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看,有机化学实验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重要有机物的制备、有机定量测定实验等内容。今后有机化学实验命题可能会出现以下特点:1有机物的性质是有机实验命题的载体,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查将由验证式实验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复习有机化学时要能够较为熟练地实现有机物的属类与官能团判别、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性质、有机反应等之间的互推,也就是能根据某种有机物或官能团,推导它的各项性质,或根据有机特征反应,能够判别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属类。  相似文献   

4.
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以硫铁矿烧渣酸浸还原制备硫酸亚铁为主线,以建构模型为核心,对“硫与环境保护”专题复习采用微项目教学。通过建构化学工艺流程图、物质性质对比、物质性质实验、价类二维认知模型,深化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的认知,发展化学工程思维和化学学科思维,培养模型认知素养,提升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有机化学基础》选考模块复习效果,应以有机物分类、结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为经线,以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纬线,构建知识网络,扎实双基。归纳整理,融会贯通;有序思维,不重不漏,突破同分异构体的难点;强化规范,形成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陈军琴 《成才之路》2014,(16):50-50
有机化学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难点。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来看,有机化学考试题题型有两种:一类是一卷的选择题,给出有机物的结构让考生推测有机物的性质,另一类是在二卷主观题中,通常以框图的形式展现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和性质来让考生推测有机物的结构,同时考察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基本的化学用语、基本的反应的掌握情况。复习有机化合物知识时,应该抓点、连线、建网、精炼,加强复习的系统性和巩固性。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主题内容和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主题内容“氯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建立元素化合物学习方法的认知模型,并将认知模型应用到实践中,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该学习方法的认知模型不仅可以应用到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应用的学习中,同时,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相关应用的学习和复习中。  相似文献   

8.
吴萍 《化学教学》2007,(8):37-39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阿司匹林的结构推测与性质探究,使学生复习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方法,巩固应用由分子式的不饱和度推测有机物可能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芹 《新高考》2010,(1):21-23,39
有机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历年高考的考查内容之一。复习有机化学内容,要理清有关概念,善于以点带面,要充分运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原理,理解不同有机物间性质差异的根源,下面对有机物结构影响有机物性质的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在高考中占化学总分的20%左右,而有机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的应用则是其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经验,认为以下几种解题方法学生应该掌握。一、空间结构法有机物分子的表示方法常有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结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等,但有机物分子内原子间点、线、面的关系则是考纲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形式多变,考查内容多样,为此,在复习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感知和构建认知模型,并以任务为抓手,进行针对性训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认知模型,从而实现“知识→认知→能力”进阶式提升,突破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学习的难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优化复习效果,提升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高考有机化学试题,无论是推断题还是合成题,都是综合考查有机物性质的一类试题,试题具有源于课本、又略高于课本的特点。由于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而一种有机物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官能团。因此,我们在进行有机物专题复习时,要在牢固掌握各类"基团"的特征性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团"的组合来解决有机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有的似是性质相同,而实际却异;有的同一种试剂可与多种类别有机物反应;还有的即使是反应物相同而因条件不同就发生了不同的反应;如此种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混淆,使学生觉得有机反应杂乱、难记、难学。现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的、曾得到学生好评的多角度归纳比较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在进行了分章节复习后总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有机复习课中,有机推断与合成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其主要内容是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学会归纳碳链的增减、官能团之间的转换,掌握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结构特征,从有机物的性质结构特征及其反应条件等寻求解题的突破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张怡天 《化学教学》2022,(10):79-82
在初中阶段基于模型认知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搭建“盐系三角图”认知模型,有助于学生认识多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进行盐类物质化学性质的归纳与总结。实践证明,使用该认知模型渗透物质转化思想,整合设计盐类化学性质的复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有机物的燃烧特性是有机物的重要性质之一,也是中学化学复习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该题型不仅能考核学生相关计算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及思维能力.本文将有关有机物燃烧的计算方法作一归纳并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8.
进行有机化学复习时,要掌握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只要把官能团的结构分析清楚,就可以从本质上掌握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以高三实验专题复习课《物质的制备》为例,通过设计多个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驱动性问题,整合、挖掘教材实验,构建有机物制备实验题和无机物制备实验题模型,实现高三复习课回归教材的一种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深层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生成,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同时提升学生化学格局和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以探究分子组成为C3H6O3的有机物的结构为切入点,复习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物结构的确定方法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和应用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