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当时正值澳大利亚的暑假,以曾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孩子先有一份感性的了解与预习,我给一位老友打电话,向他借一套他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儿子上学期用过的各种课本——意料中,这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落空了。电话那头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  相似文献   

2.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当时正值澳大利亚的暑假,以曾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孩子先有一份感性的了解与预习,我给一位老友打电话,向他借一套他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儿子上学期用过的各种课本——意料中,这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落空了。电话那头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  相似文献   

3.
旧课本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听说的。当时正值澳大利亚的暑假,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孩子先有一份感性的了解与预习,我给一位老友打电话,向他借一套他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儿子上学期用过的各  相似文献   

4.
今年暑假期间,我把小孙子送去澳大利亚悉尼插班读书。我到悉尼不久,就与一个名叫依莲的老太太熟悉了。在攀谈中我得知,依莲的孙女就在我的小孙子准备插班的那个学校读书, 只是高一年级。知道这件事后,我打起了算盘:向依莲的孙女借一套她上学年用过的各种课本,让小孙子在开学前对要学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原以为,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料想,老太太回答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所有班级的课本都要一届一届地传  相似文献   

5.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24-31,39
人教版第一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早编辑出版的一套通用教科书,也是继开国教科书之后的新中国第二套教材。这套教材开始使用于1951年春季学期,终结于1954年春季学期,涵盖中小学主体学科和师范教育科目,以教科书或课本为主,以修订再版或改编为主,并较多地借鉴了苏联经验,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但这套教材也有部分新编或重编,并且在编辑方式和出版设计上有不少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全国中小学课本由国家统一供应的基础,为之后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全国第一套幼儿师范学校课本和幼儿园教师培训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百万名优秀幼儿园教师●在总结多年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新时期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要求,全面推出新一套幼儿师范学校课本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本也有多方面的改变,新课本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化学新课本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去授课,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在新课本教法中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努力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对化学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明白一些化学原理,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学习了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陈进前 《教学月刊》2006,(10):47-50
分析研究近几年跟化学学科相关的各套高考试卷可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即有相当多的化学试题是直接剪辑课本中的某些重要内容编制而成的,其特点是用原汁原味的课本素材来测试各种能力。这类试题跟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只要考生熟悉课本内容,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有深入的理解,都能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新课程教材<化学1>的内容有4个专题,除第1个专题介绍化学学习的方法外其他3个专题均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笔者对学习了前两个专题的元素化合物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觉得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学,认为化学"繁、乱、杂、难",打开课本能懂,合上课本就忘,一旦做题就错.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同样也困扰着教师.  相似文献   

10.
殷爱武 《教师》2011,(31):46-47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化学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或从化学问题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课本是一套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材。  相似文献   

11.
方宗熙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遗传学家、科普作家,也是新中国生物教科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初期先后担任生物组组长、生物编辑室主任,工作异常勤奋,成绩十分显著,主编了中学生物教科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和小学《自然》课本,还发表了许多论著。这些课本均入选国家中小学教科用书表,既是人教社最早自编的一套中学生物和小学自然教科书,也是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生物教材”和“第二套全国通用自然教材”。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新课程教材《化学1》的内容有4个专题,除第1个专题介绍化学学习的方法外其他3个专题均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笔者对学习了前两个专题的元素化合物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觉得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学,认为化学“繁、乱、杂、难”,打开课本能懂,合上课本就忘,一旦做题就错.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同样也困扰着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脱离实际、机械死板背教条:课文内容一串串、理论观点一套套、板书文字一行行,让学生记笔记、背课文,做作业抄课本、课堂答问念课本。学生不能用已知说明未知,不能以史为鉴,一见到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中学语文教师代表团曾到广州市第二中学参观访问,我有机会参加了座谈会,还看到他们赠送一套完整的香港中学语文课本,颇有启发和收益。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简介如下,以供借鉴。 香港现行采用的语文课本有几种,其中普遍选用的是时代出版社印行的《中国语文》(黄苏编)。这套课本共十册,于一九七九编成。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中国语文》,是黄竞新、梁伟文合编的,也有一些学校采用。他们的编选教材,是  相似文献   

15.
适应新课标提出和中考的新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走出课本真正成为有能力的人才。通过开放化学课堂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江苏省如皋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化学新课本评优课活动,其中的一个课题是“酸碱指示剂的探究”。课本设计了一组“演示实验”和一个“学生活动与探究”,在按课本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准备时,我发现“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设计与操作并不难,但按课本设计找到合适的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花瓣和果实却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化学。怎样学好化学呢?这里总结一些体会,归纳为“五要”。一、要认真通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正文、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习题等。通读的重点应放在正文和演示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内容)上。正文中的小字部分是为了开阔大家视野供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有个大致印象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是“公用”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用为止。即使某些内容过时了,也只能多几张修订的“活页”,而“活页”也要届届相传。学生放假时,都必须将课本交还学校。教科书不是用过后就消失的东西,只要爱惜,多用两三次一般不会有问题。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就作出了回收用过的教科书,免费提供给后来的学生的规定。另外,从澳大利亚对教科书立法来看,课本“公用”和“世袭”,还有更为丰富的含义。比方说,它能借此从小就培养儿童对法规的尊重与自觉;它本身就是诚信而美好的校园文明;它能成就人人为我、我为人…  相似文献   

19.
在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本中,有一篇极具思想性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即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  相似文献   

20.
友人是个企业家,孩子初中毕业就送往澳大利亚求学。前些日子,他孩子从澳大利亚学校放假回来,与我谈了许多他的学校情况和学习情况。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关于他学校珍惜课本、善待课本、传承课本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孩子说,他学校的课本是属于学校图书的一部分,如同学校其它的校产校具一样,是学校的公有财产。每学期开学,由老师将课本领来发给每个学生(实际上是借给每个学生),到学期结束,再统一交还给学校。如此一年复一年,一册课本要用上好几年。他的课本还是1996年出版的,已有五届同学用过了。他说,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