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广东省物流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现代高职院校培养物流人才的基本定位,通过探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思路,开发一套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与中小物流企业实际职业岗位直接对应,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开始有所转向。各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的理解也逐渐由专门侧重岗位技能的狭义理解转向“以人为本”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广义理解。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达不到企业顶岗的要求,岗位胜任力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的现状,为提高高职文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构建了基于高职文秘岗位胜任力的“3+”教学模式.通过数年的创新教学实践,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职业”特色。高职教育是定向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学生一入学就基本上确定了职业方向,建立了与未来职业岗位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强调毕业生对于未来就职岗位的适应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职业性的概念,否则就不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缺乏自觉探索意识,一般都是模仿和沿袭其他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双主体”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培养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三层次融通"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校企“三层次融通”包括: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通,即院校吸纳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共建实训基地或企业实体等;专业建设与企业要求相融通,即根据市场需求和院校条件设置或调整专业,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开发课程,根据岗位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高职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即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构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质量标准,推行与“课程融通”相适应的职业技能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的层次与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软件对日外包就业岗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企业对外包人才能力需求要求,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需求,从重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等方面入手,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对东北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对不同层次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以及对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就业岗位、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比对分析,构建了对接产业集群的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与社会零距离接触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凤范 《广西教育》2009,(33):68-69
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物流管理人才是高职院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现状、人才培养问题入手,结合当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供需状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代物流人才匮乏的现实,为了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实践动手能力的需要,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需要的人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物流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职业"特色.高职教育是定向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为社会尤其是企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学生一入学就基本上确定了职业方向,建立了与未来职业岗位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强调毕业生对于未来就职岗位的适应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的层次与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物流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其专业岗位尚不成熟。因此,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就成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主战场,其校外实训内容更是拓完学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目前高职物流专业设置的弊端,完善了物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并从基础设施储备方面阐述了高职物流专业的实训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物流人才的层次与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浅析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构建有特色的立体化物流人才体系,采取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和开发培养策略着重抓好专业建设,提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新型开发培养模式并提出发展高职物流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边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边是部分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供需没有对接。解决的办法是职业院校要和企业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企业的需要。实施订单式教育正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始尝试订单式教育,着力构建“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面向相关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已有中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中远川崎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近百家大型企业成为我院的订单式教育合作单位,仅2005年入学的新生中就有近1000名学生被订单。事实证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教育正在显现出独特的生命力。加强对订单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探索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针对一些需求量小、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校企合作开展“多元分段式订单”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于学生的专项岗位能力需求,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20.
苏州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技能人才培养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职院校为基础、行业协会为辅助,以培养普适专业能力、专项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搭建“企业—高职院校”基础平台、“企业—政府部门”实践平台、“企业—行业协会”辅助平台,从而构建“产教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