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敏 《江苏教育》2010,(4):43-46
由于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儿童游戏的本质——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儿童与游戏都是文化性的存在,儿童是"游戏人"同时又是"文化人",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就具有文化的本质.儿童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文化,是儿童的一种自由与创造、轻松与愉悦的诗性表达,是儿童在文化习得、文化适应基础上的文化生成、文化创造与文化超越,是人生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环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然而儿童文化安全面临着来自成人文化的威胁,包括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污染和压制。我们需要破解儿童文化安全的危机,为儿童文化生存创造自由的空间,提倡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游戏是顺乎天性的文化演练,也是人类心智成熟发展的标志。它是历史的产物,也折射着时代的光影。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游戏,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游戏方式。历史根源常常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有趣的,从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稚嫩胚胎。一般来说,儿童游戏是对成人世界的集体模仿,也是对成人世界的柔性反抗。所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事,几乎都是关于成人的。  相似文献   

6.
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的组成部分,是儿童生活的一种主要状态,对儿童文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探讨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的关系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对于促进儿童素质、推进儿童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儿童游戏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翠萍  陈无疾 《文教资料》2010,(24):150-152
传统儿童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营造儿童文化氛围、促进儿童发展、培养儿童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代在发展,传统儿童游戏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越来越远,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激发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如何让儿童走进传统游戏,真正喜欢上传统游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儿童游戏的性质是由天性与文化两方面来规定的.作为天性,游戏象征着和谐、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教育应该建立在儿童游戏活动的基础之上.作为文化,游戏又有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而变迁.这一问题的辨析有着重大的教育学意义,它使我们在肯定教育顺应天性的同时,也要考察游戏活动的具体形态,并对儿童生活的现实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王妍 《中国教师》2009,(11):15-16
<正>民间儿童游戏的流传是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游戏通过孩子们的学习被不断继承,也在不断被创新、改造。本文从田野调查资料的实际出发,通过描述田野调查中发现的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探讨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传承与面临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68):11-12
我们很少把儿童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认识儿童,其实,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他不是成人的附属品。童年也是有它独特的价值,不是成人生活的预备。我们在培养儿童时,应该把儿童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重新认识儿童,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遵循自然规律,适时给予儿童一定的引导。同时,我们还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相似文献   

11.
本动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念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在分析儿童游戏的认识成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儿童游戏中的学习策略。结果发现,儿童游戏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这些认知成份反过来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确实可作为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个结果启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设计游戏查要有意渗透认知成份,让儿童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发民认知,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12.
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正因为游戏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认知成份,所以它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的学习。那么,游戏究竟包含哪些主要的认知成份?游戏又是如何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来促进儿童的学习?本文试图运用理论分析和自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个问题作初步探讨,旨在为早期教育和改善儿童的学习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一、游戏的界定要分析游戏的认知心理,首先必须对“游戏”这一术语进行界定,这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巴特勒·戈特斯和奎森伯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儿童的儿童就是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而对于儿童来说,成长即目的,生活即学习,行动即存在。因此,倘若以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那么儿童的学习就不应附带外在的功利,而应把成长作为目的;让儿童基于自己的生活、通过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生活展开学习;让儿童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体现"行动即存在"的真谛,在行动中创造自己的作品,确证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字文化是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儿童已成为数字文化的土著民,如何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文化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鉴于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以软件工具的简单操作和技术知识的接受学习为主,忽视了  相似文献   

15.
彭燕 《新疆教育》2012,(19):83-83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童年时代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因此,他主张要让幼儿的生活中充满愉快的游戏。游戏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很好的练习并巩固自己习得的各种能力,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文化的表现方式。虚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游戏方式的变革,并表现出独有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变异特征。虚拟游戏在文化承载方式、表达方式上延续了儿童游戏的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和后续性发展的可能,这既是虚拟游戏吸引儿童的地方,又是虚拟游戏遭到社会"非议"的部分。从文化延伸的意义上理解虚拟游戏,正确对待虚拟游戏融入日常生活的现实成为人们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人类文化的表现方式.虚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游戏方式的变革,并表现出独有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变异特征.虚拟游戏在文化承载方式、表达方式上延续了儿童游戏的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和后续性发展的可能,这既是虚拟游戏吸引儿童的地方,又是虚拟游戏遭到社会"非议"的部分.从文化延伸的意义上理解虚拟游戏,正确对待虚拟游戏融入日常生活的现实成为人们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那是一种充满着美好与想象的有待我们用心欣赏的文化.欣赏儿童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健康发展与儿童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以往对儿童健康的理念,主要是看儿童身体形态指标的"健康状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的健康标准并不只是依据单纯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指标来衡量,而是包含了儿童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发育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渠道.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而且还承载着人类文化.三喻文化的存在为儿童游戏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分析儿童游戏与三喻文化的内在联系,以期引起人们重视儿童游戏、关注儿童生活及理解儿童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